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书法传教士”——陈声桂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 王宝林撰文

新加坡滑铁卢街48号,是新加坡一个著名的文化景点。不少当地人士和来新加坡访问、旅游的外国宾客,都喜欢在滑铁卢街48号庭院内一座牌坊前留影,牌坊上著名书法艺术大师启功先生书题六个大字——“新加坡书法中心”。很少有人知道,这牌坊的背后有着一个人四十余年的默默奉献,他就是被称为“书法传教士”的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执行理事长、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陈声桂先生。

在新加坡有这么一个说法:只要你有读报纸,你就知道陈声桂是谁,“陈声桂就是书法、书法就是陈声桂”,陈声桂成为了书法的化身。多年前曾应邀赴新加坡办展讲学的刘廼中先生多次对我讲,陈声桂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也曾在启功先生的诗里读过对陈声桂的赞扬:“翰墨风华溯六朝,群鸿戏海见高标。横飞野鹜纷拿际,可喜丹林降凤毛。悬殊精窳判天渊,题记龙门有后先。毕竟书家能鉴别,不从斧凿学前贤。椽毫挥洒陈惊坐,铁线纵横朱克柔。异世齐名同赵管,艺林福慧羡双修。忆话停云落月时,南天把臂慰相思。谈书论艺倾肝胆,谊证长青雨后枝。”(《狮城留赠声桂先生》)当我今天有幸收藏到陈声桂先生一幅墨宝,读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时,脑海中马上浮现起陈先生非凡的历程。

(三惜草堂藏品:陈声桂“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尺寸:34cm×93cm)

陈声桂1948年出生于中国广东潮安,1955年全家移居新加坡,1972年毕业于南洋大学,退休前,长期担任新加坡教育部第一高级教育官,这个职务可能相当于中国基层的教育办主任吧。新加坡建国之初,还在读高中的陈声桂先生,怀着传播中华文化的志向,邀约了7位同好,发起成立新加坡中华书画研究会(新加坡书法家协会前身),1968年始获政府批准,1974年1月5日新加坡书协确立“爱我中华”为会训。

没有场所,没有经费,没有人手,起步是艰难的,开展活动十分困难。特别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华文呈现走下坡路的趋势,全新加坡华人小学几乎全部停办,就连陈声桂的母校南洋大学,也被并入了实行英文教学的新加坡大学。自1980年后,新加坡已无纯华语学校,华文的衰败可想而知。更有甚者,当时新加坡一家英文大报《海峡时报》,刊文称书法已是“将死的艺术”。在这凄风苦雨中,陈声桂和他的同事们,心怀“爱我中华”的会训,起早摸黑,四处奔波,广开门路,八方联络,以无数的展览、比赛、演讲、笔会、班级、著作等活动,逐渐打开了书法艺术学习和研究的局面。其中单办班一项,40多年来,学习和研究书法的班级就办过数以百计,学生上至内阁成员、富商巨贾,下至墓碑文字雕刻者、餐馆服务生,老、中、青、少、幼不同年龄,有15000多人在书法班上过课,使书法艺术在新加坡起死还生,并薪火相传,日益兴旺。并以书法为桥梁和纽带,将传统文化继承到一个新的高度,呈现出全民书法的大观。

新加坡书协多年的工作成就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为表示肯定和支持,1994年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立意,特别协助将素有“地王”之称的市中心小坡四马路地段一幢占地800平方米,市值千万新元的独立式洋房建筑交给书法家协会,筹建新加坡书法中心,陈声桂任主任。在陈声桂的大力奔走下,书协筹得了105万新元,连同政府拨给的25万元,一共130万元,将滑铁卢街48号旧建筑改建为“新加坡书法中心”。1996年5月27日,冠盖云集“滑铁卢”,新加坡书法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开幕纪念盛会,新加坡内政部长兼人民协会副主席黄根成等各界贵宾六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书法中心内部,一应俱全,设施完善。不仅有能悬挂百幅作品的展览大厅,还有办公室、会议室、研究室、挥毫室、教室多间,以及接待室和客房,常年开展活动,终岁热闹非凡,实实在在成了新加坡国家的书法活动中心。为此,新加坡政府特地将书法家协会予以升格,确立了它作为全国书法总会的地位。今天的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不仅自己办各个层次的书法学习班和书法研究班,推行书法晋级考试,还同大中小许多学校联合开办书法班,推广和传授书法艺术。书协被新加坡国家教育部选定为课外辅助算分的唯一书法团体,学生在参加由书协主办或协办的比赛中获奖,只需书协认可,便可为上高中或大学的成绩加分。书协还努力将书法艺术推广至全国各个角落,与各社区发展理事会、民众俱乐部、宗乡社团、宗教组织等建里伙伴关系,联合开展各项书法活动,使中华书法艺术热遍了新加坡全国。

新加坡书法家协会常年的活动,有两个赛会、四个展览,即:“全国挥春大赛”、“全国学生书法比赛”、“新加坡书法年展”、“全国青少年书法展”、“黄金岁月书法展”和“新秀风采书法展”。每当这些活动举办的时候,人头涌动,热闹非凡。不仅有市民百姓、教师、学生参加,还有政府官员,甚至内阁部长参与,有的主持开幕式,有的当场挥毫,有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十分认真,十分投入。这些内阁高官,都是因陈声桂而同书法结缘的,他们有的是陈声桂的书法学生,有的长期同陈声桂一起研习书法。细算起来,这些年新加坡议会和内阁已有十位部长以上官员涉足书法艺术。新加坡现任总统纳丹,是印度裔新加坡公民,他也同陈声桂交好,对中国书法十分喜爱。他曾亲自主持由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国际书法交流新加坡大展》开幕式,并在典礼上用毛笔现场挥毫。在当今全球书坛,能将书法艺术推至如此化境的,恐惟有陈声桂一人而已。

卓著的书法艺术成就和丰硕的社会活动成果,使陈声桂受到了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尊崇和同道的赞美。1991年和1999年,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和纳丹分别亲手授予他新加坡总统公共服务奖章和新加坡总统长期服务奖章;2000年,他获得新加坡国家级的最高艺术成就奖——“文化奖章”;2002年5月17日,他获得“2002年万宝龙国际艺术大奖”,这是中国书法艺术获得这一国际大奖的第一人。为此,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以“中流砥柱三十年”为贺词给予褒奖。

书法不仅仅是作品,还是沟通全球华人感情的纽带。陈声桂与国内书法界有着密切的接触,他是上海同济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顾问,多次倡导、组织两地书法交流。对任何一位到新加坡的中国书法家,不管出名还是不出名,不管是随团还是自费,是书协邀请还是非约请的,他都以工馀的时间,尽力招待,而不求任何回报。而他每次到北京,启功先生也都会请他吃饭。最后一次是2001年,他们在和平门全聚德小聚,午餐持续了三个小时……

新加坡书协成立之初,陈声桂等发起人就倡导不造作、不流俗、不故弄玄虚、不欺世骗人。或许是因为新加坡这个边缘文化区受市场震荡比较小,或许是因了其内部经济比较发达,如今,书法在新加坡是纯粹的,与名利挂钩甚少,新加坡的书法作品超然物外,甚至,仅是一种私人消闲的方式而已。那种急于求成、唯奖是问、迎合市场的心态在那里很少见到。陈先生说:“把书法当成对自己的一种修炼,至于会不会成名成家,则是社会的事情了,而并非要通过其达到一个功利的社会的目的。书法是一个素斋里的玩意儿,起陶冶性情之用,把名利放低一点,出场慢一点。人的一生就这么短暂,能够坚持着为自己的祖先做一点贡献,也是一辈子的收获了。我这一生没发财,没当官,就只有书法,人的一生能做一件事就好了,也没什么遗憾了。”“我们不提倡反传统、追潮流的书风,正如《论话》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我想只要我们不把传统的基本功践踏在脚下,书法在新加坡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至于有时社会上出现一两位言过其实、名实不副的所谓‘书家’,不管他吹嘘有何‘法力’、背后何人‘欣赏’,我都当他是中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致潘受先生书中所指的‘野派’,不加理睬。”

十几年前,陈声桂已结束了32年的公务员生涯,正式辞去新加坡坡淡滨尼初级语文部主任、政府第一级高级教育官的公职,出任新加坡书法中心全职艺术总监兼新加坡老年书法大学校长,全身心投入到了书法艺术中去。这个被人们称为“书法雷锋”、“书法传教士”的中华文化传播者,正以他一贯的虔诚和坚贞,更加勤勉地工作,继续在新加坡,在东南亚,在全世界,推广和传播他所钟爱一生的中华书法艺术。

每次回顾陈声桂先生非凡的历程,我总会想到国内各级书协的一些官员,以权谋私者有之,拉帮结派者有之,勾心斗角者有之,暗箱操作者有之……面对陈声桂,他们汗颜否?

2021年1月9日王宝林二稿于三惜草堂

陈声桂,1948年生于祖籍广东省潮安,1955年,全家移民到新加坡。国际书法家联合会执行主席,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主席。1968年他同朱碧妹、杨应春等7人发起成立了新加坡中华书画研究会(新加坡书法家协会前身) ,订立的会训为“爱我中华”。他主持新加坡书法家协会工作长达39年,其中36年担任会长。为新加坡书法事业做出了不凡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和新加坡政府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