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据说这座寺庙有求必应,香火最旺

山西省太原市东北约200公里,是巍巍太行山的北端,列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便位于此处。《大唐神州感通录》曾这样描述:“代州东南,有五台山者,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势极崇峻。上有五台,其顶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于谷底。其山极寒,南号清凉山,山下有清凉府。经中明说,文殊将五百仙人住清凉雪山,即斯地也”。自东汉永平年间,天竺高僧迩叶摩腾、竺法兰在洛阳建成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后来到五台山建寺起,到唐代全盛时期,五台山先后建成寺庙300多座。加之历朝帝王对五台山敕建扶植,高僧辈出,佛法弘博。所以,五台山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成为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和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声名显赫,五台山古名清凉山,而佛祖释迦牟尼曾说:东方有国,名曰震旦,其土有山,号曰清凉。于是这座东方圣山2000多年来香火不断,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传说,造就了五台山佛学昌盛、生生不息的一方佛法世界。

五台山周长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截止2018年底,五台山有寺庙禅院86处,其中多为历代封建王朝敕建寺院。而这其中香火最旺、最为灵验的寺庙,据说就是五台山大白塔侧的五爷庙。

五爷庙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香火最最旺盛、朝拜最最火爆的地方,没有之一。因为五爷庙是求财的庙宇,而且是“有求必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求财!有求必应!求财!有求必应!求财!有求必应!!!五爷庙前地势开阔,当年是清朝历代皇帝朝台寝宴的行宫,俗称“皇城”。“皇城”与五爷庙之间的广场,终年涌动着数万虔心礼佛祈福者。

传说当年五台山地区酷热难耐,为了给人间带来清凉,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借来清凉石让五台山变得风调雨顺、清爽宜人,但是龙王的五个儿子却失去了行云布雨的宝贝,于是赶来大闹五台山并将五座山峰削为平台,文殊菩萨施展法力收服五龙令其分镇五峰造福五台,此后人们感念五龙的恩德建此庙加以供奉。

传说龙王第五子名叫圣衍,素有慈悲之心,在感知观音菩萨欲往南海弘法利生的宏愿后,不畏千难万险,自愿追随观音菩萨救度南海众生并为观世音菩萨永镇南海,护佑九州风调雨顺。圣衍的系列善行,感动了如来佛祖,亲封他为“天下第一财神”,并赐予圣衍应化五身的法力和神通法器“聚宝盆”,自此圣衍有求必应,应之必灵,人们尊称为“龙五爷财神”。

五爷庙前庭别致庄严,虽然限于地形面积规模较小。但是过庭两侧均置放有半副銮驾:龙头杖、三尘两刃刀、飞龙两刃刀、青龙偃月刀、飞龙刀、朝天镫、提镂枪、万字枪、荷包大枪、丈八蛇矛、竹节金笊篱、云棒、莲座荷风锤、平字禅仗、莲座禅仗等。要知道,銮驾是古代礼仪制度中的最高规格,只有皇帝巡游时才用以烘托隆重威严的气氛。在五爷庙里摆放銮驾,恐怕全国也绝无仅有。

五爷庙身后大白塔始建于元朝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传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肉身炼就八万四千枚舍利,阿育王用黄金七宝铸成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广布于大千世界。五台山独得其一,藏于大白塔地宫之中。大白塔由尼泊尔巨匠阿尼哥设计建造,高75米,周长83米,在红墙碧瓦的寺庙群中卓然独立,蔚为壮观,堪称五台山的地理坐标。

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游览五台山,如果时间和体力不够,那么有个最佳方法,就是直上黛螺顶(乘索道或骑马或徒步)。黛螺顶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为现名沿续至今。传说乾隆皇帝数次朝拜五台山均受天气阻碍未达成五峰均拜之愿,于是五台山主持绞尽脑汁将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也就有了”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佛陀遥指清凉界,万善俱归般若门!只求我佛大慈大悲,庇佑芸芸众生,祛除新冠病毒,还我人间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