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全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新型冠状病毒上。
借鉴人类历史上抗击传染病的经验,“隔离”被视为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走亲访友、商场购物、公园散步等一系列社会活动被按下“暂停键”,从一二线城市到五六线乡村,纷纷进入了“居家模式”。
然而在新型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仍在持续增长下,每一次面对面接触都增加了被传染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选择尽可能多的压缩社会活动,终归需要应对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感受无外乎:在新型肺炎的威胁下,我们从未如此强烈的需要无人配送服务。
01 挡在门外的小哥们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规律,每当有重大事件影响了社会基本运转模式后,总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应激反应。
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已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旅游、航空、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不可避免的被波及,外卖、电商、医药、在线娱乐等需求则被进一步刺激,经济结构在短时间内出现了“畸变”。
事实也是如此。
按照七麦数据移动指数的报告,今年春节期间多款视频、社交、游戏类产品排名大幅上升。在新型肺炎疫情的作用下,线下娱乐的匮乏促使用户消费进一步转入线上,用户时间被重新分配。
同时苏宁小店披露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苏鲜生线上蔬菜、水果的单日订单同比增长了200%,苏宁小店菜场线上订单环比增长245%。原本的线下购物需求被转移到线下,春节期间的外卖需求不减反增。
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不同于2003年计算机的刚刚普及,互联网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深度渗透,电商、外卖等行业在2020年的高度成熟,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也早已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
只是在疫情的持续发酵下,不少小区采取了禁止外来人员出入的封闭式管理,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们被挡在了小区门外。与之对应的,美团、阿里等先后开通了“无接触配送”,即配送员和用户约定将商品放到物业中心、公司前台、门卫值班室等指定位置,减少配送员与用户的直接接触。
综合权威媒体的报道来看,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战中,无人配送机器人并非没有存在感:
比如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了两台集成无人驾驶技术的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避开障碍物、自主充电等功能,在医院中承担送药、送餐、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降低了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着类似的尝试,机器人从病毒洁净区承载餐食或物资出发,自动前往各个隔离区房间进行配送,试图通过机器人自动化免接触配送的方式,阻断“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链条,减少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从中不难读出有价值的信息点:机器人已经可以在特定场景中胜任无人配送工作,包括搭乘电梯、自动避障、自主开关门等操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护人员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接触的频率。然而目前仍局限于个别医院的小规模部署,需要复杂的方案制定、地图绘制、运行测试、技术培训等工作,尚未形成大规模落地的土壤。
如果将无人配送在这场疫情中的表现比作一次“突击考”的话,显然没有给出满分的答卷,却也出现了一些利好的连锁反应:
根据优地科技的官方声明,目前已经收到医院、酒店等客户的咨询,希望用机器人实现“无接触”配送需求,同时优地科技也表示将在3月底生产出货1000台机器人,成疫情后期的“无接触配送”过渡;另一家服务机器人企业擎朗智能,也宣布将免费为隔离区人员长期提供安全、及时的免接触送餐服务……
诚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开启了电商的黄金时代,新型肺炎的疫情是否会是无人配送商业起步的原点?
03 行业提速的新变量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简单回顾下服务机器人的行业现状。
2017年还是机器人市场融资遍地开花的一年,2018年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中B轮阶段中后期的融资只有10轮,2019年的资本市场继续降温,仅有优地科技、云迹科技、节卡机器人、优必选科技、深兰科技等少数企业完成了B轮以后的融资。
资本市场从狂热转向冷静,与无人配送领域的两个现实问题不无关系。
一个是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局限性。
无人配送本质上属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分支应用场景,但2019年并没有等来自动驾驶汽车的规模化落地,而是多家车企将量产的时间节点向后推迟,使得资本市场从盲目追捧回归理性思考,症结恰恰在于技术的不成熟。
无人配送机器人也不例外。正如前面提到的亚马逊Scout,2019年夏天在加州欧文地区扩大了测试范围,这一区域的用户在亚马逊下单后,就有机会体验到机器人送货,可由于Scout无法爬上台阶,还需要人类监管员把货品取出交到用户手中。所谓的无人配送,还需要加一个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