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哈啰抵押全部单车,是背水一战还是孤注一掷?

共享单车的热潮已经过去,属于大潮退去之后的平稳发展阶段。共享单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定位不清的事物。所有的机构,资本,社会氛围一拥而上,导致大家的误判。

当年朱啸虎投资共享单车时对多方面进行了测算,但唯独没有想到共享单车移动成本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事物的发展要从需求出发。不可仅通过补贴、资本的运作以及所谓的氛围哄起就能产生需求。真正的南北方地形、气候条件等问题都需要考虑。

共享单车确实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是需求量究竟有多大?如果没有足够的需求,乱停乱放就会造成挤占社会公共空间的问题。另外,本来很多自行车企业已经可以进行整合,但是突然的大订单让很多企业重新进行生产,但却又还不上钱,这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对社会产生损害。

例如现在报道中常提的自行车坟场等。另外我们也能看出现在很多学术研究进行所谓的行业研究更多的其实是坐而论道,并没有真正了解行业本身。例如车如何实现利用潮汐动能?没有实际去实验,也没有采访过具体的运营人员,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金融精英通过互联网研究在一两周内就可以做出财务测算模型。

目前我们看到哈啰单车碰到现在的窘境,虽然共享单车市场进行了洗牌,但实际上供需之间的矛盾并未完全解决。共享单车这种带有大量公共性质的产品究竟是什么属性?在我看来,它属于半公共性产品,一定要有公共资源的加入才能更好的运行。共享单车的停放挤占了公共空间,所谓的使用者其实也有很大的公共属性,完全靠市场的机制是不可行的。

另外,针对押金问题是否有资金池风险,债资如何解决?例如摩拜一地鸡毛之后并不是美团简单的入资就可以解决的。也许战略层面、股权层面的事情能够解决。但实质上最后如何运营,定位如何还是没有解决。哈啰单车现在700多万辆,通过单车来入股、抵债,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单车质量并不是很好,使用年限也就一到三年。

两三年过去之后如何处理?这不仅仅是企业本身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的是科研机构,政府监管部门需要讨论的问题。未来面对具有公共属性的新兴事物我们应如何面对?如何引导?当市场发烧时如何降温?当市场有悲观情绪时如何稳盘?这才是成熟的监管部门应该做的事情。

哈啰回应抵押单车给蚂蚁金服以获得贷款的报道称,与蚂蚁金服的动产抵押一直就存在,12月4日是正常展期,并不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事实上,如果哈啰出大问题,阿里只能拿到贬值的单车,损失也很大,采用动产抵押借款更像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