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创意农业头条丨田园生活令人向往

田园生活令人向往

文/章继刚

在生活日益丰富的条件下,什么是令人向往的生活?有人认为是吃穿不愁,或者是山珍海味。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截然相反,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慢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

创意农业不仅受到市民的喜欢,农业美丽经济如花绽放,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农村,融入乡村生活。“寻找春天的培斜”亲子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农耕祭、农耕器具文化展示,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举办慢游小池·乐享农耕——九龙江源慢生活圈农耕文旅节,小池镇特色农产品展示、农耕园农耕体验、徒步走活动让人感受到乡村慢生活的乐趣。湖南南县的湖区小村罗文村举行国际涂鸦艺术节暨洞庭湖生态旅游美食文化节,“万亩油菜花海”旁近百栋乡村民居被各种创意涂鸦画妆扮,罗文村成了令人瞩目的童话世界。眼花缭乱的稻草人艺术,举行民俗、书画、文艺展演,四川省三台县建平镇银家湾村举办稻草文化艺术节,用稻草扎制的二龙戏珠、老农耕地、牛郎织女、牧童吹笛、粮仓、熊猫、大象、恐龙、牛、马等稻草艺术品,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创意农业是一个商机无限的朝阳产业,蕴藏着远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创意农业的发展正在从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的局面转变,由初期的萌芽状态向快速发展阶段迈进。创意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加快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变,农村向景区转变,农民向景民转变,一产向三产转变,促进农产品由实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当前要大力发展第七产业,延长创意农业产业链。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依托“茶山竹海明月窑”等特色资源,成立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推出农事体验、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等项目,开发了明月笋、明月染、明月陶明月茶、明月果等系列明月造旅游商品,打造集家庭农场、林盘民宿、农事体验、研学课堂于一体的创意农业旅游新业态,成为集陶与茶、音乐与诗、琴与歌、书法与绘画、时尚与浪漫于一体的蜀乡世外桃源。

创意农业产业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新引擎。农民搞多种经营,不仅农牧业生产、(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农村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第三产业),包括农产品物流、农产品销售,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农业需要创意产业, 1+2+3等于6,再加上创意产业,这就是“第七产业”的内涵。在未来,“第七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真谛。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资金、人才开始进入到日趋活跃的“第七产业”。“第七产业”能有效激发农业活力,做大、做强、做多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壮大,促进地方产业和新行业的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发展创意农业能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发展“第七产业”,通过产业的创意化为农业注入创新活力与文化元素,立足于资源优势,将创意产业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建立以林果、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基地,有机整合山水农林、特色产业、土特产品、农事活动、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实现传统旅游与创意农业有机结合,引导农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拓展,全面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展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寄托着乡愁,凝聚着记忆。乡村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还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和功能,需要更加注重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传统肌理的尊重和保护、老村庄的提升和复兴。但在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面临着资源外流、活力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短缺、人口老化和空心化、乡土特色受到冲击和破坏等严峻挑战。当代田园乡村建设既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螺旋上升后的回归,也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融合,更是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探索。建设优美乡村,需要有效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需要有效挖掘和充分彰显田园景观,发展一大批具有历史记忆、文化底蕴、地域风貌、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村,形成自我循环的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代乡村已不仅被认为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居地,还兼具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保护乡愁乡土的文化功能、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功能、稳定城乡关系的社会功能以及满足诗意栖居的生活功能等多重功能和价值。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方式将成为未来人们的向往和追求。目前乡村仍然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面临着资源外流、活力不足、公共服务短缺、人口老化和空心化、乡土特色受到冲击破坏等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重塑城乡关系,遵循发展规律,以渐进改善、多元参与的方式,营造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当代田园乡村,既保护乡村聚落与生态环境相融共生的和谐关系,保护乡村传统肌理与乡土文化特色,也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

如今很多地方把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坚持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努力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加快实现乡村的发展与复兴,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互促共进,取得显著效果。四川省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以抓好、抓实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基地建设为切入口充分汲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努力提高建设档次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大众对森林体验和森林康养的多样化需求,推进农业、林业、渔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旅游和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康养人家、自然教育基地,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江西省婺源县在篁岭这个580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古村,打造“婺源篁岭鲜花小镇”,通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徽派风韵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来到篁岭的游客领略婺源旅游精华和乡村旅游独特的魅力。鲜花与篁岭古村相伴,鲜花与乡村古建筑斗趣,二者结合是田园生活的写照,是生态与人文的融合,是梦里老家乡愁的延续。(作者系中国创意农业理论创始人、《创意农业学》《田园革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