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称得上“英雄”?
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标准,但对军人来说只有一个标准——金灿灿的勋章。对于美国大兵来说,获得最高级别的国会荣誉勋章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这意味着不只军队认可你,国家层面也认可你,而且三军总司令和总统亲自为你佩戴勋章。
美国总统为英雄颁发国会荣誉勋章的照片经常见诸媒体,但很多人不知道,受勋者的认定标准已经悄悄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出乎很多人意料。
获得高级勋章的士兵去世后会获得较高级别的葬仪
如果说朝鲜战争是二战的延续,作战形式与二战基本相同——都是大兵团(尽管规模已经小了不少)集群作战,那么自越南战争开始,小规模特种作战就成为美国参与的战争的主要形式。这一特点,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更为突出。
以越南战争为例,超过8成的战斗都是由对方发起,美军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防御作战。一次“胜利的战斗”只不过是为了争夺一个高地、一个村庄、一片树林。美军在战斗中或多或少杀伤了敌人,但那只不过是战术上的胜利。第二天,新的敌人再次出现,在新的地方与美军爆发新的战斗,规模仍然不大,美军依旧只能取得战术胜利。
因此,不论是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其实都是由无数场小规模战术作战堆砌而成的消耗战。像太平洋战争中夺取硫磺岛,在折钵山山顶插旗;在诺曼底海滩顶着德军炮火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等,那种有明确胜利标志、能让大家感受胜利喜悦的战斗几乎没有了。美国老百姓看的的是不断有士兵在战场上受伤和残疾,敌人却似乎没有减少,战斗没有尽头。结果,美国军方宣扬的胜利显得苍白无力。
新的战争形式使受勋人员的功绩相应发生很大变化。二战中,472枚荣誉勋章是发给向敌人阵地发起进攻的人,超过总数的60%。但在越南战争中,获得最高勋章的260人中, 只有21%的人参与的是进攻作战。
此外,在二战中,只有17%的人是由于救助战友而受勋。这一比例到了越南战争,就翻了一番还多,达到44%。在阿富汗战争中,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