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按个开关就能种好菜?看看澳大利亚的“智能农场”什么样

导语: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推动发展“智能农场”,展示物联网在农业应用中带来的效益。

发展农业物联网、创建“智能农场”

澳大利亚长期以来都是农业和粮食技术(农业科技和粮食科技)的创新中心,在农业4.0时代其全球领导地位更日渐突出。

澳大利亚发展农业物联网、创建“智能农场”,主要是由该国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和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推动的。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在全澳开展了一系列智能农业计划,以探索和评估农业物联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南部阿米德尔市的Kirby智能农场正是其中一个重要试点。

Kirby智能农场是一个2800公顷的商业农场,主营美利奴羊毛和菜牛,同时也生产牲畜饲料所用的各种谷物。

研究人员在Kirby智能农场部署了大量传感装置来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电导性(其中土壤中传感器达到100个)、空气温度、牲畜移动,以及农场安全,这些数据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信息流传送至“智能农场信息平台”。在该平台,每5分钟会形成一个实时的、类似于航拍的数字地图,为农场经营提供决策帮助和支持。

具体来讲,无线局域网络允许固定和移动传感器将收集来的数据流连续发送至一个基于网络计算和分析服务的云端,农场工作人员即可依据数字地图上数据的变化进行远程操作,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时还能针对各类问题进行咨询,小到拖拉机“罢工”,大到商品价格的波动,工作人员都能及时和专家在线交流与沟通。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

农业物联网是什么技术?怎样实现对农业生产实时定量“精确”把关?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

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来源: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官网,神农岛(id:sndfly)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