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重新认识“五环外”的跟谁学

在同样的历史机遇下,跟谁学与拼多多在不同行业选择了同样的策略:下沉市场、低价、社群营销。

本刊特约作者 伍信宇/文

“全行业都亏损的情况下,一直没看懂跟谁学为什么能保持高增长且盈利的。”近期,前新东方副总裁潘欣在一次采访中如是说,作为新东方十二年的老员工、新东方在线的COO,潘欣这样的行业老兵都看不懂的跟谁学,究竟经历了什么?

“没想到他后来做得这么大,我还真没注意。他很少在公众媒体露面,很多人都不再关注了,因为也听不到他的消息。”对于跟谁学的创始人陈向东,很多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的印象已经变得模糊。

而跟谁学已经低调地成为了国内赴美上市的第三大市值的教育公司,仅次于好未来、新东方,市值在2月19日达到106亿美元。发展到这一天,跟谁学只用了不到6年,而新东方和好未来在2017年市值达到100亿美元的时候,已经分别发展了24年和13年。

如果走出教育培训行业来类比,会发现跟谁学和另一家公司极其相似——拼多多。

同样地让人看不懂。“五环内”的人看不懂拼多多,直到拼多多上市后,才蜂拥而上研究“消费降级”和尝试拼单;教育圈的大部分人看不懂跟谁学,因为在线教育全行业巨额亏损,除了跟谁学。

同样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拼多多成立一年用户破1亿,两年破2亿,三年上市,四年用户破5亿,收入在2018年达到131亿元,2019年将超200亿元;跟谁学2017年才转型,2018年的付费人次就达到76万,2019年突破270万,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收入超4倍增长,2019年收入21亿元。

同样成功打破了双巨头割据的局面,顺利上位。拼多多成功避开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的竞争;跟谁学避开了好未来、新东方两大巨头的竞争。

跟谁学和拼多多,难道只是这些表面的相似吗?

历史机遇的重叠

跟谁学成立于2014年6月,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两家公司最重要的增长阶段是发生在2017年-2018年。期间,跟谁学转型线上大班课,首次实现单月盈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并开始筹备上市;拼多多获得腾讯投资和支持,用户数从1亿多暴涨到接近4亿,并成功上市。

2017-2018年发生的几件事情,使得跟谁学和拼多多的崛起具备了客观条件。

一是智能手机的普及。

过去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高速发展,2014年-2018年的五年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1亿台。而2017年-2018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意味着国内市场已趋近于饱和,三线以下城市的普及基本完成,据统计,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维持在70%左右。这让中国广大用户跳过PC互联网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二是4G和宽带的下沉。

2017年-2018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新增1.73亿,占总数的20%,3G/4G基站新增84万个,占总基站数的13%。考虑到地区和资源分配的先后区别,一二线等核心城区早已普及4G和互联网宽带,这些新增的互联网宽带端口接入和移动基站,必然绝大多数是在三四线以及偏远地区。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三四线及偏远地区的互联网宽带接入,多数并不是为了用电脑,而是手机套餐绑定宽带,最终方便给手机开无线信号。

智能手机普及后,网络和流量的应用,才真正带来移动互联网在下沉地区的发展。

三是移动支付的普及。

2014 年到2016 年,微信支付凭借“春节红包大战”迅速发展,同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竞争,快速将移动支付普及到日常生活中,中国移动支付的用户规模从2014年的2.17亿增长到2018年的5.83亿,复合年增长率为28%,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比例提升至71.4%,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为67.2%。

另一方面,在所有网民中,月收入为1-3000元的占比达48.20%,低消费水平的网民占比较高。2015-2018年,这一人群的占比由53.70%下降至48.20%,平均每年下降1.83%,下沉网民的收入在持续提升。

移动支付普及的更大的意义是,释放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力。

四是微信社群营销的红利。

在微商、自媒体等的助推下, 2017-2018年,以微信为载体的社群营销开始盛行。其核心在于,用户由被动接受广告变为主动传播,同时朋友圈社交的属性让广告能在同一圈层迅速传播,广告触达的都是精准用户,比传统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广告效率高很多,极适合做裂变和低成本的用户扩张,自然也大幅节省了获客成本。

2019年10月,微信发布《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原先粗放式的社群营销红利结束。

智能手机、4G和宽带、移动支付三者的下沉,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电商、在线教育等行业进入下沉市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所以,实际上直到2017-2018年,下沉市场才真正打开。

这一时点,跟谁学刚好进入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巨头有同样的起点,甚至更早押注赛道,又有前期O2O大战积累下来的大量名师资源和来自百度的科技人才团队,简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惊人一致的策略

在同样的历史机遇下,跟谁学和拼多多在不同行业选择了同样的策略:下沉市场、低价、社群营销。

拼多多选择了被淘宝和京东抛弃的长尾商户和忽视的“五环外”下沉用户。跟谁学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于低线城市,且渗透率更高,主要用户集中在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河南、河北。由于好未来和新东方的主营收入来自于线下课,双方实际拓展业务的城市很有限,这也是行业集中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截至2019财年,好未来仅在56个城市有676家校区,而新东方仅在83个城市有1233家校区,在三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好未来和新东方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这对跟谁学的崛起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定位下沉市场是跟谁学和拼多多商业模式中最核心的特征,其他的很多策略都是基于这一特征展开的。

比如名师。对中国家庭而言,对教育的执着和付出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特别是下沉市场的家庭,他们也希望能得到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但师资和资源的稀缺,决定了这一需求是无法通过线下解决的,线上是目前唯一的途径。而最简单、最直接的吸引下沉教育市场用户的方式,是名师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跟谁学仅招聘5%头部名师,平均教学经验11年,主讲教师人数小于200人,名师课程同时在线人数超2000人,K12课程平均在线人数已经从2017年的400人/课,提升到2019年三季度的1400人/课。那如何保障名师能留下来?答案呼之欲出——高薪。2018年,跟谁学教职工平均年薪22万,剔除辅导教师后教师的平均薪酬会更高,主讲教师中位数达到90万元,平均数30万-40万元,据了解,头部名师的年薪近1000万元。名师也是续班率的重要保障,跟谁学的续班率平均70%。

消费者对“省钱”是有共同需求的,比“低价”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符合特定消费群体的价格”。当淘宝、京东、严选开始打造品质生活的时候,已经不经意抛弃了下沉市场,拼多多以低价包邮的形式,满足了下沉市场的庞大需求。

在线教育行业的低价是相对于线下教育而言的,跟谁学线上课程的价格是线下的1/3到1/2,小学一个课时约50多元,而同等的线下课程大概是150元,再加上有名师加持,家长的选择不言而喻。教育培训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购买的服务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家长对教培机构的选择会慎之又慎,不像电商行业,买到低价劣质品,最多下次不买了也不会有多大损失。所以教育培训行业一味低价的策略并不会奏效,在同类中的定价最好稍微高一点点,这样的定价也能配得上名师。跟谁学正是这么做的,旗下两大品牌“跟谁学”和“高途课堂”的客单价都略高于同行,单小时课程价格平均为50-95元,行业平均单小时课程价格在30-45元。

在低价引流之后,下一步的策略必然是逐渐提高客单价。拼多多2017年客单价为33元,2018年客单价同比增长30.6%至43元, 2019年上半年客单价已突破50元。跟谁学的付费课程平均收费从2018年二季度的1100元提升至2019年二季度的1500元。虽然客单价还是很低,但学生规模大,一节课按50元、1400名学生计算就是7万元收入,而这只需要1个主讲教师和大约5名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同时为约270名学生服务,负责解决学生和家长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问题)。假设线下课程客单价是跟谁学的3倍150元,达到同等收入则需要467名学生,新东方K12优能中学的线下班分25人/班和15人/班,按行业平均最多的25人/班计算,需要19个班,对应19个主讲教师。跟谁学的规模优势正在逐渐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