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澳媒:向全球输出“通缩”,中国或再赢一次

澳洲著名财经专栏作者Robert Gottliebsen日前在主流大报《澳洲人报》上撰文称,在全球通胀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对中国“通缩”(deflation)的担忧隐现,因为中国或将再次凭借低成本优势,摧毁美国正在复苏的制造业,在这个过程中,澳大利亚也不能幸免,而且还是咎由自取。

为应对通胀,7月5日,澳大利亚央行再次加息50个基点,现金利率升至1.35%,在过去的三周时间里,美国债券利率也直线下降,因为交易员们要准备应对在通胀螺旋式上升中可能受到的限制。对此,传统的解释是:这些抑制通胀的措施(起效果)将通过严重的经济衰退来实现。

Robert写道,本周他得到了一种新的可能的解释:中国将通过获得廉价的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来自蒙古的进口煤炭,重新开始向美国输出通缩。Robert认为,在此过程中,中国将摧毁正在复苏的美国制造业的很大一部分,而考虑到工资水平和高能源成本的上行压力,澳大利亚也将成为共同的目标。

由于欧洲的天然气和石油危机,以及维多利亚州政府有意搁置其大量低成本天然气储量的开发,澳大利亚的能源成本已经飙升至天价。与此同时,被挡在欧洲市场之外的俄国正以低廉的价格向中国出售石油和天然气,然后中国将这些能源转化为低成本的制成品,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

到了本月,中国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由于经济已经放缓,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闲置产能。目前,世界航线的运力相当可观,集装箱价格已降至疫情前的水平。中国在炼油、金属和石化产品方面也存在明显的闲置产能。因此Robert认为,对于中国来说,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局面正在展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不参与地缘冲突,同时与所有国家进行贸易;

二是中国显然正在以远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本土企业的价格,购买俄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此外,从蒙古进口煤炭也是一个不错的交易,其焦煤和动力煤的价格已跌至年初的水平,并将随着中蒙铁路线的改善而进一步下跌,也因此,《澳洲金融评论报》5号的一篇文章表示,中国并不急于恢复从澳洲进口煤炭;

第三,中国正在试图更好地管理其铁矿石采购体系,以压低价格。中国钢铁期货价格跟随成本走低,北美和欧洲的价格也在走低。低成本钢材为中国制造的汽车和其他钢铁产品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制造商将利用这一优势以更低的价格夺回市场份额。

中国还拥有可与国际价格相比较的、占全球塑料产量很大一部分的主要塑料树脂期货市场。同样,中国的塑胶价格正在暴跌,而美国的价格在上涨,但远不及欧洲涨得厉害。

6月17日,美国加州一处加油站油价告示牌

Robert援引了澳洲前总理特恩布尔的儿子、常驻新加坡的基金经理Alex Turnbull的文章结论,他表示,与去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通过低成本产品来输出“通缩”的举动,对全球通胀产生了“非常有益和良性的影响”(very beneficial and benign influence)。

但是这个局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正在能源、原料和人力高成本条件下艰苦支撑的制造业来说,则是非常不利的。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反映商业状况的可靠指标,在澳大利亚,这个指标以及金属产品的产量正在暴跌,这意味着澳大利亚的金属加工行业即将被彻底淘汰。

Robert对澳洲政界无动于衷的态度表示了担忧,他表示澳洲本该幸免,但是许多当地媒体“不仅对我们政客的滑稽行为视而不见,而且对即将到来的工业毁灭视而不见。”

他甚至直言不讳地指责维州政府,为了吸引绿党和独立议员的选票,拒绝开发的低成本天然气,令(被迫)承受国际天然气价格的一部分澳洲新重组的制造业受到了猛烈的打击。

(欢迎订阅澳财网头条号,我们将不断为您提供优质的全球宏观经济分析和澳洲财经资讯)

文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均为Shutterstock,Inc.授权澳财网使用,请勿单独转载图片。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时请谨慎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