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确诊了?别慌!看完新加坡这3年走过的防疫之路…

新冠疫情肆虐新加坡2年多,今年8月29日,当局终于取消了室内戴口罩的规定,所有入境旅客即使没有完成疫苗接种,只要在行前48小时内取得核酸阴性证明,入境新加坡后就不用再执行7天居家隔离。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数据, 从9月1日到10月15日,对于已完成基本接种的新冠感染者,病死率为0.021%。即便是未完成接种的患者,病死率也只有0.062%。而这两个病死率,都低于流感病死率。

眼看年底将至,坡岛居民该出国的出国,该度假的度假。F1方程式、各种大型活动、演唱会一个接一个,每逢周末乌节路更是人满为患。航空业和旅游业也逐渐复苏,人们不仅感叹:新加坡终于回到了疫情前!

最近,国内的小伙伴突然阳了一大片,许多网友都表示自己已经深入“羊群”了,实在有些慌!

不过万事通发现,最近国内的新防疫政策和新加坡有着许多“雷同”的地方,看完新加坡这3年走过的防疫之路,你应该就不慌了!

新加坡值得借鉴的经验一:“分诊制度”让新加坡不会出现医疗挤兑

截稿前,新加坡已经有216万起累计确诊病例,高峰期时甚至日增2万+。要知道新加坡一共也才564万人,哪怕只算官方数据,也有38%的人群确诊了,这还没算那些确诊后未上报的。

然而,即便是最危急的时候,新加坡也没有出现医疗挤兑的情况,这都得益于新加坡的“分诊制度”。

新加坡卫生部鼓励人民:阳了,轻症和无症状患者居家康复+吃药,中症去诊所、重症去医院、超重症才去急诊部。只有这样,医院才能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最需要的病人身上,而不是把病床和药物用在那些无症状感染的人身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也让新加坡从最艰难的时刻挺了过来。

新加坡值得借鉴的经验二:让居民定期用ART自检确诊后允许居家隔离

疫情初期,新加坡也是定期给高风险群体做核酸的,特别是前线的医护人员、维稳的警察和核酸检测员等等。一些工厂的老板也会定期送他们的员工去做核酸。

后来新加坡发现,这种方法不仅劳民伤财,还很不方便,于是便大肆推广ART自检仪,鼓励居民上班/出门前自检,阳了就居家隔离。

同时当局也发现,很多去诊所看诊的患者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之所以去看医生,只是为了拿病假而已。于是人力部便宣布:确诊患者只需要把阳性的自检仪结果拍照下来,发给公司,就能拿到7天病假,不必再去诊所做核酸了。这再次缓解了本地诊所的压力。

现在在新加坡染病,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发烧喉咙痛>自检阳了>拍照通知公司>居家隔离7天>吃药(一般就是退烧药、咽喉喷雾和布洛芬之类的),7天之后不论阴阳都可返回公司上班。

诚然,可能会有一些“患者”借用他人的阳性结果去骗取病假的情况出现,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经说过,新加坡能防疫成功,很大程度靠的就是居民和政府之间的互相信任。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有人造假核酸结果,惩罚也会很重。

如今国内的小伙伴,轻症无症患者,确诊后基本都是居家隔离的。

新加坡值得借鉴的经验三:疫苗接种率达92%总理部长带头接种疫苗

早前中国香港的那波疫情,未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新冠感染者死亡率为16.16%,专家学者将“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低”视为香港抗疫的“重要教训”。

而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高达92%,如果不算那些因为体制和过敏问题不能接种的,新加坡的接种率甚至达到了95%!

许多国外友人都不理解,新加坡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当时坡岛的年轻人、成年人,只要身体能自理,都会很自动的去最近的疫苗接种中心打疫苗。

那些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政府会开“疫苗车”到他们家门口,医护人员亲自上门为老人家接种疫苗。

另一方面,为了消除人们对疫苗的“恐惧”。新加坡总理+几大部长全部亲自上阵,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且全程直播。连位高权重的他们都不怕疫苗,那老百姓自然没啥好怕的了。

新加坡值得借鉴的经验四:“仰卧起坐式”防疫随机应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加坡都被称为“仰卧起坐式”防疫,甚至被全世界嘲笑。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坡的防疫政策经常“松了又紧、紧了再松”的,很像在做仰卧起坐。

今天抗疫跨部门小组讨论的是2人堂食、明天就成了5人堂食、后天就不能堂食只能打包了,还被网友嘲笑:新加坡对吃的执念是真滴大。

但你可知道,堂食是病毒传播的“高危地点”,任何地方出现疫情,第一个限制的就是堂食;疫情好转之后,首先解封的也是堂食。新加坡是这样,欧美是这样,许多国家都是这样。

网友看到的是仰卧起坐,万事通看到的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刀尖上跳舞。”疫情稍有好转,就让坡岛居民回归正常生活,如果有了风吹草动,才选择收紧。

新加坡值得借鉴的经验五:开放后病毒会卷土重来这种“封城”将永无止境

在万事通看来,新加坡官场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度的务实、可以很灵活的调整策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抗疫,新加坡得出结论:国际上不清零,新加坡自己再怎么清零也没用,而且就算“封城”可以使病例快速下降,一旦开放病毒又会卷土重来,那么这种“封城”将是永无止境的。最后李显龙总理发布全国演讲宣布:新加坡将与新冠共存。

万事通理解这个决定,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港口、机场、旅游业与航空业的国家,一味的封城只会导致经济全面崩塌,届时死去的人只会更多。而新加坡国土面积小,没有内循环,所以别无选择。

新加坡万事通 ,赞 344

新加坡值得借鉴的经验六:

全民科普,

淡化新冠带来的“恐惧感”

在选择与病毒共存的同时,新加坡也从来没有忘记对居民进行“新冠科普”。

在新加坡选择与病毒共存的初期,许多居民都感染了,他们感染后会害怕,会自卑,不敢告诉别人。这时新加坡总理接班人黄循财亲自科普:不要因为感染新冠而难为情,绝大部分人迟早都会感染。

新加坡万事通 ,赞 142

不得不说,刚看到这个视频时,万事通还是大受震撼的,你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态度还如此的轻描淡写!然而现在看来,人家部长说的也没错,要不怎么人家能当上部长,准备接任总理呢。

随后的日子里,新加坡不断把新冠和地方流行病画上“=”号,降低人们对新冠的恐慌,让居民慢慢接受与冠病共存的概念。如此一来,轻症、无症患者才不会到医院“凑热闹”,重症患者才能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

前段时间,万事通对面的小姐姐确诊了,同事们都很淡定,每个人自检一次发现没阳之后继续上班,就本通花了1分钟的时间用酒精消毒了下她的办公桌。从她确诊到回家,到尘埃落定大家照常上班不到5分钟。

最近,国内许多院士和医生已经站出来科普“新冠不可怕”的这个事实,国内许多网友都开始觉得新冠可能真就是个“大号的流感”了。

新加坡值得借鉴的经验七:

预告式防疫,

让居民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曾把新加坡的防疫称之为:“预告式防疫”。

简单来说就是,在每一波疫情的高峰期到来前,卫生部长或者本地专家都会预告一波:这波疫情高峰期在什么时候,最高日增病例能达到多少。这能让居民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让恐慌提前爆发。

其次每次政策松绑或者收紧前,当局都会“吹风”,让本地专家们出来分析一下现有的局势。然后给出解封/收紧的意见,当局会观察一下民意,如果反对声音不大,那么几周之后就会实施相关政策。

从某种程度山来说,这能让坡岛居民有一种,“一切都尽在当局掌控之中,当局都提前通知过了,所以不必惊慌”的感觉。

早前,张文宏已经表示,国内这波疫情,很可能会在一个月之内到达高峰期,万事通掐指一算,差不多就是春节期间。钟南山院士也呼吁在春节期间做好防护。

可以说各国都在借鉴新加坡的“预告式防疫”了。

新加坡值得借鉴的经验八:

透明和明确的防疫政策

不管是新加坡的卫生部长还是李显龙总理都明确的说过,新加坡抗疫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的成功,和居民与政府两者之间的信任是分不开的。

李总理也说过,新加坡一路以来用的都是“Measured Approach”(小心又谨慎的做法),这种方法在过去两年运行良好,当局也会继续用下去。就算现在室内可以摘掉口罩了,如果有新的强力变种毒株袭来,当局还会考虑收紧的。

上一波XBB疫情,卫生部长就曾考虑重拾“口罩令”,好在这波疫情来得快,去的也快。

疫情确实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政策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还会成为人们预判下一步行为的依据,这对社会经济生活来说至关重要。

总结

防疫的最终目标是恢复正常生活,而不是消灭病毒本身,毕竟人类能够真正消灭的病毒屈指可数,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H1N1)到现在还会时不时的变异出个“禽流感”变种呢。

欧美全面开放后恢复了疫情前,许多网友都说,他们人种不同,体质不同,无法借鉴。但新加坡超过70%都是华人,虽然全国只有564万人,但这样的“小样本”确实具备着借鉴意义。

万事通记得在今年春节期间,新加坡日增病例有显著的上升。国内这波疫情也应该大同小异,通心粉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那时卫生部长王乙康就呼吁,春节期间人们在“串门”之前应该做个ART自检,如果阳了就在家待着,如果出现了症状,即使检测结果为阴性,也不应该到处走动。这同时也是为家里的老人们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