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别了,豌豆荚PC版

其实,在应用分发赛道上,创新工场先后孵化出豌豆荚、应用汇两款产品,它们的关系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对手,而是竞合关系,合指的是有时会互相帮忙。比如,豌豆荚起初没用户,应用汇帮了它,而豌豆荚又在安卓应用商店帮应用汇短期迅速聚集大批用户,跻身国内一线应用商店之列。

2011年1月,豌豆荚正式从创新工场“毕业”,搬到知春路一处民宅。王俊煜与他的同事们正式脱离创新工场羽翼,真正投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周利民的话来说,创新工场仍然会给公司帮助,但以后主要靠自己。

民宅用电有限制,要保证服务器运行就不能开空调。2011年夏天,豌豆荚几十个人只能在一间20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天天吹风扇。很快,人员快速扩张导致办公室不够用,于是他们租下另一间房子,并有了个统一的称呼:“豌豆实验室”。实验室充满极客氛围:里面摆着桌上足球、篮筐、飞镖、乒乓球,他们还养了一只懒猫。作为豌豆荚的创业导师,李开复有时会抽空到这里打打乒乓球。

我曾是豌豆荚的忠实用户,这家公司给我的印象是产品惊艳、大众知名度却并不高。换言之,豌豆荚的人设是小而美。王俊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方承认了这一点,他说豌豆荚一直在埋头做事,很少做市场营销,用户增长大多来自口碑传播,之前所尝试的预装渠道推广目前只占到1%,已经放弃了预装合作。

不过,当时应用商店被视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91、360、百度、腾讯等个个虎视眈眈,残酷而激烈的竞争极大限缩了小而美的生存空间。彼时,手机付费预装是拓展客源的重要手段,各大玩家卯足劲发力,并不惜砸重金进行市场营销,而个性十足的豌豆荚并未选择跟进,单凭口碑传播显然无法与上述劲敌抗衡。

2013年7月,百度豪掷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后,应用分发市场格局基本成型,即百度、360、腾讯稳居前三,其中百度、360的第一之争扣人心弦,排行第三的腾讯相对弱势。此后,豌豆荚何去何从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接下来几年被收购传闻未曾断过,加上华米OV等手机厂商自家应用商店的强势崛起,其处境愈发尴尬,卖身似乎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

靴子终于在2016年7月落地,豌豆荚被阿里收购,当时并未公布收购价格,据说是2亿美元,这与其2014年初完成1.2亿美元融资后估值9亿美元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是低价贱卖。被阿里收购后,豌豆荚与PP助手整合为阿里应用分发,而王俊煜只在阿里大文娱挂一个顾问的虚职,在后续豌豆荚发展中话语权锐减,转而投身新项目——轻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