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东方社会女性版《遗愿清单》:如何直面老病死,更好地生活?

豆瓣8.6分,位居豆瓣电影TOP250的经典治愈系电影《遗愿清单》,最近被日本翻拍。

2007年的原版由杰克·尼科尔森、摩根·弗里曼共同主演,老富翁科尔在公立医院的私有化改造事业中获利良多,也因此,在罹患癌症的最后时光,不得不受制于自己当初规定病房“一房两床”的做法,迫于舆论压力下只得与另一位病人老卡特同处一室。

汽车修理技师老卡特博闻强识,为了养育3个孩子,牺牲了年轻时要做历史教授的梦想。两位老人在生命最后一程里,结下了友谊。科尔偶然发现了卡特的“遗愿清单”,他决定运用自己的力量,让那些纸面上的疯狂构想,成为现实。

而此次日版的改编,保留了原有的梦幻架构,除了接地气的改编,神仙演员组合,更是大胆以女性角色来展现。

已经75岁的吉永小百合,是无数个为家庭付出和牺牲的女性的缩影。她饰演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忙到毫无私人生活可言,更别提曾经的梦想。电影开篇,一如往常的晚餐对话,充分展示了她日复一日,一潭死水,一地鸡毛的琐碎日常:

只会指手画脚的丈夫,从不会分担家务,习惯性享受她的照顾,又忽略她的感受——根本发现不了她的异常和欲言又止;因为打击,闭门不出的儿子;想要远离原生家庭的压抑,丢开包袱和束缚,寄情于工作的独立的大女儿只会偶尔电话问候。

所以,因为生病下周都要去住院的她,竟然发现无人可说,无法依靠,还在担心住院后丈夫和儿子的起居日常;独自住院,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命不久矣;还是像保密,不想给家里人添麻烦,小心翼翼。

日本翻拍最经典的地方在于,在原版有的贫富差距和经历眼界的不同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东方文化中的共性社会问题,比如来自同性之间的相互误解和冲突:

像天海这样的独立职场女性,见过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丰富无边的生活体验,也做出了很多杰出的贡献。所以只有这一种人生是充实且不无聊的吗?

实际上,小百合告诉她,就算做了一辈子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她也有高光时刻和成就感;平凡的人生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作出很多并不被人看重的付出牺牲,她也要拼尽全力守护家人,一样是不应该被人轻视的努力人生。

没有绝对正确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有的只是同等对待日常的认真,踏实,努力,积极。

就像《醒来的女性》《第二性》《那不勒斯四部曲》这些经典书,并不是一味鼓吹作为女性,你必须怎么样生活;大家期待的其实是,社会更多的包容和可能性:

你可以活成世俗标准的样子,心安理得,享受这份平淡的幸福;但如果你有自己的个性,理想,追求,这个社会同样可以接纳包容你,绝不会否定你,强制你,舆论也不会压迫你去压抑改变自己的天性。

有的选择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二)如何用更有意义的“生”,让自己可以更坦然面对“老病死”?

电影直面了“临终生活”这一沉重话题,却依然让人倍感温暖治愈和激励。就是因为“活在当下”的信念。

余华说,死亡只是出离了时间。

传智师父说,生死就如掌心和掌背,一面生一面死,都是你的存在。

所以,与其为终将会来的未知结局苦恼忧伤,倒不如多去思考“如何好好生活”。《遗愿清单》教会了我们最简单的几个方法:

1.勇敢尝试,哪怕异想天开。

十几岁生命就戛然而止的少女的遗愿清单,给了两个因为现实生活的一地鸡毛失去了想象力的成年人,一份梦想。明明瞻前顾后的小百合,也变得勇敢不纠结:因为再不开始,就没机会了。

去吃日本第一巴菲,面对巨大的冰淇淋和来自学生的羡慕,也单纯像个孩子,就更容易收获快乐;

学会分享,就会收获加几十倍的快乐;‘

3.用更有意义的陪伴,拓展三倍时光。

这段经历虽然时间短,独行的天海佑希找回了需要已久的真正的陪伴;小百合也终于能真正和家人快乐地相处,分享各自的生命感悟,尤其是比起过去几十年的相处,反而在最后的时光,化解了心结,增添了加倍的美好回忆。

(三)普通人身心要如何应对灾难,伤痛和意外?

我们对《遗愿清单》中两位主角的经历有共鸣,但很难感同身受。吉本芭芭娜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前途艰险令人不愿正视。人有哪天不这样觉得啊?甚至连爱也不能拯救一切。

就像当下,很多人安全地隔离在家,无所事事,无心工作,而这一份漫长的无聊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平安,因为还有许多人,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活、失去了挚爱。所以,也会出现群体性的抑郁情绪。同情、伤心、也许会想做点什么去帮助一下,但更多的是害怕,害怕自己也会突然陷入那样的绝境。

除了吃好睡好、创造条件锻炼,做好预防,普通人还应该刻意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1.正视情绪。

人不是屈服于环境或外力,而是被自己的内心一再压垮的。

情绪是身体遭遇灾难时的正常应激反应,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去真切地感受。因为所有假设都无法改变这个真实的存在,就像电影里,她们终于生命最后的时刻,在消极转为积极的经历中诚实正视自己人生,才真正做到了对自己释怀,和世界和解。

疼痛、恐惧、无助、悲伤,虽然很不幸,但只有不怀侥幸的心理去细腻的经历所有时,灾难才有可能变成了另一种不可替代的人生丰厚的收获。

3.要时刻保持“治愈”的潜意识——治愈别人,和被人治愈

每个人因性格、经历、思考方式,甚至人生观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直面灾难的状态,这是没有可参考的共有模式。

经历本身不分悲观和乐观,这只是纯粹的经过和面对,一切必将成为过去,每个当下的感知就是活着的意义。不要在悲观处停留,也不要在乐观处逃避。

但相同的是,我们要相信“治愈”的可能性。能治愈别人的人,一定经历过漫长的自愈;如果曾经被治愈过,就会在心底生出一株不再惧怕的信念。这就是善意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