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徐霞客单靠“穷游”走遍了半个中国?读他的游记,事实没那么简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而且伴随着国人精神世界的逐渐丰富,以前那种观光旅游也过渡为休闲旅行。

旅行中, 人们了解了从没有去过的地点的风土人情、秀美风光、人文地理、美食美景,而那句“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也成为当下年轻人们追捧的语句。

然而,旅行虽让热爱生活的人们趋之若鹜,却鲜有人知晓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之所以定于这一天是因一位被驴友们奉为鼻祖的旅行家——徐霞客以及他那本拥有60万字的旅行笔记《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对地理学界、旅行界的贡献不亚于响当当的《马可波罗游记》,而这两位旅游大家在游山玩水、探寻古迹的过程中留下的文字,成为了影响后人的巨作,想来这也许是他们无法预测的。

“穷游”形象只是后人主观臆测

也许在很多读者的眼里,徐霞客就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穷苦旅者,因读者从游历作品中得出,古人出游皆如苦行僧一般,用旅行作为修行,他们衣衫褴褛、风餐露宿。但尽管徐霞客的旅游经历过无数意想不到的磨难,却也不是单纯的“穷游”。穷游的形象都是后人的主观猜测。

徐霞客虽在十九岁那年丧父,但其实在他出行之前就已经与一位富家女成婚,后来续弦的一位夫人,本来就出身大富大贵的人家,成婚后更是家大业大,他并不需要为生计烦恼。相反,家里的财富任由徐霞客尽情挥霍,即便出游三十余年,也并没有对他的财力有任何的影响。

明人笔记《共山堂外纪》对徐家家境的评价是“富甲江南”;而另一笔记《戒庵老人漫笔》写得更具体:其祖上为江阴首富,家里有良田万亩。所以正是因祖上产业丰厚,徐霞客才能安安心心出去游历,也心安理得一游就是三十年。

如不了解明朝的驿站制度,读者会认为徐霞客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但根据明朝的驿站制度,每一地都严格设置驿站,为出行官员提供人力物力。徐霞客虽不是官员,但凭借家族的富足,早已得到了地方官赠送的马牌,于是沿路才有权差使村民为他和仆人抬轿赶路。

主仆加上行李一大堆,每次轿夫都要使用八个,村里人手不够时,就让妇女也顶上。此外还要为他提供好酒好肉,村民们叫苦不迭,所以才会四处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