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行业分析:烽火是如何赢得中国移动5G承载市场之争的

3月9日晚间,中国移动公布了26个省份2020年至2021年SPN设备新建部分集中采购中标结果,华为、烽火、中兴三个厂家中标。烽火通信此次中标了全部26个省份,共计4.4万端设备,份额占比约31%,相较于其4G时代PTN15%左右的市场份额,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作为国家战略,5G一直是各个行业的重点话题。而全球最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的本次集采,也一直牵动着整个产业链的眼球。除华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外,烽火异军突起,表现抢眼。个人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抓住5G机遇,借技术革新之东风重塑市场格局

回顾3G/4G时代的PTN承载技术,中国移动在2009年完成首期PTN新建工程招标后,整个技术周期中设备厂商市场格局十分稳定,想要打破既有竞争格局可谓难上加难,同时设备厂商的扩容合同也基本取决于首期新建工程的招标结果。

5G业务的出现,在带宽、时延、切片、可靠性及高精度时间等方面对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移动的专家们提出了一套全新的SPN技术体系,并计划新建一张全新的SPN网络,满足5G业务承载需求。SPN新技术的出现,为设备厂商重塑市场格局提供了新的竞争机会。

坐拥“光谷”之便利,携手产业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烽火地处武汉“光谷”。光谷作为第一个国家级光通信产业基地,有着上千家中大规模企业,占全国光通信企业总数的60%左右,是光通信企业的主要产业承载地,目前已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以及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构建了完善的光通信产业链。

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构成的强大科研力量,为光谷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技术和资源支持,使光谷企业在光通信领域保持持续强劲的研发实力。

除此之外,政府近年也持续加大在光谷区域的投入,2017年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正式开工,2018年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落户光谷,为光谷的光产业链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突破提供全面保障。

2018年,烽火科技和大唐电信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信息科技集团,集团坚持将每年营收的10%投入技术研发,全力打造自主创新的“大国重器”。

政府的支持、科研资源的充足以及通信产业链的支撑,为身处光谷的烽火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提供了最便捷有利的条件。而烽火技术实力及市场规模的提升,也将反哺上游企业,给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直接效益。

据了解,烽火自2016年就启动了5G相关核心技术预研,并以5G为契机,完成了从芯片、模块到系统设备的端到端布局。作为国内通信行业主流厂家,烽火全面参与了SPN技术标准体系的创建,对SPN网络当前技术需求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沉淀,在中国移动组织的设备验证测试中也有着突出的表现。优异的产品技术表现,是烽火赢得本次SPN集采份额的基础。

看准市场形势,支撑运营商网络降本增效

中国移动在2013至2019年间,为建设240万个4G基站投资了约7000亿元,5G基站频谱更高,所需建设的站点更多。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分析,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所需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而随着流量红利快速消失、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提速降费政策落地等影响,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

中国移动公布的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营运收入为人民币3894亿元,同比下降0.6%,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561亿元,下降14.6%,这是中国移动首次出现半年报中盈利和收入双下滑。其实自2018年开始,中国移动的各类报告中,“降本增效”早已成了出现得最多的词语之一,降低成本已是大势所趋。

由于中国移动在3G/4G所采用的PTN技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只有国内3个厂家在参与,竞争性不足。而PTN网络架构及业务承载的方式也决定了一旦市场格局确定,后续想要通过厂家自发竞争的方式降低成本十分困难。

本次SPN集采项目中,烽火单端设备平均报价与中国电信早前的STN集采设备平均单价基本持平,这在中国移动利润出现下滑而又不得投入重资建设5G网络的当口,可以说,烽火对中国移动集团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和诚意。

烽火身处“地利”之中及时打下强硬的技术基础,保证在5G“天时”之际稳稳抓住市场洗牌的机遇,最终一举突破之时又顺应时势实现“人和”的局面。这也许就是烽火在本次中国移动5G承载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原因!

来源: 人民邮电报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