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佳都科技以AI技术助推智慧新地铁建设 立足大湾区拓展全国市场

本报记者王晓悦

佳都科技(600728)近日在上海举办了交流会,与机构投资者共同探讨在大湾区战略机遇下,轨道交通行业未来发展与公司在该领域的布局。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公司全球智能技术研究院、交通大脑研究院院长李德紘,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佳等领导参加了交流会。

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佳在交流会上表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轨道交通市场投资额达到5470亿元,3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85条,运营里程5761.4公里。然而,如果对标东京、伦敦、纽约和巴黎等国际一线城市的线网覆盖面和每百万人拥有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国内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城市群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额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日前出炉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对粤港澳地区的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将成为湾区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2018年底,大湾区9市轨道交通开通里程仅为1164公里,而远期的规划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元市场。

在此背景下,广州市也将轨道交通规划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据最新发布的《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显示,2023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目标实现产值1800亿元。

新时代的地铁,远远不止“建得快”“建得多”“建得密”,通过计算机视觉、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智能+地铁”场景将带来管理、运营、服务、节能等方面的巨大提升。

技术产品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公司将从资金、人才、组织、机制等方面继续加大人工智能的研发投入力度,加快产品化落地进程,抢占人工智能行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和发展先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8年年报显示,全年研发投入约2亿元,同比上升39.49%,占相关业务收入比例持续提升,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8.75亿元用于“城市视觉感知系统及智能终端项目”和“轨道交通大数据平台及智能装备项目”的建设,持续加码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研发。

李德紘院士在交流会上介绍,佳都科技在AI核心技术上已经实现了“感知-认知-综合决策”的闭环,并在公司城市交通大脑、城市安全大脑等产品和方案中逐步落地,有着先发优势。而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结合对地铁场景的Know-How,建立了智慧地铁“云-边-端”系统创新模型,助力新时代的智慧地铁建设。

“我们提到的智慧车站,它具备主动进化、自主服务、自动运行、智能诊断和全息感知的功能。”李德紘对智慧车站进行了解释。智能设备协作是智慧车站的最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新一代无感支付闸机、一体化安检和检票设备、多渠道智能客服、车站现场自助客服设备、乘客信息发布系统等。这些智能设备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带来更便捷和更智能的使用方式和体验。同时,这些终端设备将为云端应用提供数据,接收云端应用的管理,实现云端协同。

而地铁的“全自动运行”,则是李德紘提到的另一项“黑科技”。“线路级运营核心系统是综合监控系统,系统通过对地铁站台门、信号、车辆、视频进行监控,从而打造全自动运营的中心平台,支撑在普快速共轨下的列车全自动化运行”他说,“佳都科技在综合监控系统领域有着领先性,业界率先实现了按行车自动化运营场景的监控和调度,能够根据运营场景对监控点位和调度命令进行规整和融合”。

在交流会的最后,李德紘院士还透露,公司新一代车站智能设备及车站应用平台,将于2019年9月份在广州地铁公园前站智慧地铁示范站启用落地。新时代的地铁新体验,有望加速到来。

佳都科技表示,未来将依托广州、立足大湾区,拓展全国,大幅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技术“护城河”,智造“智慧新地铁”产品,助力新时代地铁建设。

(编辑乔川川策划王晓悦)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