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乔苗儿
“理越辩越清,法越辩越明。控辩越精彩,国徽就越闪亮。”
这是电视剧《决胜法庭》中,检察官高剑一以贯之的执法办案理念,也是他在与恩师叶龙恩因为案件起了争执时脱口而出的话。随着剧情的发展,江东龙头企业江东集团的工程贪腐案真相浮出水面,幕后操纵者直指叶龙恩,高剑对恩师提起公诉,已成定局。
临近收官,《决胜法庭》不但位居全国收视排行榜第一位,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实现双台破2,卫视小露电的数据显示,收视率最高达2.535%。根据猫眼数据统计,其中爱奇艺热度最高值达到6522,优酷热度历史最高9817。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不但引发普通年轻观众的热议和探讨,同时有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官微在内的30余个检察系统蓝V矩阵转发应援。
临近收官,《决胜法庭》的多维硬核数据证明了,这部国内首次“以庭审为中心”,展现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后,公检法三方相互配合、共同遏制犯罪的法制题材剧,在专业性上获得了检察机关等专业对口部门的认可,故事性上赢得了普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喜爱和追捧。由此值得深挖的是作为创作者的行业思考:讨论严肃议题的法制题材剧究竟可不可做、切入点如何选择、创作者应当秉承怎样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态度,《决胜法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决胜法庭》作为司法体制改革后,首部“以庭审为中心”的法制题材剧,正式揭开了法庭上公诉双方的思辨交锋神秘面纱,关照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打通了从案件发生——嫌疑人锁定——法庭思辩(量刑定罪)各个环节,向观众呈现直面当下的,我国法制进程,具有普法的现实意义。《决胜法庭》播出后的观众反馈中,不乏来自法学专业学生观众层的声音,除了肯定其在专业层面的扎实、严谨,更为重要的是令公检法未来的从业者们树立起对检察官这一身份与使命的敬畏之心。
以人为本:
为什么行业需要观念出新的法制题材剧
《决胜法庭》的本质是电视剧,不是纪录片,更不是普法教学片,专业呈现之外,需要创作者有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才能展现情理法的交锋,让观众共情。《决胜法庭》的剧本创作长达四年时间,编剧何永立实地体验检察官生活,编剧赵鹏更是身为一线检察官。两位编剧对检察官工作生活的精准把握与深入调研,令该剧在专业性基础上有人文关怀的底色。呈现在剧集当中,大段法理交融的台词是该剧特色,不再是机械地法条陈述,掷地有声的“金句”为观众津津乐道,值得回味。
《决胜法庭》中塑造的人民检察官,也不再是单薄、刻板的符号化形象。高剑和傅小柔既是师徒,同时还有另外一层关系:高剑曾担任傅小柔父亲案件的检察官,对傅小柔父亲的量刑处理,给高剑的职业生涯留下遗憾,同时承受多年的内心煎熬。于和伟、张佳宁两位演员对人物状态的把握准确,情绪层层递进,塑造出有生活有职场,有温度有血肉的检察官形象,令检察官以法律为信仰、青年检察官的成长蜕变更具说服力。
除此之外,胡静饰演的律师叶紫琪、王耀庆饰演的邓凯文在胜利和正义间的立场选择,连奕名饰演的刑警马力行忠于职守、锲而不舍的职业精神呈现,也使得新时期公检法一线从业者的形象跃然荧屏,加深观众对剧中不同角色工作职能的理解,为人物命运共情。杜源、王庆祥、王全有等年轻观众心目中的“老戏骨”,年长观众眼中的“熟面孔”对角色的呈现进一步释放了人物角色的魅力,表演功底尽显。杜源饰演的铁荣光不怒自威,举手投足的威严和面对儿子时候的父亲形象判如两人;王庆祥饰演的叶龙恩表面的儒雅与深藏不露的老谋深算形成鲜明对比。叶龙恩、高剑这对师徒已经站上法庭,二人的正面交锋无疑将形成《决胜法庭》尾声部分的高潮。
《决胜法庭》是由浙江天意影视公司、中国检察出版社联合出品,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联合摄制,多方为内容的专业度保驾护航。天意影视从《士兵突击》到《我的团长我的团》《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远去的飞鹰》,再到近年的《美好生活》《决胜法庭》一经推出市场,无一不引发轰动一时的观剧热潮。根据CSM52城的收视数据统计,《决胜法庭》创下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两台近三年来,平均收视率新高,证明了市场和观众对这部填补题材空白作品的认可。
在同题材中挖掘新切口,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是天意影视公司一直秉承的创作理念。 其中“真实是最大的底线,观照现实和角色人性的洞察”是该剧出品人吴毅在谈及《决胜法庭》的创作时不止一次强调的创作原则。在法制题材剧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决胜法庭》寻找新的视角切入,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进行贴近现实的创作,用剧情和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是其一贯创作观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