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客行万里,今日回家,这里是客家祖地

宁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

怀祖殿

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宁化县石壁客家祭祖习俗榜上有名。

客家狂欢节闹春田

客家宗祠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一个历尽沧桑却永远前行、永远探索、永不停步的族群。

姑田元宵民俗

他们在千年之间,为了逃避中国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的战乱,从中原地区不远万里迁徙而来,因此被南方迁徙地区的人们称之为“客家人”。

罗坊走古事

他们是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天下客家一家亲

客家人素有爱国怀乡、慎终追远、敬祖穆宗的传统美德。每年的10月,因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属宁化石壁祖地祭祖活动,众多海内外客家乡贤千里寻根,共聚石壁,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美好家园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部,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森林茂密,从远处望去,像一堵绿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

美好家园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宁化成为客家人进入福建的最早的地方。而这里的石壁镇自然地成为举世瞩目的客家摇篮、客家祖地所在地。

客家公祠牌楼

公祠仿古宫殿形式

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1995年,在海内外各地客家乡亲的支持下,在石壁建立了著名的客家公祠。从此,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不论身份地位,不论男女老少,都纷纷踏上漫漫回家路,相聚在这座客家公祠。

祖地雕塑

浮雕

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文化园祭祀区面积为74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由祭祀前广场、寻根路、溯源桥、祭祀广场及后广场、客家魂碑亭及旗杆区、客家公祠等组成,呈阶梯状分布。

碑亭

正殿.神祖堂

其中祭祀区内的铜浮雕壁画与客家先贤铜像是石壁客家祖地文化园一大亮点,形象地再现了客家历史的画卷,诠释了客家文化的内涵。

各姓氏始祖牌位

玉屏堂.公祠的核心部位

客家公祠也称玉屏堂,是客家祖地文化园祭祀区的核心所在,堂内祀奉着二百一十三个始祖神位,特别的是这些神祖牌并不像一般的家族祠堂奉祀同一姓氏的先祖,代表的是二百一十三个姓氏和二百一十三个家族。

慎终追远

每天,前来客家公祠寻根问祖的游人络绎不绝,他们怀着虔诚的敬祖之情来到公祠,看看是否真能找到自己的先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不知接纳了多少思乡的游子,不知多少人从这里读到了祖宗家事,也不知多少人在这里找到了根,回到了家,得到了心灵的归依。

古廊桥

千年前,永嘉之乱、唐末兵燹、宋室倾覆,客家先民几度举族南迁,辗转吴楚,流徙皖赣。于是,由北向南的官道上挤满了颠沛流离的难民,一批又一批涌进赣闽交界地带。

浮雕

这个叫做站岭的隘口便是其进入石壁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站岭隘口是两座一体相连的石亭,两亭之间仅一步之遥,就像是连体兄弟一样。石亭所在的位置就是福建(宁化)和江西(石城)的界岭。位于福建境内的部分叫作“片云亭”,而江西境内的则叫作“介福亭”。

浮雕

“此石(城)宁(化)孔道也……康熙六年捐资创新亭也……施茶历有年矣……”从介福亭的碑刻上看,康熙六年,这里仍有茶亭为客家先民服务。片云亭的梁柱已荡然无存,只是依稀可见一块碑记,字迹已经很难辨认。而今,站在年久失修的古亭里,恍然之间,耳边听到的不仅是千年不变的鸟鸣,还有杂沓而千年前客家先祖迁徙的沉重的步履声。

巫氏宗祠

隋朝末年,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当时,隶属建州绥城县境的黄连峒(宁化),因地处边远山区,山高水远,官府鞭长莫及,土寇抢劫扰民活动更是猖獗。这时,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组织民众起来保卫家园,建设家园。他就是客家人铭记的开山祖巫罗俊。

客家人开山祖巫罗俊

巫罗俊的先祖巫暹在东晋末年时由山西夏县避乱到山东兖州,后迁居福建南平。公元616年,巫罗俊跟随他的父亲和族人迁居黄连峒,即后来的宁化。巫罗俊能武善谋,率领百姓垦荒造田,发展生产,建筑城堡,抵御土寇。还组织民众开山伐木,将木头运往长江下游一带出售,用盈利来的钱开发建设黄连峒。在巫罗俊的带领下,黄连峒日益昌盛,成了当时比较安定和富裕的一方乐土。

陶瓷作坊

后来,其他姓氏的人逐渐迁移到这里。人口增多,开垦不断扩大,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公元629年,在唐太宗南巡的时候,巫罗俊上书说,黄连峒地广人多,可以并田纳税。为此,朝廷嘉纳此举,授镇将一职,令其翦荒自效。民众远近争附之,这位威震一方的杰出人物受到广大民众的爱戴与崇敬。

罗氏宗祠

当时,协同巫罗俊开发黄连峒的乡众之中有一个叫做罗万发的人,他是宁化罗氏宗祠的先祖之一。巫罗俊去世之后,罗万发的曾孙罗令纪继续率领乡民开发黄连峒。自罗万发协助巫罗俊开发黄连峒起,罗令纪祖孙四代历经一百余年的艰辛创业,土地不断开发拓展,人口逐年增多,经济、商业、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当地产品远销到福州、江西以至长江沿岸各省,黄连镇尤其是石壁的名声也逐渐远播到江南各省。到唐朝开元十年后,按当时的置县规模,黄连镇已基本具备了置县条件。

开县始祖罗令纪

唐开元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25年,罗令纪奏请朝廷将黄连镇升格设置为黄连县,朝廷准奏并且封赐罗令纪为第一任知县。由此,黄连峒成为古代汀州八县中建县最早的一个县,它甚至比州府汀州建制还早11年。 罗令纪这个名字因此被客家儿女铭记,他被后世尊称为开县始祖。罗氏宗祠也因此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和特殊的纪念意义。

维藩桥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中原百姓再次踏上了漂泊逃亡之旅,原来迁居长江流域和赣江流域的南迁汉人也不得安生,只能携家带口,背井离乡,忍痛告别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家园,继续往南方逃生。

宁化客家古村落

无数个白天和黑夜,他们不止一次的期盼眼前能够出现一片可以安生之地。也许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穿过站岭隘口,眼前的一切让他们震惊。他们看见了一马平川,万顷粮田,看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这就是客家根基——石壁。

张氏宗祠

石壁,一片宽容的土地,向流离失所的难民们敞开了母亲般的胸怀。失去家园的中原百姓在这里重建了家园。远离战火,使得石壁成为客家人最重要的大本营之一。

曹氏宗祠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绵延百年的迁徙,迁入石壁避难定居的人有54姓以上。由于人口的发展,带来文教、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繁荣。人们操着相似的口音,用相同的方式耕种,又流行着相近的习俗,这群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命运遭遇的人,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客家民系。

徐氏宗祠

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过于密集的人口让石壁不堪重负。也许,这时候,只有一个选择:走!向外面走!于是,整个家族一起走,他们收拾行装,告别这块生活了好几代人的土地,告别亲朋好友,向陌生的远方迈进。这一次的迁徙,开启了客家人从石壁向外迁徙的步伐。

温氏宗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加之连年灾荒,民不聊生。清兵入关后,迅速南下,入闽的清军遭到民众的奋力抵抗,由于清兵追赶,所以大批民众只得仓皇逃难,他们分迁粤中地区,远至川、桂、湘及台湾等地。

童氏宗祠

历史行进到了明末清初时期,张献忠农民起义失败后,四川再次遭兵火灾难,田园荒芜,康熙年间出现一次“湖广填四川”的大迁移。同时由于同治年间,受广东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又分迁海南、粤中、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各州,这一次,客家人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迁徙。

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

走出石壁,客家人的第一站就是相邻的长汀、上杭和武平。因为距离不远,往来方便,很多人就在这里先落脚,开始再一次垦荒。广东梅州地区是客家人走出石壁之后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而遥远的四川、广西等地,在明清时期也涌入了大量的客家人。在香港,台湾等地,据资料统计,香港客家人大致有两百多万,他们大多是石壁客家祖先的后裔。

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

台湾客家人与宁化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台湾客家的历史,大多是在清朝康熙二十年以后开始的。那时,广东嘉应州也就是现在的梅州市属地区的客家人纷纷和福建闽南人一起迁居台湾。而嘉应州客家人几乎都是宁化石壁客家人的后裔,在他们的族谱中大都记载着后裔迁往台湾的故事。

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

“我们的祖先是从福建移来的,原籍是汀州府宁化县。听说我们那位先祖是背着两个麻布袋上川的,我们那个小小的沙湾,客籍人要占百分八十以上……”这是摘自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所著《我的童年》一文。

李光耀.李嘉诚

除郭沫若以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许多名人,如中法战争的名将刘永福,冯子才,洪秀全,孙中山,领导新加坡独立的元勋李光耀,香港企业界魁首李嘉诚等等,在族谱及有关文献中,都有其祖先从宁化石壁迁移的记载。闽西、岭南以及其他各省包括港澳台在内,客籍人族谱中也都记有祖先来自石壁的文字。而这些家族的后裔,也大都亲临石壁客家公祠寻找过祖先的根。

珍贵史料

在宁化县城余保云老先生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数以百计的宁化客家族谱。余老先生告诉我们,这些族谱大多出自宁化和周边的长汀等地,也有一些出自广东梅县,江西赣州,甚至宝岛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他说这些族谱中大都记载着根出宁化石壁和先祖迁居宁化的故事。

古祠堂

功名石

余老先生还告诉我们,小小的宁化县,就有两百多座祠堂。如果说对家族脉络的追寻是一种“归根”的情结,那么“祠堂”就是这根的符号,根的标志。许多回乡寻根问祖的台湾宗亲、海外侨亲,正是借助族谱祠堂的记载,按图索骥,一路寻觅到石壁,而找到自己的祖根与血缘关系的。

每年一度的祭祖大典

饮水思源,慎终追远,这是中国人的特性。根在何方,每个人都对自身有着最本质的追问。自客家公祠建立起,石壁客家祖地络绎不绝的迎来海内外寻根祭祖的客家儿女,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因此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总家庙,客家人的“麦加”,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和对原乡眷念的核心象征。

客家人的“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