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68岁新加坡老伯大器晚成,中二退学当建筑工和散工,53岁成博士!

散工变博士!社会学讲师曾在中二退学当建筑工人、电单车维修员,还曾从事装修、借贷、销售等行业,但他不放弃学习,并在53岁那年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现年68岁的王顺龙可谓是用亲身经历实践了“活到老,学到老”。与这名满腹经纶、温文儒雅的长者交谈时,几乎难以想象他曾在中二因学业困难而退学。

王顺龙在53岁时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受访者提供)

他告诉《新明日报》,他的父母是中国莆田农民,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父亲做过人力车夫、烧焊工人,后来开了脚踏车店。

出生在一个莆仙人的家庭中,王顺龙从小都讲方言,进入英校学习后感觉很难跟上进度,也不明白上学的意义。随着年级越高,课业越难,他在中二就退学当起建筑工人。

“退学后,父母当然觉得很失望,我曾答应母亲即使退学也不会放弃学习。我当建筑工人时吃了不少苦,才真正有了重新学习的决心。”他忆述,那个年代很多楼房还没安装电梯,他曾靠一己之力把沙袋等建材搬上六楼。

认清当建筑工人并非长远之道,他到父亲的脚踏车店帮忙,但心里始终明白不能一直依靠父母。他利用空余时间到处听课,最后以私人考生的身份参加了O水准和A水准考试。就这样,他先后从事过装修、借贷、销售等工作,边工作边学习,最终在41岁和53岁时分别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教育学博士学位。

王顺龙中二退学后曾在父亲的脚踏车店帮忙修车。(受访者提供)

成为博士后,他偶尔兼职做社会学讲师,也曾自费7万元与同样从事教育工作的儿子成立教育平台帮助穷苦学生学习。如今儿孙满堂的他已是半退休状态,一边从事风油生意,一边顾孙。

一场火与邻居失散 立志记录莆田文化

小时曾住在兴化人聚集的木屋区,因街道起火导致与同籍贯的邻居失散,让他立志记录莆田文化。

当时兴化人聚集的木屋区在现今惹兰勿刹森林大厦后的大草场,也就是吉兰丹巷和卫德路的交界处。他忆述,1978年的一场大火将木屋夷为平地,周围的邻居则被安置到全岛各处。一时间,他周围没了往日熟悉的莆仙人,相关的方言和习俗也用得越来越少,他一直想记录下这些曾经的生活场景。

2007年起,他开始整理与兴化文化相关的资料,前后采访近100人,越深度了解,越发现兴化人物、文化都耐人寻味,值得代代相传。

“兴化人不仅仅从事人力车夫等职业,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政治、商业、科学、艺术方面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我发现年轻一代并不知道这些。”

他发现有关莆仙人的资料都以华文记录,他因此与新加坡莆仙同乡联合会合作,出版了首本以英文叙述莆仙文化的书“The History and Stories of the Hinghwa People”。这本书将在本周五(6月3日)举行发布会,之后会在书局售卖。

与印度养父女儿缔良缘

家里共有13个小孩,自己曾被印度家庭领养,后来娶了印度养父的女儿。家庭和睦成为他继续学习的动力。

出生在大家庭,王顺龙有12个兄弟姐妹,自己排行老七。十岁时,父亲的印度好友很喜欢他,便将他带回家领养,他也因此与比他大四岁的印度妻子结下异族良缘,育有一对儿女。

家人一直都很支持他半工半读,与儿子常有互动的他还因儿子在国立教育学院进修后倍感寂寞而去修读博士学位。

王顺龙一家。(受访者提供)

他时常与儿孙分享学习的重要性。“我后来自学时发现,因为我有血压偏低的问题,因此很难集中精神,但我想鼓励有同样问题的人不放弃,我们或许跟不上学校的进度,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速度慢慢学。”

他也把这些经验与成为英文教师的儿子分享,希望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因材施教。

相关阅读:

  • 新加坡79岁老人独自住树林30年,非法卖菜遭取缔只指望…

  • 【数码化 趁早开始系列】厨师转行修脚车 创业积极数码化

  • 惊!70来岁老太太开车失控,宝马骑上马赛地网上疯传!

文:郑书逸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5100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新加坡鱼尾文 ,赞 13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冠病疫苗骑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