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属欧亚北方草原的东端,其东西狭长,地域辽阔,面积有118.3万平方公里,海拔约一千公尺左右。境内有茂密的森林、浩瀚的沙漠、众多的湖泊河流、一望无际的草原、绵延起伏的丘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从东到西,横亘于内蒙古中部,山北为高原地带,山南为丘陵平川。这里草场丰美,宜农宜牧,史称漠南。其北部邻漠北,是整个大漠草原历史文化演进的主要区域,也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迄今为止,已发现最早在内蒙古高原上生息繁衍的黄肤黑发的“蒙古利亚人种”是大窑人,他们生活于内蒙古呼和浩特东郊大窑村南山,距今70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早期。他们从类人猿进化到猿人,面临着和猛兽搏斗的生存需要,也许是从自然破裂或偶然被击碎的石头中得到灵感,将打制的石头运用为武器和各类工具,并在这里开辟了大型石器制造场,并留有用火烧烤肉的遗迹。
兴隆洼文化石锄,内蒙古赤峰地区出土,距今8000年前。
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最早出现的是大兴安岭南段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兴隆洼文化分布范围很广,其先民们在临水的山坡台地营造较大的村落,周围圈以壕沟。里面排列着几十或上百座方型半地穴居室,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井然有序和兴盛。从赤峰市敖汉旗和林西县出土的石锄、骨柄石刃刀、“之”字纹筒形陶罐等生产生活用具及动植物遗骸上看,他们处于原始农业的开发阶段,狩猎和采集在生产中仍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并懂得在兽骨中镶嵌磨薄的石头作为刀刃。
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对于石器的制作技术和应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兴隆洼文化中,代表其先进水平的是玉器的制作,成为后来著名的红山文化玉器的源头。在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兴隆洼遗址中,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石雕女神像,其高65.5公分,呈屈身蹲踞状的裸女,双乳和腹部隆起,双手合与胸前。出土时立于屋内火炉旁,因而被视为家族保护神,具有生育女神和火神等多种神格,反映出当时氏族社会对女性繁衍后代的崇拜。
继兴隆洼文化发展的是赵宝沟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6000年左右,赵宝沟文化的聚落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其细石器的运用更为多样和精致,采用间接打击剥离等特殊技法,琢制成小型的细石核、细石叶和细石叶加工石器,再加上骨、木等材料制作出复合质地的工具,成为狩猎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赵宝沟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大型石斧、石耜说明他们的农业有了很大进步,成为经济生产的主业,同时狩猎和家畜饲养也占有一定比例。在遗址中出土的陶尊,上刻鹿首龙身、猪首龙身的“神灵”图像,反映了赵宝沟文化先民信仰崇拜和思维的发展,以及社会礼仪制度的发展;其“龙身”为中国陶器上出现最早的龙纹图案。
赵宝沟文化鹿纹尊形器,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出土。
这时玉器的制作水平空前提高,构思神妙,雕刻精湛,其中出土的猪龙为红山文化的典型,出土的绿松石鸮反映了红山文化先民的鸟图腾信仰,出土的C型碧玉龙,为马首龙身,《左传》中曰:“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由此,这类弯成半圆形的龙,可能反映的是土地、地母神的守护,为多种动物复合图腾信仰的体现,也称之为中华玉龙之祖。此时,红山文化的氏族社会已进入“古国”阶段,其文明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同期的黄河流域文化,成为中华古文化主根系中重要的一支。
在红山文化晚期时,出现了距今5000年至4500年左右的小河沿文化。其文化内涵不仅具有红山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因素,还有内蒙古中南部庙子沟文化和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的影响。说明小河沿文化的先民们正处于“古国”林立相争,相互交流融合的时期。
小河沿文化双口红陶壶,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出土。
继小河沿文化之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出现于距今4000年至3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末期和青铜时代早期,约为夏代至早商时期。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址,都筑有壕沟式围墙,形成城堡式的防御设施,每座城堡间相距数十里之遥,城内房舍建筑体现出个体家庭的属性。这里农业仍是主体生产经济,家畜饲养业大有发展,制陶业更为精湛。代表小河沿先进水平的是青铜制造业,其生产的高54公分的大型青铜鼎、高25.5公分的青铜簋等器物,同当时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青铜业一样居于中国领先地位。
庙子沟文化骨锥、骨尖状器、骨柄石刃刀,内蒙古乌盟察右前旗出土。
在阿善文化末期时,老虎山文化和永辛店文化开始发展起来。以老虎山文化为代表的原始聚落距今约为4500年左右,其石城比阿善文化石城更为进步,城内房屋有窑洞式和半地穴两种形式,墙壁多为白灰涂抹,光洁整齐。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种类较多的石器和骨器等,反映了农业生产、狩猎及家畜饲养的发展和进步。在陶制品中出现了三足炊具,是熟食器具的一大创新。
永辛店文化是阿善文化的接替者,距今约4300年左右。其房舍出现前后连接的白灰墙面,遗址出土有大量大型石制生产工具、骨角制器具、三足陶器,普遍使用于生活中。特别是从这里遗址发现的铜环,反映了这一地区开始出现原始青铜文明的曙光。
内蒙古曼德拉山岩画──早期游牧人的居室
这些游猎氏族的人群在广阔的草原上遗留下大量的石镞、石叶、骨刀,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上绘刻了很多岩画,上面记录了他们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以狩猎为主的生产生活形态。岩画中动物图案占到90%左右,是他们狩猎的生活数据源。距今8000年左右的早期岩画内容简单粗略,多描刻鹿、狼、熊、岩羊、野牛、野马等自然界动物形象;距今约6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晚期岩画,描刻的大多是人与自然界动物在一起的场面,如狩猎岩画、仿牲舞蹈岩画、牵马图岩画、牧羊岩画等。从岩画上可以看出,北方草原上的游猎氏族人群应是中国羊、牛、狗、马、骆驼等家畜最早的驯化者之一。
据有关专家考证推测,在距今4000年或稍后的新石器时代末期,由于这里气候渐渐变得寒冷干燥,“山南的农业氏族聚落相继南迁,北方狩猎氏族人群才迁至山南水草丰美的平川丘陵地带,并与当地遗留的农耕氏族人群结合,推动游牧经济的更大发展,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即是史籍文献中所说的土方和鬼方等。
这在后来东胡、匈奴、鲜卑、甚至蒙古族的发展史上都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只有越过三山南下,才能成为强大的游牧民族,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应该说游牧文明,早在8000年前就已在北方游猎氏族的孕育之中了,因此可以认为三山及三山北大草原上的狩猎经济,应是后来中国北方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主源头”。
总之来说,内蒙古草原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草原狩猎和饲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为后来畜牧业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后来大规模游牧文明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