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由,爱旅行,生活在别处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10个字的辞职信最火时,我还是一个三线城市的一家私人企业里的一名小职员,生活安稳,还算幸福,虽波澜不惊,但也并不是一潭死水。节假日会出去游玩,有时候和朋友,但多数时候是一家人,基本上都是跟团,那时候还谈不上热爱旅行。
“四十不惑”的古训在我身上没有应验。年轻的时候,说是好胜心也好,迫于生活的压力也罢,一直不停地努力搬砖。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里,始终幻想着自己能够成为单位里不可替代的人,于是下班后的绝大部分空闲时间都用在考取各种职业证书上,由于太过忙碌,没有时间胡思乱想。只是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人到中年,反倒越来越迷茫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能让我感动的东西越来越少,人也越来越难获得快乐了。
尽管不愿意承认,内心却相当清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瞬息万变的职场里,没有谁是绝对不可替代的,我的离职,在单位也只是激起短暂的水花,很快就有人接替我的工作,所有的事都继续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
辞职后,我并没有马上开始旅行,而是纠结了两个月之后才决定。当时我想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一遍一遍地问自己,最想做什么。思前想后,有很多问题、很多现实,但这并没有让我感到难过,让我最难过的是,我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自己最想做什么,列举出来的都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认识到很难一下子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想下去也不会马上得出结论,决定到外面去看看,心想,说不定走着走着,答案,慢慢就出现了。
在刚旅行的时候,我会定下归期,做好攻略,绝不错过网红景点,觉得这样才是旅行;旅行一段时间后,我慢慢发现自己好像走入了一个误区,强行给旅行赋予一定的传奇和意义,反倒把旅行变成了“从一个自己住腻的地方,到另外一个别人住腻的地方去看看”,最终结果,自己也厌烦了。走了很久之后,我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旅行的定义与期待,太过刻板反而容易失掉很多体验。于我而言,旅行能让我体验到自由和生活上的一些改变,让我得以遇见人生的多种可能性,而这正是我最想做的事。
没天赋,文笔差,却梦想通过文字输出一些有能量的信息
旅行,并不是每个人的家常便饭,所以在大多数朝九晚五、一地鸡毛的生活中,能够有那么几天可以浪迹天涯、快意人生,就显得弥足珍贵。可是很多人的旅行,却往往是乘兴而去,失望而回,换句话说就是,花钱买罪受。
我是一个自封的文旅人,心怀英雄梦,想把自己的自由行之旅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5年来,最开始是参照旅行社的线路,按固定的行程安排旅行;之后变成仅仅去一些有名的网红景点打卡;现在则喜欢在旅行中为自己制造专属的回忆。
想起“旅行”这两个字的人,脑海中会出现:迷人的风景、特色的美食、疯狂的血拼……所以,多数人是为了自己想象中的目的而出发,最后发现被别人故事中的旅行给骗了。
我崇尚“少花钱、多体验、深度游”,却从未想过要强加于人。只是我想,让身心舒适的环境,让荷包舒服的价格,打造愉快的回忆,这样的旅行,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值得分享。其实旅行是一种选择,有时候会考验一个人的体能和经济上的承受能力;旅行也是一种态度,更多地需要从容和随遇而安。
我的旅行都是自己安排,托互联网发达之福,买机票、查景点、订酒店几乎都可以上网轻松搞定。靠自己虽然辛苦,但旅行中得到的收获,总是比想象中多。与旅游达人相比,我无意班门弄斧,只是想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点参考。
我想分享我的旅行经验,例如,在洛阳,能够看到牡丹红绿灯;在乌素特水上雅丹,可以过足骑骆驼的瘾;去伦敦,别错过伊丽莎白女王马厩和入住牛津大学的宿舍;在京都,可以买到比东京和大阪便宜的化妆品;亚洲大陆最南端的标志,立于新加坡巴拉湾岛上……我想让更多的、和我一样的普通人知道,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在旅行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无奈,我的文笔跟不上脑洞,无法将信息有效地表达出来。在头条上发文,是我向着文字梦迈出的第一步。
对文字心怀热情,有提笔走天下的勇气,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
我从未想过要让旅行成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虽然它贡献给我生活中的大部分亮点,但也只能算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点缀,因为我内心更希望通过文字与这个世界建立起安静的联系。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为那些正在制订旅行计划的人提供参考,“你将要去的地方,我恰好去过”。根据我提供的信息,旅行时能够找到他们心仪的景点,最低限度,可以避开我踩过的坑。
头条慷慨地提供了平台,至于我能否让梦想照进现实,那就得靠自己的努力了。但现在,我庆幸自己的决定,我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每天早上起来都动力满满,内心充盈而安定。
由于我现在创作的内容还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价值,有些人云亦云、枯燥乏味,不受欢迎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会坚持,再坚持,且开始系统地学习自媒体写作,边学边练,最终写出“爆文”,享受文字带来的成就感。
仅以此文记录我开始学习自媒体写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