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本反现代化思潮代表人物北一辉,如何将日本领上法西斯之路?

北一辉是20世纪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不是因为他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因为他所提出的法西斯理论。他一生崇尚暴力,鼓吹战争万能,并且宣扬对外扩张的合理性,而他平凡而不平淡的成长经历对这种法西斯扩张理论的形成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小次郎到北一辉的转变

在东京治疗眼疾的时候,医生经过多次的诊断和治疗,最后不得不告诉他,他将有失明的危险,而失明的时间对他来说却不得而知,因此他不得不面对随时可能看不见的压力。眼疾的严重已经使他痛苦不已,而家庭的变故又随后而来。1901年,民主的思潮在佐渡岛上蜂拥而起,潜藏在小次郎父亲身上的天生的反叛因子被激活了,他每天都去参加群众的示威游行与讨论,根本没有时间来照管家里的酿酒事业。于是在小次郎18岁的时候,他不得不面对因家庭破产而辍学的局面。当时年轻的次郎还在与另一个酒商的女儿谈恋爱,但家庭的破产与反对迫使他们最终分开了。到20岁时,他的一只眼睛也终于如医生的预言失明了。小次郎受到了多方面的打击,在精神上更是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但是也正是这段痛苦的成长经历,使得北辉次郎对人生和世界有了另外一番思考。

在幼年的时候,小次郎就对社会现状和社会思潮有浓厚的兴趣,此时他更将全部的精力转向了政治。1903年,在《平民新闻》上,北辉次郎第一次知道了社会主义,并颇为欣赏。1904年,他作为旁听生的身份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在这里的六个月期间,他广泛接触了贺长雄、安部矶雄、穗田八束、井上哲次郎、美浓部达吉等人的著作,并深受影响。此时期他还创作了《国体论和纯正社会主义》一书,初步认识了社会主义,但是此时他的思想并不十分成熟。

对北辉次郎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他的两次在华经历,由于对中国文化的喜欢,他分别于1911年和1916年来到中国,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富有中国文化风格的北一辉。20世纪初中国正经受着资本主义革命的洗礼,北一辉经历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认识了孙中山、宋教仁等一批领袖人物,还为同盟会筹集过资金。此时他对中国的革命始终是关注和同情的,但是当他看到中国五四运动失败之后,立刻失去了希望。

当北一辉第二次来中国时,他的思想其实已经发生了部分变化,渐渐从一个社会主义者向一个法西斯主义者转变。1916年,他写了《支那革命外史》一书,在书中他明确表达了要日本夺取满洲和西伯利亚的愿望,表明了其思想转变的萌芽。之后在1919年,北一辉回国后致力写作《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以实现“改造国家”的设想,而在这里他的法西斯思想得到了彻底的体现。

延伸阅读 北一辉的天皇崇拜

顺德天皇被流放到佐渡岛的历史对北一辉影响甚大,这在他中学作文中即可见一斑,他曾痛骂北条氏“呜呼哀哉北条氏,呜呼哀哉北条氏,北条之前无北条,北条之后无北条”,可见早在童年时期,北一辉就产生了天皇崇拜——这种影响他一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