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你有被社会这个大剪刀修剪过吗?

前文说到了,探索潜意识时,要抱着开放的心,允许一切发生,允许一切流动。但如果产生了恐惧,也不能生硬地进行,要慢慢来。

荣格提出别被“原型”占据,意思是不要被潜意识的意象所占据,进而认同,而应该始终,和潜意识探索的内容,保持一个距离,始终有一个观察者在觉知。

日本中小学的校园暴力

2016年5月,武老师去了一趟日本,主要是去了大阪和京都。京都的东方美,给他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让他觉得简直就是东方美的极致。

正好15年,还在伦敦待过一个月,那里让他觉得是西方文化的一种极致。这两种对比,还是非常震撼的。

但他在旅途中和几位在日本的朋友,谈起了日本中小学,特别是中学的校园暴力。除了一位朋友以外,其他几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朋友,都说日本的校园暴力非常严重。

已经影响到他们在日本居住的决心,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荣格不是那么关注社会学和社会现象,而弗洛姆更像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所以他的社会社会无意识概念在社会文化现象上更有解释力。

问答二

问:集体无意识与从众心理是怎么回事?冰山和大海的比喻,没有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在画面的哪里?集体无意识是大家一致的潜意识吗?

答:真是非常好的问题,由你的问题可以看出冰山和大海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比喻。

从众心理,同时造成了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大家一致认同的,就成了集体意识,而大家排斥的那些,就构成了集体无意识。

这部分论述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是想让大家看到,集体意识并不天然就是正确的,也不是必须奉行的,它也是在集体中形成的。

而在集体无意识中,也藏着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去观察。例如之前有报道称,海南黎族的纹面传统正在消失。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

在黎族这个小集体中,女人纹面成了一个集体意识,而对天然面部的追求会成为集体无意识。

但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全球化的时代,纹面就成了全球文化所难以接受的,对文明的渴望会进入到集体无意识,而对纹面的放弃,则成了现在黎族女人的新选择。

如果这些共同想象彻底瓦解,那么这些共同体也可能会瓦解。瓦解并不一定是坏事,但一定会带来各种动荡。像西方一轮又一轮的性解放运动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冲突。

但是,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应该在保持一些共同想象的同时,作为一个容器,能够容纳各种新想象的产生,这样这个社会就可以不断地有新鲜血液产生。

在武老师看来,犹太教、基督教传承下的西方文化,就是不断出现新想象的过程,西方文化因此不断有非常有质量的瓦解和重建。

东方文化容易强调守旧复古,这导致我们缺少一些有质量的瓦解和重建。

问答四

问:结婚必备品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更新。三大件,从比较早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电视、冰箱、洗衣机”,再到现在的“房子、车子、票子”。

以前我最多从时代变化角度看待三大件的变更,也觉得这种变化此一时彼一时,所以实在没有“必须如此”的必要,但又说不清这种现象背后更根本的原因。

这一现象背后的集体意识,可能是显性的“看男方有无经济实力”,集体无意识可能也是最深刻的对死亡的潜在恐惧?

答:武老师觉得你说的没错,这也许是一个很好地区分社会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现象。

因为感觉到不属于大家族的温暖,人和人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似乎不认同那种氛围。这种远离家族的行为和想法,对认识自我是否有障碍?

答:武老师认为,我们很难通过简单地割裂,来获得自由。当然,割裂是可以给我们一定的自由空间。世界如此复杂,人性如此复杂,我们并不是非得怎么活着。

但如果去认识个人、家族、社会乃至人类的集体意识和无意识也是非常棒的事情。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不是能靠一己之力实现的。

问答七

问:集体无意识、社会无意识,是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在觉知的同时又会形成新的集体无意识、社会无意识,那么觉知就是无止境的吗?

是不是所有的无意识都能被觉知到呢?如果不能,形成的新的社会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不是对人性有更大的压抑呢?

答:武老师的确认为,觉知是无止境的,可是同时,所有的无意识又是有可能被觉知到的,武老师称之为全意识状态,这时“我”会消失,我们讲的觉知也会消失。

他觉得荣格的潜意识探索过程是深不可测的,而佛学、基督教和鲁米所在的伊斯兰教的苏菲教派,都有自己的一些修行方式,都是在追求这个过程。

武老师认为,这个禁忌是要打破的,不过不不能用蛮力,要慢慢来。

思考

人性是追求圆融、完整和统一的。菲斯 杰拉德说:能在头脑中同时保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概念,还能正常行事的人,是最一流的智慧。

看到一个人意识的同时,也要看到他的无意识,他相反的那一面。那一面不会不存在,更有可能是用一种更隐晦的方式来控制着他。

社会和经济学家一样是锯箭主义者,都只管身体外面的那根箭杆,它们不关心大家内心想什么,只对行为作出选择。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可能源自个人、家族、社会或者集体的无意识。庆幸的是,社会这个容器在变大,“自我”这个容器也是。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