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海关日前在一批自新加坡启运、在上海入境的货物的木质托盘中发现虫蛀迹象。海关关员立即实施剖检取样、预防性灭害除虫喷洒,再将该木托盘予以隔离封存。后经技术中心鉴定,确认该虫样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
上海空港口岸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吴怡 摄)
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属鞘翅目、长小蠹科,为杂食性害虫,分布于印度、缅甸、马来西亚、越南等,寄生于针叶树、阔叶树,能随寄主远距离传播,可危害整个木质部,钻蛀孔洞,降低木材使用价值,一旦传入,将对我国林业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2007年,我国正式将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收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考虑到木质包装这一材质特征容易携带有害生物,2002年,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发布《第15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的管理》,要求国际贸易中的所有木质包装均需经过除害处理并加施IPPC专用标识,此举旨在有效防止有害生物随木质包装传播和扩散。但是,部分国家对检疫处理过程并不彻底,管控措施也有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导致外来有害生物随木质包装传入的风险依旧存在。
据介绍,在上海浦东机场空港口岸快件渠道,每年入境木质包装高达近10万件。空运货物普遍存在“双高”,即价值高,对通关速度要求也高。要在不影响货物通关的前提下,从那么多的货物中快速筛选出检疫风险,成为空港口岸国门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为此,浦东机场海关不走寻常路,创新实施入境快件木质包装“前置拦截”监管模式——随货入境的木质包装,在其装卸后、申报前,海关即顺势进行木质包装检疫。这相当于派出一支先锋部队,跨前一步“扫雷”,“扫雷”动作发生在货物被拉到机场一级货站之前,是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发现和处理问题。这相比企业货物在申报后再根据相关风控指令进行查验来得更为及时和可控,无风险货物即可顺利执行下一道程序,无须再等待后续抽查指令,完全不耽误其正常物流。
2019年,浦东机场海关共对9.1万件木质包装实施检疫,截获有害生物95种、3373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达6种、40种次。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李晔 题图来源:吴怡 摄
上海空港口岸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