X

国货手机走入深海区:未雨绸缪的做大生态建设

最近,小米、OPPO和 Vivo 在筹备应用服务平台(GSDA),计划联合进军海外应用市场。

这个服务平台可以让开发者仅上传一次应用,便能同步到三大品牌的应用商店。平台覆盖了中国、印度、印尼、俄罗斯在内的 9 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小米表示 “该项目同 Google Play 没有利益竞争”,但其实已经是 “司马昭之心”。毕竟,苹果的iOS是完全挑战不动的。

而无论 GSDA 最后究竟做成什么样子,这却反映了一个确定的趋势:

在智能手机增长瓶颈期,建立应用和软件生态话语权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01

现在的手机,就像网红脸似的。甭管啥品牌,几乎都是:

正面没有按键、大屏幕、角落开孔或者留一撮刘海。

而以前手机可不只是长这样的。

比如,商务人士用的全键盘黑莓,极客用的“大屏幕”多普达+手写笔,还有设计酷炫的侧滑键盘手机等。

手机工业设计能如此“百花齐放”,主要因为硬件销售是手机厂商最大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唯有不断寻求硬件差异化,才能吸引消费者换机。

但很可惜,如今所有的设计都统一了:紧密围绕着一整块屏幕设计。

(图注:初代小米手机发布会。图源:Engadget)

消费者也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便是最基础的上网、社交应用,Android 手机也是体验度和硬件规格成正比。

一轮轮的换机潮由此而来。

但用户对手机的真实需求并没有刷出新高。刷抖音、聊微信、看 B 站、逛淘宝……这些需求完全不用六核、八核CPU 来实现。

面对这个增长停滞的市场,厂商曾寻求过硬件差异化。绚烂多彩的外壳、式样新颖的伸缩式摄像头、或者坚固耐磨的陶瓷机身。

但手机早已不再是极客的“专属”。大众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并没有刷出新高。

于是 2017 年,连续增长了十一年的智能手机业开始衰退。全年出货 14.72 亿台,同比少了100万台。

手机厂商开始从其它地方想办法:软件

02

这方面,苹果和 Google 是鼻祖,并且证明了软件市场的价值。

2019 年,苹果应用商店收入 542 亿美元、毛利率 90% 以上。

Google 应用商店收入规模大概是苹果的一半。但不太为人所知的是苹果推应用商店也是破费一番周章 —— 因为乔布斯反对。

这位科技界的传奇从 iPhone 研发之初就反对设立应用商店的想法,并且拒绝在初代 iPhone 里预置或开放任何第三方应用。后来苹果董事和高管劝了乔布斯十几次,他才同意。

2008 年,苹果应用商店和第二代 iPhone 一同问世。

软件公司 Google 在这方面倒没什么内部压力,它们的精力主要用来对抗苹果。2008 年,Google 发布了 Android Market(Google Play 的前身),比第一部 Android 手机还早了一个月。

接下来的几年里,两家公司接着陆续迭代好用的开发者工具、完善系统本身、确立应用开发的激励机制,正向螺旋地把消费者和开发者都笼络到自己的平台,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