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一桩审理了6年之久的诉讼案终于进入尾声,引发了全球金融行业的高度关注。
法国检方指控,瑞银集团(UBS)及其法国子公司在2004-2012年间帮助法国客户转移匿名财产,帮助客户逃避税收。
法国国家金融犯罪部门估计,瑞银的客户至少有9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4亿元)未向法国税务机关报告。根据France 24报道,如果被定罪,瑞银可能面临高达一半洗钱金额(大约49亿欧元)的罚款。
然而,比起天文数字般的涉案金额,本案最吸引眼球的,要属检方指控的“作案手法”。
据彭博社报道,法国检方的文件中详细列举了瑞银法国(UBS France SA)如何通过种种手段帮助法国富人、官员隐瞒身份转移财产的,其中一些细节“堪比詹姆斯·邦德007电影”。
协助客户逃税,手段堪比007电影
10月8日,瑞银集团六名现任和前任高管在法国巴黎出庭受审,瑞银被控通过“堪比007电影情节”的手段鼓励富裕客户将现金存放在海外以逃避法国税收。
此案的首席调查员在起诉书中表示,瑞银派遣员工越过边境来法国寻找新客户,但他们缺乏在法国相关许可文件,如银行牌照或欧洲护照。
据检方描述,当瑞银员工来到法国后,采取了类似于007电影中的技术措施以避免被当局发现,其中包括使用加密的电脑、用没有贷款人标识的名片、定期更换酒店等。
此外,他们在法国组织客户活动,包括高尔夫锦标赛、狩猎郊游和艺术展览,以鼓励客户将未申报的资产转移到瑞士。
据央视报道,为了掩盖法国与瑞士之间的资金流动情况,瑞银还会设立所谓的“阴阳账本”,也就是真假两套帐本,“假账”用于纳税申报,“真账”才体现真实交易。与此同时,瑞银还帮助客户洗钱,而这些客户并未向法国当局申报。
调查报告显示,该案涉及法国客户约38000人,金额达130亿瑞士法郎,约合110亿欧元。
被前员工举报,调查历时四年
那么,如此高明的手段,是如何被发现的?
事件起于2009年,瑞银法国分行的几名前雇员向法国司法部门报案,称瑞士银行的推销员专门向法国富人兜售非法避税的门路。
据瑞银前雇员向法国司法部门交代,瑞银集团的推销员在法国“无处不在”,他们通过举办高端招待会、艺术展览会,组织狩猎、高尔夫或网球比赛等活动,寻找有钱的客户,比如富商、名流、政客、体育明星等,鼓动他们将资产转移出境到瑞士。
瑞银法国分行的员工使用的都是加密过的电脑,分发的商业名片上也没有瑞银的标志,并且还被公司告知要定期变更住址,活动颇为隐秘。
检方称,“他们行事谨慎,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还会给不同的人取不同的代号,比如客户顾问叫‘猎人’、理财经理叫‘农民’,所有客户都会用假名,例如‘丽兹的朋友’,通过离岸公司投资基金等渠道将客户资金秘密转移到瑞银。”
据央视报道,法国与瑞银间的恩怨缘起于2012年。
当年12月,法国前预算部长卡于扎克在瑞士和新加坡的未“秘密”银行账户被曝光,引起轩然大波。
2014年,法国司法部门对瑞银正式以涉嫌税务欺诈和洗钱罪名立案,调查瑞银在2004年~2012年是否有帮助其客户转移资金以躲避税务局的监管,进行逃税和洗钱的行为。司法部门还曾于2015年逮捕了三名前瑞银公司高管。调查人员在2016年2月结束了对瑞银长达数年时间的调查。
不过目前,瑞银对所有指控都予以否认。
据中国税务报报道,在调查期间,法国政府和瑞银之间也经历了多次的谈判博弈,不过一直未果。而截至6月底,瑞银存有5.67亿瑞士法郎的罚款准备金。该银行没有说明这个数字中有多少用应对法国这次可能开出的罚单。
避税天堂风光不再,已与多国共享账户信息
无论本次金额庞大的案件最终判决结果如何,随着瑞士银行业在欧盟监管压力下逐渐摆脱保密原则,未来全球各地的富豪想要隐秘地将资产转移到瑞士,将越来越困难。
PP小财注意到,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FTA)官网10月5日发布公告,称按照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AEOI)标准,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已于9月底同部分国家(或地区)税务机关交换了金融账户信息,此举为史上首次。
据公告,首批按照AEOI标准与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进行信息交换的国家包括欧盟罗马尼亚)以及其他9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加拿大、根西岛、冰岛、马恩岛、日本、泽西岛、挪威以及韩国。
一位注册税务师表示,虽然中国不在此次瑞士公布的第一批交换国家之列,但瑞士已经将中国列为信息交换的意向国之一,未来还是会交换的,只是时间或批次的问题。
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AEOI)标准指的是,2014年7月,OECD(经合组织)在二十国集团(G20)委托下,发布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简称AEOI),并获得当年G20布里斯班峰会的核准,其目标为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打击跨境逃避税。
AEOI标准包括两部分:MCAA(主管当局间协议范本)与CRS(通用报告标准)。其中,CRS针对的是非居民账户。
例如一个中国人在瑞士有金融账户,对瑞士来说是非居民,瑞士将把这个人的金融账户信息交换给中国,同理中国也是这样。
此番,共享客户信息宣告了瑞士“避税天堂”时代的终结。
1934年,作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士出台《银行保密法》,被两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各国视为财富保险柜。另外,外国人在瑞士开户无需缴纳利息税,在欧美高到令人瞠舌的“遗产税”在瑞士也可以避免,这使瑞银在战后成了各国政要名流及黑帮藏匿离岸资金和不义之财的避风港。
而在这个数字化的金融时代,瑞士银行也不再是那么“牢不可破”。在多国的协力下,瑞士银行的信息大门,正逐渐向世界打开。
▎申明:本文来源:券商中国、每日经济新闻等,为PP财经整理发布,转载请联注明来源。欢迎更多读者或媒体投稿合作,如有异议,请微信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