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轴线上的《名人》故事(28)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

地安门东大街23号,是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宅邸,同时也是孙中山病逝地。23号院故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未对外开放,就连院内的“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也难见真容,因此人们对其多添了几分神秘和向往。

顾维钧

1924年底,孙中山抱病来到北京,与当时的执政府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讨论国事。12月31日下午,由天津乘专列到达北京,当晚下榻北京饭店145号房间。

1925年元月27日,孙中山为治疗肝病入住协和医院。此时,他的肝脏已硬如磐石,敲之有声,医生回天乏术。经医生专家会诊,同意于2月17日出院,迁入铁狮子胡同行辕(即今地安门东大街23号)静养。北京大学为此还组织了学生军,为其站岗放哨,保驾护航。

  铁狮子胡同行辕,当时是外交总长顾维钧的私宅。据顾夫人黄蕙兰在回忆录中记载:“不久,我们因冯玉祥将军倒戈而仓皇离京。我住在天津维钧为应付这种非常局势而建的住宅里,他去上海和他的兄弟们同住。”实际上,孙中山也正是应占领北京的冯玉祥之邀,才来到北京的。不想,冯玉祥却因失败而离开北京。在顾家离京期间,此宅被政府军所占。因此,孙中山才有条件将此作为行馆。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时,就借住在顾宅西院二进院的正房里。当时段祺瑞政府曾向顾维钧“商借”其宅,为孙中山北上做行馆,并同意预付租金。顾维钧答复称,孙中山是“创建民国元勋,功垂寰宇”,能将自己的房屋作为孙中山的行馆是“无上之光荣”,最终决定将西边房屋无条件供孙先生居住。却不料先生竟一病不起,直至3月12日逝世。

孙中山逝世后,顾维钧决定将西院的37间房屋捐出,作为孙中山先生行馆遗址。不久,这里改为“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外间西墙上镶有一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镌:“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悬挂着孙中山的遗像。像的右方镜框内即是在此写成的《总理遗嘱》,左边镜框内为致苏联书。条案上放着《建国方略》、《中山全书》等。其他一切均照其先前样子陈列。

地安门东大街23号

  当年孙中山逝世纪念室的房间,正是顾维钧家的专用小客厅。与之毗邻的,还有他的卧室、浴室、书房和办公室。隔着大客厅,是顾的夫人黄蕙兰的卧室,以及她自用的起居室、浴室和小客厅。这些房间共同组成了上房。它的两侧另有台阶通到前面的院子。此外,院内还有为数众多的客人住房、佣人住房(后来改为养狗的地方)和孩子的生活区等。

顾维钧的女儿顾菊珍,在回忆中曾讲述过她与继母(黄蕙兰)生活在该院落时的过往:“他们住的这个院子实际是陈圆圆的老院,这个院子最大的特色便是大,有多大呢,这么说吧:房间就有两百多个。房子多,人少,自然就很有些空旷、寂寥了。”她说:“房多人少,院子空旷,就更显得距离父母遥远。”顾菊珍回忆说,父亲那时特别忙,几乎不在家吃饭,也很少能给女儿一份应有的父爱。

1922年参加完华盛顿会议后,风光无限的顾维钧回国述职,很快就因其不凡的声望和广泛的人脉而被任命为外交总长。进京以后他就看中了这所宅院,并很快把家眷也接了来。

顾夫人晚年在回忆录中,对于初次见到此宅的印象依然十分清晰,她说:“这就是我的府邸:一连串优雅的厅堂院落,每一处都用不同颜色的屋瓦盖顶,分布在蔚为大观的花园里,整个住宅由围墙围绕。这是一座位于城内的巨宅,占地10英亩,有200间房屋。主要的院落都由带遮檐的回廊连接……回廊每一转折处都可以看到山石飞泉,池塘花树,赏心悦目,点缀其间。我转身望着维钧,高兴得说不出话来。”至于顾维钧是如何得到这所宅院的,顾夫人回忆说:“这所府第是一位前政府(清王朝)官员借给他(顾氏)的,此人失势下台,要逃走避祸。由于害怕房子被充公,他求维钧接下来。维钧当时正处于有权有势的地位,我们住在这里,房屋便不会充公,这对房主人是有利的。”

顾维钧与夫人唐宝玥

对顾夫人来说,既然喜爱这处宅院,那就不如将其买下来。由于她的父亲有新加坡“糖王”之称,堆金积玉。所以其父亲决定拿出10万元来满足女儿的要求。由于房主急于用钱,只好不计较房价的高低了,很顺利地就成交了。之后,顾夫人又用了15万元加以翻修改造,使其焕然一新。其中包括新装一套暖气系统,这可以说是一项惊人的奢侈设施,因为它在冬天每天要烧掉一吨煤。

顾夫人开心地说,我再也不用每年要受半年罪了(指冬季取暖)。这样就可在盥洗室、浴室、厨房等通上冷热水,将房间打通合并,装修成大客厅即舞厅。经过这次投资改造,这所宅邸变得更加奢华、舒适。比如放在大宴会厅走廊上的十几大盆名贵金鱼,常常成为来访者观赏的重点。

1930年,蒋介石夫妇来京期间,也曾在这座府邸中下榻。惯于精致生活的宋美龄,对于这里的优美环境极表赞赏。顾维钧夫妇还曾在这里接待过好多国家的驻华使节或来访的官员,社交活动十分频繁。府邸中的一座座幽静院落,正好可以安排外国客人暂住。

1937年“七七事变”后,侵略者占据了北京,日军进驻这座府邸。从此,绿草如茵的庭院和美丽的花园被摧残得一片狼藉。直到光复后顾夫人回京,再将其从废墟中重新打理。1949年后,顾维钧全家远走海外,唯有这座宅院留存下来。

晚年的顾维钧身居海外多年,始终没有加入美国国籍,这是由于他一直心系大陆。女儿对父亲的思乡之情看在眼里,为了了却父亲的这份心愿,顾菊珍每次回大陆时,都要代替父亲回到嘉定故园去看望家乡的亲人,转达父亲对家乡父老的深切问候。然后,再把家乡而今的深刻变化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以宽缓父亲对故乡的思念。

1972年,出席第二十七届联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成员章含之,受毛泽东之托曾拜见顾维钧并邀请其访问中国大陆。

1985年11月14日,顾维钧在美国纽约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