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垃圾分类里的千亿生意

来源:肖明超-趋势观察 (ID:trendforesee)

“未来10年,垃圾分类将新增市场机会4000亿元以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理事长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张益

当上海市民每天都要承受来自老阿姨“侬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当北京居民看完上海的分类标准后松了一口气感叹还是北京的垃圾分类标准比较通俗易懂,当全国46个重点城市都开始重点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有人看到的是“垃圾”,有人则嗅到了商机。

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这个趋势: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也是垃圾产生大国,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垃圾统计数据,每年,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已经大于2亿吨,还有1500多个县城产生了接近0.7亿吨的垃圾。而村镇垃圾分散无从统计,总体来看,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在4亿吨以上。

当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富裕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环境卫生与文明发展状态的要求必然会上升到新的阶段。垃圾分类作为其中的一个具体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一个历史性选择,这个选择从政策传导到产业创新,就带来了新的商机。

垃圾分类,正在催生众多新生的企业,甚至很多环保概念的企业,也在经营范围增加“垃圾分类”相关业务,甚至,互联网公司和新技术公司也在进场。在很多投资人眼中,这可能是下一个千亿级风口。

“垃圾分类”的产业链

“废纸回收后可以用来制造再生包装纸,还可以用来制作家具。”

“大约每5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即可满足1个人的日常用电需求。”

“废塑料瓶经过降解和干燥后是化纤行业的主要原材料,用来制作衣物和被子。”

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学习到的垃圾回收知识,也仅仅是垃圾回收产业链冰山之一角。

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分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仔细研究会发现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了大量的产业机会,这个上中下游全链路产业都有各自的分工:

上游环节刺激了城镇环卫设备的消费需求;

中游环节里,分类投放环节滋生了分类储存垃圾桶产业的增长,例如电商平台上干湿垃圾桶、垃圾处理器等工具点击量和销售量明显增多;分类收集环节出现了一些列的垃圾回收服务,例如,支付宝和微信小程序相继推出的的垃圾分类回收服务;

在下游阶段,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则更多表现在越来越完善和丰富的城市卫生交通运输和快速发展的垃圾焚烧产业和湿垃圾处置产业。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逐步在全国开始实施,从前端制造和分类到后期运输和处置,固废产业链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群和资本的关注。

这一现象在股市上有着最直观的表现,截止六月底收盘,龙马环卫、维尔利、绿色动力三只股票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这股突如其来让全固废产业链收益的“垃圾”浪潮,也让更多的资本和企业纷纷看重了中环卫转运、餐厨垃圾处置、垃圾焚烧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厨余垃圾成为热门板块

尽管垃圾产业有着较大的利益红海,但是过量的垃圾排放和处理依然会对社会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我国生活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即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其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厨余垃圾,超过60%,而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仅占据3%-12%,厨余垃圾的分离也正是我国垃圾分类的核心焦点。

厨余垃圾: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约为10800万吨,虽然我国拥有约50家上市的废物管理公司,其中废物再循环和处理的固定资产投资也达到了上千亿,但即便以“十三五”规划里我国厨余垃圾处理能力(3.44万吨/日)来算,餐厨垃圾处理也仅达到16%,这离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湿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餐厨垃圾还带来新的产业

一方面,中国目前部分城市实施强制垃圾分类后,能有效降低厨余垃圾处理的成本,同时,也促进了酒店、超市、菜市场等垃圾处理技术的提升,例如新增带包装的精品菜、海鲜和肉制品的一手清洁等;

另一方面,厨余垃圾处理需求也激发了场景化的产品创新。例如,在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上,“厨余垃圾处理器”品类成为今年618的最大黑马。京东和苏宁数据现实垃圾处理器销售量都得到大幅的增长,尤其是上海地区增幅更高,竟然买走了全国12%的厨余垃圾处理器。

垃圾“再生银行”模式

垃圾排放和处理早已作为全球性的环境话题,世界银行在《全球垃圾管理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全球垃圾产量将达到22亿吨!而处理垃圾的费用也高达3750亿美元!因此垃圾分类回收正在成为一项巨大的生意。

而关于垃圾的生意,美国早有先例。

“再生银行”——美国的一家垃圾回收公司,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居民将垃圾投入专门的垃圾桶,每月可从“再生银行”获得积分,在指定商家消费时能获得优惠;商家借此不仅获得了更多消费者,还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政府也节省了处理垃圾的费用。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广普及,类似于“再生银行”的业务也在线上线下不断涌现。

例如,北京市东城区新怡家园社区启用的新型智能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设备,居民投放不同垃圾时可换取相应的积分,而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这一举措加强了的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支付宝上线的“易代扔”服务,即免费上门回收垃圾,回收成功还能获得环保积分和蚂蚁森林能量。

“再生银行”这一模式就是通过商业运作解决全民关注的环保问题,而关于垃圾分类回收问题,我们不应当只局限于一种模式,如何然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完备的、自给自足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才是资本和企业需要关注的。

垃圾桶行业顺势上扬,智能化助推新市场

一项政策的实施会导致了一个行业的兴衰。说起垃圾分类产业链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分类垃圾投放的问题,这就刺激了垃圾桶行业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刚刚过去的六月,带盖双色分类桶、日式垃圾分类桶、按压式双盖分类桶、创意无盖分类桶等产品迅速成为淘宝、京东用户的宠儿,不仅是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处理器(粉碎器)、分类垃圾袋、分类垃圾标签、垃圾分类教学用具等相关商品也热销起来。

除此之外,智能化科技也加持了垃圾分类投放市场,只需打开APP扫描垃圾桶二维码,将垃圾倒入,即会显示出重量,并且可以积分。这种变废为宝的智能装置也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即将成为新时尚!

小程序与APP纷至沓来,新职业诞生

除了垃圾桶产业兴起外,垃圾分类APP、小程序的开发也成为一个新商机,垃圾分类还诞生了更多垃圾分类“新职业”。

“这是什么垃圾”“小龙虾是什么垃圾”“湿纸巾是什么垃圾”,用户可以通过垃圾分类APP或者小程序一查便知,非常方便,小程序和APP也趁机用“垃圾”打造流量入口。

此外,“代扔垃圾”也成为了一项新职业,尤其在上海,有市民每天早出晚归,错过了垃圾站的开放时间,于是,有人开始提供代扔垃圾服务,只需将分好类的垃圾打包放在家门口,每天9点都会有专人负责拿走,每次1元,一个月30元搞定;饿了么平台,也增加了一项代扔垃圾的业务,这项代扔垃圾的服务价格为一单12元,跑腿范围不超过3公里。

未来,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的普及,将会出现大量的垃圾分拣专业人才缺口,据悉,高校教育制度对于公共环境专业也将大力扶持,相关专业毕业生将得到大量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引导我国垃圾分类相关产业走向良性发展。

从国家角度而言,强制垃圾分类,升级公共卫生标准,可以降低污染病毒传播带来的风险,降低整个经济系统的交易费用,有助于营造宜居、宜商、宜创新的城市环境。

而对于更多的投资者、企业和新进入的创业者而言,在这场风风火火的垃圾分类大战中,还有更多细分的市场机遇可以挖掘,小垃圾也藏着一盘很大的生意经。

点击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家乐福卖身

爆款产品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