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干货|土耳其和叙利亚为啥总是打打停停的?

写在前面的话——

3月6日的停火协议墨迹未干,土耳其的增援部队就带着坦克和重炮开赴伊德利卜前线,普京和埃尔多安六小时谈判的成果,保质期似乎只有48小时。

就算签过字,只要老子不承认那就统统是废纸;外交协议的约束力本身就是一个”薛定谔式”的玩意儿,谈不拢就打和打不过就谈,也可以算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说到底还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别管是土耳其还是叙利亚,没人想在伊德利卜磨叽,痛痛快快打完收工,要不攻城略地要不收复故土,现在这样的”血肉磨盘”其实是双方最不愿意接受的现实。但为什么他们还要打打停停呢?

想要一鼓作气解决战斗,战术和战略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而从目前的局势看,双方的表现也就是菜鸡互啄的水准,低水平互殴的结果就是打一会儿歇一会儿,一边擦血一边运气,谁也弄不死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不仅仅是比谁手上的枪炮多,后勤对现代战争的意义往往是决定性的。

打击一个体量不小实力不弱的邻国,需要动用的战争资源是个天文数字。事实上土耳其从2016年开始就介入了叙利亚内战,当时虽未直接上场,但消耗的资源一点都不少。

为了支持叙利亚国内的反政府武装,美国和土耳其这些年没少往里砸钱,但问题上这些反政府武装完美地诠释了两个俗语——扶不起来的阿斗和崽卖爷田不心疼。

用着高精尖的美式装备,吃着空运过来的补给,但真正上了战场,战果却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不花钱白来的装备用着就是爽,当年叛军一度奢侈到用反坦克导弹打步兵,财大气粗的美国觉得没什么,土耳其的心底却是分分钟在滴血的。

眼见着小弟实在不争气,土耳其只能一把推开,撸胳膊挽袖子自己上手。但真轮到自己的时候,土耳其的后勤补给系统却先亮起了红灯。

客观上讲,土耳其对阿萨德政权的实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外部干涉势力估计不足,自身也没做好第二套战争预案。国防部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大军一到,半个叙利亚望风而降,剩下那半个也是北望王师,下一秒就会把阿萨德捆起来献俘。所以,国防部制定的几个战役计划都是短期的,压根儿没想过打持久战。

作为地区性军事强国,土耳其拥有一定程度的弹药自给能力,但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建立完善的自主军工体系,对于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

拥有独立且完整陆海空军工体系,打起仗来可以不求别人的,世界上只有五常+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少数几个国家,要是把核武器算上,连英国这个五常之耻都要掉队;如果条件限定在武器装备日常更新换代不间断,俄罗斯也要打出GG;要是再狠一点,强调战时大规模爆兵爆产能,连法国都要骂骂咧咧地退出群聊。简单的说,如果现在爆发世界大战,地球上唯二有资格淡定的就是中美两国。

土耳其的问题在于,国内的兵工生产体系不足以支撑它打一场长时间高强度的局部战争,不经过长时间的储备和积累,势必会出现眼下的局面——打着打着,前线没弹药了。只能先停一停,等回血回蓝之后再说。

更要命的是,土耳其的战线不是光叙利亚这一条……

再来看看叙利亚。阿萨德能撑到今天,不仅世界没想到,连他自己估计都没想到。

内战十年,13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其中几百万人逃往国外,而战前叙利亚全国的人口不过2200多万。

算上最近一段时间收复失地,阿萨德政权真正能掌控的人口最多一千万出头,适龄的男性兵役人口满打满算只有160万。现在阿萨达旗下的正规军和有组织的民兵武装总兵力合计25万左右,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适龄兵役人口的15%,远超”十丁抽一”的标准。不夸张地讲,叙利亚政府军的兵源潜力已经差不多到头了。

更为重要的是,阿萨德政府是那种典型的”少数派掌权政府”。从老阿萨德在世时起,他出身的阿拉维派就是其政权的基石。在内战中阿拉维派始终顶在最前线,伤亡比例居高不下。目前还能打的阿拉维派武装只占政府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其中年龄超过45岁的”胡子兵”和不满16岁的”娃娃兵”屡见不鲜。特别是土耳其直接参战后,包括”老虎部队”、第4装甲师在内的叙利亚精锐成了重点打击对象,其表现远没有之前那么高光。

阿萨德之所以现在还能待在大马士革,和五年前外国志愿军火线驰援有莫大的关系。目前在叙利亚战场上,伊朗的圣城旅、真主党武装、来自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什叶派民兵、再加上俄军,总兵力超过10万人。

不仅是兵力总数上撑起半边天,在关键战场关键领域,也是外国志愿军唱主角。如果没有俄军提供空中支援,没有伊朗派系的武装在重要战略节点死扛到底,现在的叙利亚政府军别说反攻,就连能不能守住大马士革都是问号。

文:艾玛与骑士

您的关注与点赞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