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一批人工智能养的猪,快出栏了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AI和云计算正在加速全方位渗透我们的生活——政务、金融、基础设施、交通、工业、零售,涵盖了肉眼可见的、不可见的很多场景。

甚至是你吃的菜和肉。

是的,你没有看错,现在农业和畜牧业,也已经用上了AI的技术,而且系统全面上云。

记者从今日阿里云栖大会上了解到,利用AI 技术和阿里云养殖的首批猪,已经快出栏了。

AI养猪种香菜

一头猪长大,是要经历波折的。每头猪,它是有自己脾气的。但是猪一旦多,你是很难照顾到每一头猪的肉体和心理健康的。

要经历什么波折呢?它刚出生,还很弱小和脆弱是吧,它极有可能被它妈妈一个翻身,给压死了。

别笑,这是真的,真的有很多小猪崽,被母猪压死。小猪崽呼救的时候,养猪伯伯听不到,根本救不了。

然后即便它不被压死,它也极有可能生病对吧。比如体温升高了,不小心发烧了,猪崽一多,单个小猪就很容易被母猪和农民伯伯忽略。所以猪的成长历程是艰辛的。

而这个时候,如有用把前端信号处理、本地及云端语音指令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声纹识别、设备智能语音化升级、用户意图分析、图像信号处理、活体检测、目标跟踪、物体分割和图像分析等基础AI技术跟养猪产业深度结合来,把所有的数据搭载在云系统上,农民伯伯就可以通过猪的行为分析、叫声识别、温度感知等技术,辨别每天有多少每猪生产了多少小猪、哪个小猪被压而求救,哪个小猪生病了行为异常。

在这样的活生生的场景里,那些听起来生僻的技术词汇,才有了温度。

阿里云和农业龙头企业四川特驱集团就在这么干,这是全世界用人工智能来养猪的首例。

这个项目呢,到目前已经投了好几亿,首期落地包括各类猪只数量识别、猪群行为特征分析、疾病识别和预警、无人过磅等十项功能。

“如果你有1000万头猪,单纯靠人已经没办法养了。”特驱集团CIO张海峰曾在合作签约现场直言,“每天有大量的母猪生产,生了多少只人都数不清。我们现在合作研发的这项技术,能够自动分析记录数量、顺产还是助产。如果小猪被母猪压住,通过尖叫声还可以判断出小猪的存在,及时解救。”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AI能够为每一头猪建立一套档案,包括猪的品种、日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频次、轨迹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对猪的行为特征、进食特征、料肉比等进行分析。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测温技术,还可以通过对猪的咳嗽等行为判断是否患病,做出疫情预警。

此外,AI还可以做到对母猪年生产力预测,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活的断奶仔猪的头数。这是是衡量猪场效益和母猪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对于生产力下降的母猪,提前给出淘汰意见。

追踪猪崽的人工智能系统,就运行在阿里云上。这批AI养的猪,记者从可信渠道确认,要出栏了……不知道价格和肉质,是不是肥美……

吃完一块猪肉,我们再来配一戳AI种植的香菜……

是的你没有看错,丧心病狂的AI还在种香菜,系统也是搭载云上。跟养猪类似,AI也是把传感器的数据(比如酸碱度、温度、湿度等)拿到之后,进行分析处理做出反应。

最新的进展是 ,阿里云已经跟大型农产集团研发出了智慧农事系统,农民只要输入地理位置、面积、品种以后,系统就会给出最优的种植决策,指导农民如何来进行播种、施多少肥、在哪里进行耕作、什么时候施肥。

阿里云的说法是,他们可以为农民每一亩地节省200元人民币。

云计算还渗透了哪些场景

除了农畜业,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我国云计算至少已经渗透了以下场景:

政务:65%的省市已经把政务云体系放到了云计算平台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务云”;

医疗:学习海量病例数据,在患者虚拟助理、医学影像、精准医疗、药效挖掘、新药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承担医生助手的角色;

新零售:打通了国内某白酒老大的数千个经销商数据,建立数字化分销系统;

天文:已开始将射电天文望远镜的数据存储云上;

票务:支撑高铁订票体系;

物流速递:中国邮政集团除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之外,其它所有业务系统都迁至云系统;

制造业:比如某橡胶行业轮胎出厂标准的认定;

高端生物:对包括华大基因在内的机构项目进行持续跟踪;

公共交通:与机场合作,通过人工智能为停机提供最优的决策,提升停机坪效率。

智慧出行: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热点商圈路况、堵点异常检测等交通信息分析,还能为区域信号灯配时优化提供依据。

……

还有很多很多,不列了。为了规避做广告嫌疑,不打出合作方名字了 ,总之在上述领域,云计算已经不同程度切入。

互联网巨头营收翻番,加速出海

阿里云栖大会的首场,放在了腾讯云的大本营深圳,而且今年,阿里云的口号也从 “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变成 “上云就上阿里云”。

两大巨头的对垒,几乎是外界最为津津乐道的焦点。而两者也在不见硝烟的比拼中,各自的商业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两者的营收翻倍,就是最好的佐证。

财报显示,国内厂商中,除了金山云在2017年营收放缓,作为国内公有云市场占有率第一与第二的阿里云、腾讯云营收均在2017年实现翻倍。

阿里云已经连续11个季度保持营收规模翻倍。其2017第四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104%,达到35.99亿元。而2017年前三季度,阿里云季度营收分别为21.63亿元、24.31亿元和29.75亿元。以此计算,2017年阿里云累计营收突破百亿大关,累计收入约112亿元。

而腾讯云的业绩是与支付业务合并的,这两项业务收入增长140.84亿元,同比增长了121%。

但注意,这只是营收。如果谈到盈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云计算短期盈利是不现实的。作为国内公有云占有率最高的阿里云,其2017年第四季度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亏损为1.81亿元。

阿里云方面对此表示,云计算是重资产行业,在人员培训以及研发都需要大量资金,而作为基础设施的云计算,阿里云在农业、工业、交通、医疗、天文等多个领域投入巨大。但为了可以让所有人都用得起,阿里云却需要不断降低用户使用门槛。目前阿里云希望进一步释放技术红利,降低云计算的、人工智能的应用门槛。

阿里云所言不虚,一个该有的认知是,对于云计算这种前期重资产投入的基础设置行业,行业不应该着眼于迅速盈利。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代表中国的金融科技实力,两者均在加速出海,设立境外数据中心。

腾讯云目前已经在21个国际可用区(包括新加坡、首尔、北美、欧洲、印度等地 )和 21个国内可用区,共42个区域设立数据中心,分面向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阿里云分布在马来西亚、美国西部、美国东部、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东、欧洲等18个地域开放43个可用区数据中心。

百万用户都在看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有一种美好习惯,叫做阅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