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本经济被建筑业“绑架”了

如果你去日本旅游,可能会对这个国家复杂的交通网络感到惊讶,大概也会因此认为,这就是日本基础设施发达,甚至是国民经济富足的一种体现。但是有人却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其认为日本基础设施过剩,很多需求其实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而这背后是日本政府在买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次,由于长期承接政府工程,大型建筑私企和政府部门关系密切,建筑利益集团出现。大型工程基本被大成、鹿岛等几个建筑商承包,他们建立起行业壁垒,排斥中小公司进入。建筑领域看似自由竞争,其实已被财阀垄断。

日本政坛一向以廉洁著称,建筑却是腐败高发区,时不时曝光营私舞弊和贿赂事件。建筑工人、退休工人及其家属,他们组成团体,作为建筑公司的后援。政府人员退休后,往往会加入这些团体,成为建筑公司的幕僚后盾。这就是在日本影响力很大的“特殊法人”,这些团体既受大公司供养,还能从政府那里拿到补贴。他们是日本建筑业扩张的一大推手。

建筑工程已是日本最大的行业之一。据统计,1998年日本建筑业的就业人口达690万人,占日本劳动力总数的10.1%,相当于欧盟和美国相关数字的两倍。将公共工程派生的相关就业人口算进来,专家估计,这个数字估计还会增加一倍。有庞大就业人口作为选民,那些好大喜功,热衷于大兴土木的政客就容易出头。

19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萎靡不振,可能也刺激了建筑业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创造就业”,并“刺激需求”,这是主流经济学界流行的思想。经济越不景气,政府越要开动马力,大兴工程。农林水产省、建设省(后并入国土交通省)都是执掌公共预算的大户,他们也在不馀余力地创造需求,好让本部门扩充权力。

这实际是凯恩斯经济学在日本的应用。人为创造需求其实就是吸毒,只有加大剂量才能让各界满意,一旦戒断,将面临短期大量失业和经济萧条,这是政客所不愿见到的。

科尔认为,日本建筑行业的繁荣,已经脱离经济需求。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缺乏利润考核。没有利润考核,任何需求都形同鬼魅,变得膨胀而虚假。日本人当然可以呼吁更安全的国土环境,成本是多少,谁将为此买单,这些都是需要追问的话题。在政府资助的行业,考核指标失效,一切凭主观猜想和选民人数,政客也从中作梗。

过度建设是有后果的。日本政府欠下债务,高企的民间储蓄经政府之手,输送到无效率的工程建设上。建筑行业高薪稳定,吸引大量就业,而服务业和互联网的就业人口减少。科尔写《犬与鬼》是在2002年,如果他看到今天日本互联网的落后,我想他一定会把它归结于建筑业吸收了太多聪明的大脑。很多国家的经济问题是“脱实向虚”,而日本的问题很显然是“脱虚向实”。日本经济被建筑业绑架了,这个国家变得死板沉闷,缺乏活力。

这就是《犬与鬼》这本书谈到的重点问题。阿列克斯·科尔认为,这只是日本社会官僚体制化的一个表现。表面上看,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官僚体制束缚无处不在。日本自然环境失去纯朴气息,变得矫揉造作,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