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读书进行时|儒,法,兵,道,墨家思想总结——“书香海检”读书会,我们一起读过的文字(二百零六)

晨读第三百四十次

领读人:徐晓欣

1、道家思想

(1)老子: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着,有无、难易、高低、贵贱、刚柔,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对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2)庄子: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和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lù),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主张《齐物论》,他以狂笑对待人生。超脱世俗种种困境(包括病痛和死亡),对死亡作出“鼓盆而歌”。他随顺造化、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突出了生命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老子与庄子固然超脱,若庄子观鱼之乐、蝴蝶之梦、说剑之喻、蛙鳖(biē)之语,也就够幽默与浪漫。老子多苦笑,庄子多狂笑,老子的笑声是尖锐的,庄子的笑声是豪放的。给我们后人的启示:人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求得“天人合一”境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平常心”去对待各种事物。

2、墨家

墨子,战国初期鲁国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1,兼爱非攻。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非攻”即反对战争。

2,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3,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4,节用节葬。他们抨(pēng)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3、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商鞅的严刑峻法主张比韩非子更早)。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意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种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4、儒家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主张包括:

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④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制度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⑤有教无类、学思结合、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最终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清平世界。新加坡在儒家思想治国、实现清平世界这一方面成绩斐(fěi)然。

(2)战国时期:

①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思想核心是仁政和性善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孟子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生生下来就具有善性,善性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品质。孟子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被统治者尊位“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

②荀子:他具有唯物思想,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5、兵家

孙子:孙武被誉为“兵学鼻祖”,受到后世推崇,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是因为他为后人留下的那部惊世骇俗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它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在于它具有着深刻的谋略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所处时代 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