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美国 ISTE 科技教育年会 揭未来教育关键词“人性学”

你听过什么是 Humanology 吗?Techquity 指的又是什么?美国国际科技教育学会在6月26~30日举办的年会中,邀集各方菁英,超越疫情与距离,为未来教育指出新的关键方向。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关注

▲美国ISTE年会在6月26~30日举办的年会中,邀集各方菁英,为未来教育指出新的关键方向。截自 ISTE 官网

文:黄敦晴

影响人类未来最重要的不是科技?未来教育的不平等,有新的定义?什么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

这些挑战现行教育的新观念,都是六月底美国国际科技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年会的重头戏。

提出“美国教育科技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NETS)的 ISTE,在科技教育年会上,谈的虽然是希望用科技改善教育与学习的质量,答案却在“人”身上,并且提出了不少未来的教育关键词。

科技 vs 人性学( Technology vs Humanology )

乍看到“Humanology”这个字,你也跟多数人一样,以为这是指人类学或是人文吗?虽然看似不熟悉,但已经有蛮多书以此为名,在美国大学也有很多相关的课程、研究计划、甚至学位。

在英文字典里,它的意思是“解释人们的言行思维,并且透过协助人们拓展世界观和提供人们所需的工具,来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并且帮助人们发展与成长”的一门学科、领域。所以它包括了关于人类发展与演进、生物与心理、甚至科技与工程等内容。

在 ISTE 年会中,创立非营利组织 Choose2Matter 带领学生合作解决社会问题的迈尔斯(Angela Maiers)就指出,虽然科技会形塑未来,但是,决定科技会怎么改变我们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是 Humanology。

所以我们在教育上除了教科技,也要同时研究与强化“身而为人的能力”,发挥人类的特殊技能。那就是更重视、也教下一代怎么判断、有愿景、智慧、以及复原力与韧性,使世界成为对人类、包括我们和未来世代而言,更好的地方。

科技平等( Techquity )

通常我们讲教育上的平等,比较常提到城乡、或是贫富差距,所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在欧美人口组成比较多元的地方,则还有种族间、移民的教育机会平等问题。

但是这一次疫情带来的远距学习,更让人体认到数位落差的冲击。科技上的资源平等,techquity,更是未来影响教育机会公平与否更大的关键与问题。

例如,在疫情停课中,就有一些地方出现学生因为基础建设或是个别经济能力而不能上网、以及家长有没有一定程度的科技能力帮助学生,确保能够网上学习的问题,其中也包含了隔代教养,或是比较贫困、城乡、与部落等原因。

即使没有疫情与远距教学,在数位时代,有没有网络联机、有没有电子产品等硬件,以及延伸出来的有没有管道通往网络的大千世界,搜寻与取得各种信息,以及使用数位应用平台、工具、数位知识,来创作、增加新的价值,跟更多人连结,学得更快、更多、更好,都是 techquity 关切的范围。

从教师中心到学习者中心

各行各业都在鼓吹,要从以“生产者为中心”转换到以“使用者为中心”。在教育界,也有愈来愈多人指出,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过度到以学习者为中心(From teacher-centered to 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因为每个学生都不一样,而且要打造多面向的全人教育,就要好好地了解使用者,以及他的需要。

拜科技之赐,有愈来愈多工具帮助老师们迅速了解学生,诊断他们在学习上的落差,无论是知识领域面向,或是学习技巧,并且得以因材施教。另外还有个人化学习、自主学习,以及着重学生的学习经验与所需协助的新作法。

但除了知识与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还要着重全人的身心健康面向,特别是欧美在过去几年大力推广的社交与情绪学习和健康(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 well-being,SEL)。

这也是疫情后教育的重心。脸书创办人祖克柏跟太太普莉希拉.陈共同创办公益组织的“陈与祖克柏倡议”(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就正在运用科技进行一项一对一平台的实验计划“陪伴”(Along)。

普莉希拉.陈本身是小儿科医师,她在 ISTE 年会指出,孩子要先在心理层面建立情绪跟环境上的安全感,大脑才能开启学习。经过一年多的远距学习和各种社会与身心不安顿的考验,即使学校已经重启,但很难要学生一回到教室,就像计算机立刻重新启动,进入工作模式。

▲普莉希拉.陈在ISTE年会指出孩子要先在心理建立情绪跟环境上的安全感,大脑才能开启学习。截自 ISTE 官网

在“陪伴”平台中,他们让老师和学生可以一对一对话,帮助老师每天用很短的时间,提出关心学生的一个个人化且开放式的问题。

例如,“你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你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现在最担心什么”、“现在有什么愿望”等经过医学与心理学的验证,可以帮助对话对象内省、思考、并且打开心房的问题。

之后,让学生依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和时间,例如用文字、录音、或是影像,传给老师,跟老师双向互动。这可以帮助学生深化跟老师的关系,有信任的倾诉对象,也可以帮助老师深入了解学生,并且针对学生的需要给予量身订做的辅导跟支持。有了这一层信任与安全感,还可以帮助学生卸下心防与适应环境的焦躁。

同样的,回到学校的老师,不仅要适应新的教学与行政要求,还要重新面对带着各自需求的一大群学生,也要花很多时间处理他们的社交与情绪问题。这需要学校提供更多支持,或是同侪、亲师间的互相合作与关怀。

终身学习的体系( A system of lifelong learning)

“终身学习”看似是个老掉牙的口号,但是在新的时代中,它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无论是 OECD、世界经济论坛(WEF)、知名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近2、3年来的报告,还是新加坡的“技能创前程”(SkillsFuture)一连串政策,都把“终身学习”这件事情定调为全民运动,而且政府必须从上而下,有系统地透过政策、企业等民间机构与学校、小区的力量共同合作,确保每个人都拥有再学习的能力、机会与付诸行动。

原来,各界只是担心科技进步将导致许多工作被机器取代,人人都要学习新的科技与更高阶的工作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需要。

但是疫情以及牵动的社会变化,让人发现,像是气候变迁、天灾、疫情等突发事件,以及人口老化、移民或因学习、工作移居他乡等社会因素,也都会牵动职场板块与不同的工作能力。不只是学生,大人也要演练不断重新学习与适应的能力,并且学会新技能。

在年会中,他们更强调,从校园到社会间也要有互相链接的系统,才能确保这件事能够具体实践。而这个“系统”不只是实体的科技工具、有形的课程、推动的组织、或是对应的政策,还要包括不断适应的心态调整、持续学习的意愿与行动、以及人与科技间的合作。

在学校,则更要着重在让学生看到未来的世界,让教育与未来的工作更顺畅地接轨,也要在教与学上都更进一步运用科技工具,让学生养成不断更新与学习的习惯。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

看更多:

科技巨富“前”夫人们 树立教育公益新典范

OECD调查:孩子未来成功关键 看“社交情绪能力”

研究证实:一天20分钟,从小玩出数学力

你的孩子是“通才”还是“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