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长沙马王堆汉墓,世界级稀世珍宝,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另外两座就是我们中国的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当仁不让,以恢宏气势和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入选。

另一座是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可能很多人想不到,马王堆汉墓还有这样一项殊荣。

马王堆汉墓于2016年6月被选入“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那么,马王堆汉墓究竟有何重要价值?又发掘出了哪些稀世珍宝呢?

马王堆汉墓是一处家族墓葬群,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公里处的马王堆乡,于1972年至1974年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墓葬群紧邻浏阳河,墓主人是西汉初期长沙国的丞相、轪侯利苍家族。主要有三座汉墓:一号墓是利苍的妻子辛追;二号墓是利苍本人的墓葬;三号墓主是利苍之子。其中二号利苍墓是最早的,大约在公元前186年下葬,当时是吕后执政的第二年,一号墓辛追下葬最晚,也就是说马王堆汉墓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三号墓没有印章,但是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的木牍,经检测遗骸是年龄为三十多岁的男性,因此考古人员推测是利苍的儿子。另外三号墓还有记录墓主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的木牍,再结合《史记》和《汉书》的记载:长沙相利苍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卒。也就是说,利苍是去世七年后下葬于家族墓,他的儿子是二十多年后死亡下葬的。

马王堆汉墓的棺椁结构也体现了墓主人的贵族身份,几座墓葬规格基本相同,葬具由椁室、四层套棺以及垫木组成。棺椁放在墓室底部正中,里外共六层,结构严密,七十块木板不用一块金属嵌钉。结合方法有扣接、套榫与栓钉三种。椁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构筑,下面置垫木和两层底板,再竖四块壁板和隔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边箱,上部覆盖顶板和两层盖板。

最外层的黑漆素棺,没有装饰,第二层是黑底彩绘漆棺,黑色底用金黄色绘出复杂多变的云气纹,纹路间穿插着一百多个怪兽或者神仙,图案想象力丰富,线条粗犷。第三层是朱底彩绘漆棺,红色的底子上用绿色、褐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描绘出许多代表祥瑞的图案,富丽堂皇。最里层的内棺涂满黑漆,外面用帛和绣锦装饰。墓主人身上裹的二十层衣物,有丝绸、麻织品,春夏秋冬四季衣服齐全。

马王堆三座墓葬中都有大量的随葬器物,保存较好的一号墓和三号墓随葬品都放在棺房周围的四个边箱中,主要有印章、丝织品、帛画、竹笥、漆器、木俑、乐器、竹木器和陶器,以及“遣策”竹简等,每座墓葬的随葬品均达一千余件。精美的漆器有生活用具、化妆盒、乐器等,金属器物和陶器的功能主要是盛酒器、温酒器和洗漱用具等等。

三号墓的边箱中保存着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都放置在长方形漆盒中。帛书大部分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少部分书写在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条卷起。出土时都严重破损,经过整理发现共有28件,12余万字。包括《周易》、《老子》、《养生方》等,还有中国最古老的天文书《五星占》,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史书则有《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

这是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一套精美乐器,二十五弦瑟,是我国已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三号墓除了出土瑟、竽外,还有七弦琴和六孔箫,这些都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西汉乐器实物。十二支一套的竽律管,分别标明汉初的律名,为研究我国早期律制提供了有力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