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熟悉的陌生人 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的故事(终结篇)

(题记:玩转飞行圈,带你去飞行!转眼之间已经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飞趣编辑部将继续为您带来系列连载——《熟悉的陌生人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的故事》,介绍俄罗斯民航业的发展历程,分享俄罗斯的著名客机,今天带来最后一篇。)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鄕。”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开始了么?结束了么?就到这里吧!

1976年1月,协和式客机正式开启商业飞行,在超过20年的服役生涯里协和运送了超过四百万名乘客,就像广告里描述的一样,协和客机稳定、经济、可靠……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协和生涯末期那一起令人震惊的空难,也许只是它停飞的导火索。

(不堪回首的2000年4590次航班空难事故)

有趣的是,建造超音速飞机的方案也放在了波音公司的案头,然而美国人认为这样的飞机“毫无价值”,而是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宽体飞机上(上汽大众有一款奢适宽体轿跑-凌渡),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传统运输方式无法满足乘客需求的观点就已经十分清晰了,波音是最先看清这种趋势的公司之一,并立即着手设计了可以容纳300-400名乘客的大飞机,这就是著名的波音747,后续还有更多的宽体飞机比如A380和DC10。

(空客A380)

(伊尔86原型机)

(伊尔86)

(伊尔96原型机)

为了能够达到更长的航程,新飞机在所有的地方都进行了优化。带翼梢小翼的超临界机翼、高性能引擎、几乎占了净重一半的燃料储备、燃油消耗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等等,新型合金和复合材料在该机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是长途飞行,安全性与可靠性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控制系统进行了多轮的调试以达到最终的要求,这架飞机可以实现运载300名乘客安全舒适的飞到远至11000千米的地方。

(普京座驾伊尔96)

(雅克-42)

19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遭受了一系列重大打击,庞大的苏维埃国家最终走到了陌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正在研发的新飞机变得命途多舛,苏联时期的传统顾客们已经无暇顾及新的飞机了,众多新成立的公司也不需要新飞机,他们想做的是燃尽老飞机的最后一滴燃油。

(朝鲜的图204飞机)

1990年4月,伊尔-114完成了它的首飞,它被设计用于运输60人的支线,和图-204一样,这种飞机也没有生产多少架。

(进行飞行表演的图334)

位于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也开始提供它们自己的飞机设计,并且与俄罗斯合作建造飞机,支线飞机安-140就来源于此;短程飞机安-148则在效率方面,超过了它这个等级的所有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