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历代黄河下游变迁史

黄河下游

黄河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流域面积的3%,河道长785.6公里,落差94米,比降上陡下缓。下游河道横贯华北平原,绝大部分河段靠堤防约束。河道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高,河床高出背河地面3~5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岗附近高出10米,是世界上出名的“地上悬河”,成为淮河、海河水系的分水岭。

由于黄河将大量泥沙输送到河口地区,大部分淤在滨海地带,填海造陆,塑造了黄河三角洲。随着黄河入海口的淤积——延伸——摆动,入海流路随之改道变迁。历史上利津以下河道多次改道,建国年后曾经三次有计划的人工改道,河口段河道长也不断变化。20世纪90年代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流经清水沟后逐步淤积塑造的新河道。

唐末五代由于藩镇割据加上战乱,黄河下游堤防 老化,淤积严重,河患频繁。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在澶州横陇埽(今河南濮阳)决口,之前也有过多次决口,但北宋都立即堵塞了决口。但横陇埽这一次决口后,宋仁宗下令“权停修决河”,于是形成了“横陇故道”。但由于黄河分成数股入海,水势变弱,因此易于淤积,在北宋年间曾多次改道。绍圣元年(1094年)北宋朝廷终于下决心堵塞北流,让黄河全部东流。但五年后黄河便在内黄决口,又向北冲出了一条新河道,自乾宁军附近入海。此后直至北宋灭亡,河道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元代虽然开凿了大运河,但在海拔较高的济宁分水点一段,由于水量不够,漕船始终过不去,只能通行小船,因此元代向大都运粮以海运为主。直到明代永乐迁都,经过进一步整修,运河才成为南北运粮大动脉。黄河河水是运河水量的重要补充,明代既希望用黄河之水补充运河,又怕黄河冲毁或淤塞运河河道,因此徐有贞、白昂、刘大夏、朱衡、潘季驯、杨一魁等人在治理黄河时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漕运,包括蓄洪泽湖水,用其高水位清水冲刷黄河泥沙(但也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泗州明祖陵被水淹没);在山东昭阳湖以东开凿新运河,用湖面阻拦黄河汛期来水;黄河两岸筑堤束河冲淤等等。明代也有人主张人为改道,让黄河重新向北流入渤海,但因淮河不足以支持运河所需水量,因此一直没有采纳。

花园口决堤使得武汉战役向后推迟了大约三个月时间,为军事赢得了一些准备时间,也令郑州失去战略价值,直至豫湘桂战役才被日军攻占。但其代价非常巨大。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44个县市受灾,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约1200万人受灾,其中391万人外逃,89.3万人死亡。此后黄河经贾鲁河和颍河夺淮入黄海,每年汛期河水都要淹没黄泛区,洪水过后蝗灾复至,地表突兀凸凹,到处沙丘堆移,无法耕种,对当地农业造成严重破坏。直至在善后救济总署援助下,才完成堵口工程,黄河恢复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