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锡矿大王姚德胜:从小工小贩成为南洋巨富“姚百万”

锡矿大王姚德胜:从小工小贩成为南洋巨富“姚百万”

毕业季又有很多年轻人怀着梦想与希望涌入北上广深,十几年之后他们是功成名就,还是一无所成?异乡人背井离乡,能在异地成功,归功于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一个由水客带去南洋的孩子——姚德胜,摇身一变,成为“锡矿大王”,他经过几十年奋斗,居然成为南洋巨富“姚百万”。让我们一起走进马来西亚“锡矿大王”姚德胜的传奇世界。

19岁下南洋

姚德胜(1859~1915年),清末华侨巨富,人们称他为“姚百万”。姚德胜是平远县大柘镇高旬村人。兄弟3人,他居长。父亲姚芝庭,母亲林氏,均以耕田为业,家境清贫,父亲只好带他到离乡60里外的江西寻乌筠门岭一带,肩挑贩运米粮,挣点钱为一家糊口。19岁那年,听人说去南洋有发大财的机会,便随水客余宋二由家乡坝头坐小民船至汕头,后换船到香港。其时尚无轮船,坐的是“夹板舟”,由香港到新加坡要走7天7夜,再由新加坡转到马来西亚芙蓉埠,由老水客介绍至一家锡矿场当雇工。

姚德胜初入矿场,样样生疏,只能拿一份最低工资,每月七八元,做的是搬运泥土、推送矿石等粗重活。他虽做苦力工,却留意采矿各部门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以及锡矿的精炼、外销等业务,又打听得怡保埠干锡业的工人待遇较好,乃离开芙蓉到怡保一矿场,并当了工头。两年后,他不当雇工,改做小贩。

姚德胜改做小贩后,经常深入乡村,学会了一口马来土话。不久,他开了一间“德和店”,经营杂货,由小贩一变为老板。他很会做生意,营业蒸蒸日上,赚了不少钱。怡保是著名的锡矿蕴藏地。对于开矿业,他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除做生意外,又开始向锡矿投资,买矿山,雇工开采,成为华侨经营矿业的第一人。不久,他就成为大财主了。

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更向各方发展。利用资本收买矿地,共达数干英亩之多,并采用新式机器,装水管将离矿场十里外的河水引入,用水力开发,产量大增。单水装备一项,就值当时银圆50余万元,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他又和当地富商组设公司,承办霹雳、森美兰各邦的酒税和典当税,利润可观。这时,姚德胜总理矿务各厂场,兼办酒税、典当税,统辖几十个机构,指挥数千名员工,有条不紊,上上下下心悦诚服,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干。

姚德胜一方面经营自己的工商业,一方面为同胞谋福利。怡保因为锡业发达,前去谋生的华侨一天一天增加,工、商各业也随着繁荣。为联络侨胞感情,发展侨胞事业,姚德胜捐出巨款,创建霹雳育才小学校、中学校,又资助应新、明德两学校。这时,当地政府为扩充市区、改进市政,及规划了一片新市区,但因地处偏辟,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政府便请姚德胜首先建筑店铺300间,他慨然答应,且在预定的时间完成。此举使土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至今怡保市内还有“姚德胜街”、“德和园”和“姚德胜巴刹市场”,这些都是为了让后人怀念他而命名的。黄遵宪在光绪十八年(1892)为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时,也仰慕他的大名前往访问,他们一见如故,成为很好的朋友。黄遵宪的声望地位、学问文章,在思想上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

姚德胜在怡保完成大部分各项公益建设事业后,乃着力举办家乡各项公益事业,并频繁来往于平远、怡保之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平远大旱,米价暴涨,穷苦人家都到山上采挖树叶野菜充饥。姚德胜召集平远各乡绅士商量,查明受灾人数,发给米粮或现款,概由他负担,使灾民度过这场饥荒。接着他在县境创设平远15乡太平义仓,他为各义仓捐出稻谷数千石,以备荒歉。这种救灾、备荒的义举,由县逐级申报到朝廷,光绪皇帝赐给他“乐善好施”四个字,派御史黄遵宪送来,并建牌坊,供后人景仰。

光绪末年,废科举,改新学,姚德胜受到黄遵宪的鼓励,拨出10余万银元,在家乡兴学育才,首先在羊子甸创办一间西式小学,还捐巨款资助平远县立中学。

姚德胜幼年家贫,中途辍学,赴马来西亚锡场当矿工,后致力于开采锡矿等业,成为南洋巨富。人们尊称他为“姚百万”。因开发马来西亚怡保有功,享受殊荣。于当地创办中华商会、矿务农商总局、嘉应(今梅州)会馆等团体,为维护华侨权益及兴办教育事业作出颇多贡献。捐巨资支持辛亥革命,荣获孙中山颁发之“一等嘉禾勋章”。身在南洋,心系桑梓,回国定居后,他锐意建设家乡,投资创办纺织厂,开客家地区于农村发展现代工业之先河,恪守“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之原则,不遗余力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热心地方教育,广泛捐资兴学育才,殚精竭虑,1904年,怡保大火成灾,建筑焚毁过半,应英殖民当局所邀,姚德胜斥巨资新建街市,使怡保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商埠。

据说在20世纪初的马来西亚客家人群体中流传着一句话:“客家人开埠,广府人旺埠,福建人占埠。”可见客家人在当年下南洋,开辟海外时的创业和开拓精神。广东籍著名侨领姚德胜,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马来西亚“锡矿大王”

“资政第”位于广东平远县大柘镇高甸村,为三堂四横的传统客家围龙建筑,占地3550平方米。这是曾被人称为“姚百万”的姚德胜的旧居。根据其后人的说法,这旧居是姚德胜在南洋发家后,1895年回来建造的。资政第中,主堂墙体多用彩绘,天井沿及檐阶通道等都铺砌有花岗岩条石,做工非常精致。

据介绍,1859年生于高甸村的姚德胜,在这里度过少年时光。19岁那年,和那个时代众多的客家男子一样,他跟随同乡的“水客”下南洋,去马来西亚谋生。当过矿工,做过小贩,最终成为蜚声中外的“锡矿大王”。

姚德胜是个特别有心的人物,他在初下南洋在矿山工作期间,除了自己的业务之外,对开采矿产的各个部门都很留心,仔细观察它们的协调工作的情况,研究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后来他转行作小贩,逐渐有了自己的店面,积累了一定财富。由于他过人的交际能力,很快与当地马来人打成一片。

熟悉了当地情况之后,他果断投资前景看好的锡矿业。日积月累,仅其矿山就雇佣工人3万余人。他使用先进的采矿设备,很快使怡保的锡矿产量跃居马来西亚之冠。

学者吴飞考证,1892年6月,怡保发生大火灾,大量店铺和民居被烧毁。当地政府为了重建城市,规划了一片新市区,但因地处偏僻,少人问津。怡保当局邀请姚德胜带头出资,他应承下来,在规定时间内新建了300多座店铺,并在河对岸打造了一条长达一公里,全部由两层商业用房组成的新街道——姚德胜街——当地人称之为“富豪之城”。

为此,英皇赐予姚德胜“和平爵士”的称号。1905年他又为怡保市建了一座剧院,马来西亚国王以鸣礼炮19响的礼仪接见他。这在当时都被视为前无古人的殊荣。

吴飞称,1900年,平远大旱,回到国内的姚德胜组织各界人士赈灾,获得极大好评。他的义举被上报后,光绪皇帝赐给他“乐善好施”的匾牌。山东黄河决堤,姚德胜汇款6万银元救灾。山东灾民为此给他建了一座“恩公庙”。

姚德胜是第一批回老家在农村发展工业的人。1910年他在家乡开办了第一家纺织厂,吸引了200多位无业青年当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销往赣南地区。

辛亥革命时,姚德胜捐献7万银元作为军饷。民国成立后,他被孙中山特颁一级“嘉禾勋章”。英皇、马来西亚国王、光绪皇帝和孙中山的数重嘉奖,令他成为了海外华侨中的一位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