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很多人败在不会聊天上,可能并不是因为内向

你好,我是阿苏

今天给你推荐的景点,是日本的热田神宫。

热田神宫位于名古屋市,是日本最古老的神庙之一。虽说是神庙,但里面根本没有神像。所谓的神宫就是两三栋房子,门口有祈福用的铃铛和挂祈愿签的架子,仅此而已。

当然,我并不是说它本身没有价值。关于神社,我以后还会聊到伊势神宫、严岛神社,那时细说。

一座被森林包裹的神殿

我们不能简单用一句“迷信“来解释这种情况。事实上,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知识,就是我们人类其实拥有两套沟通语言。如果你能够了解,并且做到在这两种语言中自由切换,灵活使用,那你的沟通效率一定会上一个大台阶。

为什么?这和热田神宫有什么关系?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

1.谁在挽救神话?

《漫威之父》这本书前一阵子很火,它里面提到一件事:每当斯坦·李需要创作爆款时,它就会去北欧神话里寻找灵感。

这让我好奇一个问题,世界上曾经诞生过那么多文明,每个都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但神话毕竟不是宗教,文明进步后,大家就不该再信了。这就好像有了避雷针,雷神其实就失业了。

然而有些神话,比如北欧神话,还有日本的神话就成功突围了。它们不仅存活到了今天,影响力还不小。

你就拿日本来说。去过的朋友都知道,那里神庙特别多。每个庙里供的是什么神呢?我告诉你,日本人也搞不清楚。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佛教寺庙,其余大部分是神道教寺庙,通常被称为神社或神宫。热田神宫就是典型的神道教寺庙。

神道教是什么?它就是刚说的那种,在日本本土诞生的古老神话信仰。神道教无始祖、无经卷、无教义,属于“三无产品”。在它的体系中,神的“门槛”特别低。举个例子:

日本各地经常举办“祭”,就是庆典,有点类似花车游行。其中很多非常奇葩。青森县就有个睡魔祭。人们认为,夏天大家容易犯困是因为有魔鬼在作怪。你要上街敲大鼓,大喊大叫,才能把睡魔赶走。睡魔,就属于神道教。(我以后还会讲,睡魔也可以被归为“阴阳道”)

神话与天皇的由来

那你想,一旦误传,别有用心的人就可能造谣生事。统治者最烦的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公元680年左右,日本皇室就决定,用文字把神道教的故事写下来,变成“官方文件”。

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方面,当时书写得用汉字,人才很少;另一方面,用什么文体、怎么写,他们也没有答案。于是很多尝试都失败了,一晃就是十年。终于,一位叫做太安万吕的臣子接下了这个活。四个月后,他就将写好的文稿交给了皇室。

别人十年搞不成,他四个月就做完了,怎么做到的?根据考古和史书记载,太安万吕是和一位叫做稗田阿礼的宫女合力完成的。稗田阿礼是一位专门负责给皇室讲故事的宫女,而且要蹦蹦跳跳地唱出来,类似戏剧里的丑角。很多国家的宫廷里,都有负责逗贵族开心的角色。

对于神话故事,皇室认可阿礼是权威。她就以口述的方式,把故事讲给太安万吕。太安万吕再用汉字记录下来。注意,不是改写,而是记录。因为省去了文字创作的时间,所以耗时大大缩短。写成的书,取名为《古事记》。

(关于《故事记》的真伪,学界一直没有定论,我采用的是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但大多数不代表一定正确。不过《故事记》是周作人先生翻译的,这多少给了我们中国读者一丝确定性)

如果你看《古事记》,会发现很多匪夷所思的句子。比如讲如何造神,就有这样的句子:“琼响玱玱振涤天之真名井,继而反复咀嚼,喷出如雾,遂成神”。

这句话出现了好几次,看起来很费解。但如果考虑到它是口语传播,就明白了。“玱玱”是拟声词,丁零当啷的意思。这句话其实是一句造神咒语。至于为什么念咒语可以造神,你就自己想去吧。

有人说,声音和文字不只是语言的一体两面么?这就是大家普遍的误解。语言和文字的诞生不是一回事。

当一个人和你说话时,他的情绪、韵律、音调、音量,甚至手势都是交流的一部分。一个人说话很吸引人,不一定代表内容有道理,而在于听话的人愿意和他交流。

人类进化出声音语言是在几十万年前。说话的目的不是为了传递信息,而是为了让你别走开,咱们做朋友。那时,多一个朋友就意味着自己能掌握到更多的生存信息。

而书写的进化要晚很多,距今超不过1万年。研究发现,文字诞生于商业交易。也就是说,一头羊多少钱,咱们写下来,省的有人反悔。

既然是为了交朋友,那声音语言就要吸引对方,调集对方的想象力。相比之下,文字语言则是为了确定彼此的共识。所以说它们有着根本的不同。

了解了这点,我们再来看。神话如果想续命,就必须依靠文字,否则一定会被历史淹没。你看先秦的很多思想,就因为焚书而消失了。但是单纯依靠文字,你又干不过后来出现的宗教、科学,因为你不可信。

这个时候,史诗这种声音文化和文字文化结合的产物,就变成了救命稻草。如果神话有灵魂,它一定是乘此机会附在了《古事记》这样的书上,流传至今。

你可能会问,《古事记》在日本也没火啊?怎么能说是它的功劳?没错。但在它之后,基于口头说唱发展起来的神话作品,就一批又一批地诞生了出来。初中历史课咱就学过,这叫做物语文学,比如《万叶集》《竹取物语》《源氏物语》。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是在复制和发展太安万吕所做的事。

你可能还会问,老百姓不看书啊?对,但别忘了,普通人也有听故事的需求。物语文学本身就来自说唱,再改编回民间故事就非常方便。日本古代专门有说书人,他们出没在街头巷尾,靠讲故事赚钱。神话就再次传播开来。

日本不是个例。世界上流传到今天的神话故事,都创造过声音与文字结合的文学作品。我们中原文明虽然没有创造过史诗,但像白蛇传这样的故事,也是靠着唐传奇才发展起来的。唐传奇就是典型的声音与文字结合的产物。

  1. 对我们日常沟通的启示

说回热田神宫,我为什么一开始反反复复推荐你去看那片大森林。实际上,神社的布局中隐藏着声音文化的精髓。请你看底下的两张图。你有没有发现,热天神宫的布局和咱们中国的天坛非常相似,都是一大片森林包裹着神殿。如果你喜欢宫崎骏、黑泽明的影视作品,也会发现仙境往往处在森林中。

热田神宫和北京天坛的布局非常相似

热田神宫和北京天坛的布局非常相似

提到神话,开启读写模式的人类大脑肯定是不相信的,这时,那片大森林好像在对你说:“我不想和你讲道理,我想向你开启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勾起你的好奇心,然后和你做朋友。”

我们人类喜欢神话,不正是因为这个么?当我们给朋友、伴侣、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我们从来不会用笔写。相反,我们会手舞足蹈地讲出来,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增进彼此的感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关掉读写模式,开启听说模式。对于热田神宫来说,森林就是用来屏蔽读写模式的武器。

之所以这期节目要聊这个主题,就是因为它对我们的日常沟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我曾经就很困惑,上台演讲的时候总是把人说睡着;还有的时候和朋友聚会,你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不会聊天,抛出来的话题人家都不感兴趣。

其实,这背后都有错用语言模式的痕迹。有时候不以讲道理为目的,而以交朋友为目的的沟通,才还原了沟通的本质,也才能让我们更受欢迎。

好,下一期我们聊温泉。下一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