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去什么俄罗斯,去哈尔滨就够了

△下雪的哈尔滨,真的很莫斯科。图/图虫

哈尔滨的“混血”文化,可以说是举国闻名的了。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游客慕名而来体验一把这中西交融的风情,吃一口锅包肉,咬一口马迭尔冰棍,走一走老江桥,下午再去圣·索菲亚大教堂喂一喂鸽子。

害,可别提多有异域风情了。

浪漫的欧式建筑背后,透着历史的沧桑

如果要用一个词描绘哈尔滨的特征的话,一定是“混血”。

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全街共有71栋欧式建筑,其中揽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

△图/Flickr

但在开始修建中东铁路之后,情况出现了转变

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了一条土道,当时中东铁路局将这条土道拨给散居在哈尔滨的中国人,并取名为“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中国大街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

1924年,在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与监工下,中国大街泥泞的道路上铺上了滑溜的方石,一些欧式建筑也开始在此伫立。

中国大街一改往日落后的模样,变得有些时髦起来。随后,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日本的棉布等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居住在这里。

△中央大街两旁的建筑。等春天到了,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图虫

当时新兴起来的中央大街,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前来居住,再加上中央大街所处的道里区以及南岗区被沙俄规划建设,这里的混血气息显得越发浓厚

但在与道内区相隔一条中东铁路的道外区,却因未被划入沙俄规划区,而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居住地,民族工商业也得以在此萌芽并发展

20世纪时,居住在老道外的中国商人口袋已经鼓实起来,看着对面洋气时髦的欧式建筑拔地而起时,商人们也开始眼红了。

为满足他们炫富的心态,他们选择了具外形奔放的巴洛克风格,并在巴洛克建筑的骨架上,增加中国传统的饰物,比如寓意“”“寿”“”的如意、蝙蝠、寿字。

△中华巴洛克内部的构架,是典型的中式风格/图虫

这样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巴洛克文化的建筑群,后来被学者们称为中华巴洛克

中华巴洛克街有着更多的人间烟火味,这里藏着许多老哈人的童年回忆。如果你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看着某个角落沉思,不要问,80%的概率他是来寻找儿时的回忆的

△夕阳下老江桥的剪影,游客、市民在桥上看夕阳/图虫

当时中东铁路不仅运来了大量的人口,也给哈尔滨运来了发展的商机

外国人一批又一批地从哈尔滨火车站走出来,将他们的文化带来哈尔滨:

哈尔滨商业领域的空白,使得哈尔滨成为商人们大展身手的地方,短时间内哈尔滨就出现了啤酒厂、制粉厂、肥皂厂等工厂。

在1898年俄罗斯取得中东铁路的修建权之前,哈尔滨仅仅是一个只有四五千人的小渔村

△曾经的中东铁路/图虫

在中东铁路建成之后,越来越多的俄国人通过中东铁路来到哈尔滨,到1912年时,俄罗斯人就已达到了4.31万人,超过哈尔滨6.85万总人数的一半

当时中东铁路局所管辖的新市街,满是华洋杂处的景象,满街的俄语让哈尔滨人和关里来的华工耳濡目染,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说上几句俄语

那时候哈尔滨还流传着这么一个顺口溜:“哈尔滨一到,说话毛子调儿,握手’拿国姆’,’达拉斯其’好,奶油’斯米旦’,’列巴’大面包……”。

△马迭尔冰棍已经成为游客游哈尔滨必打卡地点,无论春夏秋冬这里都能排起长队/图虫

在语言词汇方面,你依旧能在今天的哈尔滨人那听到“笆篱子(监狱)”,“喂的罗(水桶)”,“布拉吉(连衣裙)”,“列巴(面包)”。

哈尔滨的语言不仅仅只受到俄语的影响。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移民大都市,哈尔滨承载着各类语言的交汇与融合,每一段语言码都记载着一段历史

比如东北沦陷期,在哈尔滨被殖民的历史中,日本曾强制性地要求当地人学习日语,他们还为此设立了与奴化教育一脉相承的行政机构。

1937年,日伪政府进行了教育改革,其颁布的《学制要纲》明确规定“养成忠良之国民为教育方针”。

△韦辛夷作品《闯关东》/图虫

2008年火遍全网的《闯关东》将这段历史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说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一次人口大迁移的故事。

当时在哈尔滨走向繁荣之际,关内各省尤其是山东省连年灾荒加兵乱,人们为求生存,便举家迁往寒冷的关外。

当时闯关东人们的落脚点首选在哈尔滨,从关内流传的一首《夸哈尔滨》的民谣可以看出:

“正月里来花儿新,东北三省的景致数哈尔滨,裤裆街两分离,道里道外有洋人,嗯哎哎咳呦,跑买卖的都是关里人……”

也有数据统计,1934年哈尔滨的移民人口中山东人占了一半以上。

△哈尔滨火车站,是中东铁路的枢纽/图虫

后来到50年代之后,中苏两国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地遣返中国境内的俄侨,哈尔滨内的俄侨也在这时大量移出国外。

直到80年代,哈尔滨的俄侨已经所剩无几了。

而这些俄侨在哈尔滨生下的混血儿在七八十年代之后,也就是中苏关系有所缓和之后也开始移民国外。

俄侨的移出及中俄混血儿的移出,让哈尔滨混血儿的混血特征渐渐变浅变淡,但是当人们聊起哈尔滨为什么美女多时,人们总会提起它过去那段轰轰烈烈的移民历史

△张作霖/wikipedia

种种机遇都给哈尔滨重工业的发展制造了契机。

但步入八九十年代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工业的产品需求下降,而投资少、变现快的第三产业渐渐成为全国发展的重点领域。

主要以重工业为支柱的哈尔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近几年哈尔滨也在做工业转型,但是由于驮着沉重的重工业,哈尔滨要想回头做第三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不景气的经济面前,前几代人闯关东的勇气和不畏艰险的意志早已减退,随着而来的是人口的外流。

艾瑞克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中,哈尔滨平均每年减少8.04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背后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人口外迁

△图/中商产业研究院

如此想来,倒是令人有些忧郁。但忧郁的人倒不是那些在松花江畔唱着歌的哈尔滨人,而是那些南下的哈尔滨人

唱《贝加尔湖畔》的哈尔滨歌手李健也曾唱过一首叫做《三月的一整月》的歌,歌里深情又忧郁地唱道:

终于/有人告别三月天/一路向南方/他日何处相见/是非旧模样……

是的,那些南下的哈尔滨人一听到哈尔滨三个字,心中涌起的大概只有乡愁

回想当年哈尔滨的城镇化水平比关内其他地区提早几十年的辉煌场景,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

如今承载了百年历史的哈尔滨,犹如一个穿着上世纪时髦花衣裳的年迈贵妇,历尽百年看尽了沧海巨变,她仍然端庄优雅,却步履蹒跚。

在南方的城市一个个崛起时,哈尔滨焦急着却迈不快脚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