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从“阿里式抗疫”看疫情留下了什么

黑天鹅已经飞起来了,全球疫情仍充满不确定性。要发展,就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疫情这场仗,中国一定能打赢,沉淀经验、总结值得推广的模式并把它们用好,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近日,从中央到地方,“新基建”成了热词。不到一个月里,中央四场重要会议连续部署新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快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进度。

什么是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和核心,就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略显晦涩的词,其实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非常紧密。

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很多人的生活是这样的:大多数时候不出门,通过盒马、饿了么、天猫超市买蔬菜瓜果送到小区门口;偶尔出门的时候出示支付宝上的健康码;大人开工用钉钉办公,小孩开课用钉钉上课;家里老人有慢性病的,通过阿里健康购买处方药,工作之余看看淘宝直播,顺手买点螺蛳粉解解馋;菜鸟则继续支持着各地尤其是疫区的物资配送,以及每个人的包裹……普通人生活中这些涉及吃穿住用行的核心数字化服务,就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基建。

不少工业企业用钉钉来健康打卡、视频会议等。数字化为各地的复工复产提升了效率

各地意识到数字经济、数字基建的作用,纷纷加强部署、投资。与上一个经济周期的4万亿投资不同的是,数字基建代表了高质量发展方向,更能带动社会资金流向与民生、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领域,其透明阳光的方式,也为行业、年轻人就业展示了一种正向的追求方向。

从中央到地方,对数字基建的重视,更是因为它对就业和纳税的带动。2018年的数据显示,阿里平台带动和创造的就业达到4082万个,纳税516亿。这些全部依靠市场力量产生的就业纳税,具有连带效应,让中小企业、普通劳动者受益,同时又极具活力和韧性,构成了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方面。不仅如此,数字基建对于脱贫、填平鸿沟也有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6月底,242个国家级贫困县接入了阿里兴农扶贫业务,把土味山货变成了网红尖货。数字基建的投入,可谓一种普惠的、绿色的高质量发展方式。

面向未来,数字基建在此次抗疫中的表现,更是启发了数字基建作为新基建核心的意义: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面对复杂世界局势,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提升科技竞争力,提升数字基建的水平更是重中之重。数字基建,就是互联网科技与实体经济、工业产业进一步结合的基础。环视不同国家的发展之路,以发达国家为例,有的互联网强而工业制造不强;有的工业制造强而互联网不强。只有中国同时具备了工业制造和互联网发展的双重优势,能否利用这个机会实现两者的融会贯通,给人民创造更多福祉,关键就在这几年。

面对疫情之后的经济发展,各行业、各地区已经在筹划和行动,当新基建浪潮来临,其中数字化的比例是否足够,数字基建的重要性是否提到了足够的重视,正在决定行业和地区发展的未来,这正如中国数字经济已经经历的过去17年,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会,我们眼下要做的显然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