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带一路丨宁吉喆:“一带一路”项目带来有效投资,而非所谓债务陷阱

国新办就共建“一带一路”5年进展情况及展望举行新闻发布会。

图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文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及答记者问总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得到了全球积极响应和参与,经过五年的实践,“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增进战略互信,凝聚国际共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经写入联合国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已有 103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 118 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2017 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29 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140 多个国家和 80 多个国际组织的 1600 多名代表参会。论坛 279 项成果中,到目前为止已有 265 项已经完成或转为常态工作,剩下的 14 项正在督办推进,落实率达 95%。

二是狠抓合作项目,形成示范效应。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推动一批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展顺利,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建设稳步推进,雅万高铁部分路段已经开工建设,瓜达尔港已具备全作业能力。8 月 26 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 1 万列,到达欧洲 15 个国家 43 个城市,已达到“去三回二”,重箱率达85%。

三是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截至 2018 年 6 月,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 5 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 700 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总投资 200 多亿美元,创造的就业数十万个,给当地创造的税收几十亿美元。目前,中国企业已经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包括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探索开展“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第三方市场合作。

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支撑。中国与 17 个国家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海外布局,已有 11 家中资银行设立 71 家一级机构。与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开展联合融资合作。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启动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

五是秉持开放包容,密切文化交流。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制定印发了教育、科技、金融、能源、农业、检验检疫、标准联通等多个领域的专项合作规划。通过实施“丝绸之路”奖学金计划,在境外设立办学机构等,为沿线国家培育技术管理人才。2017 年,来自沿线国家留学生达 30 多万人,赴沿线国家留学的人数 6 万多人。预计到 2020 年,与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人数将超过 8500 万人次,旅游消费约 1100 亿美元。

五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国际认同日益增强,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影响力持续扩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的结果,也是各有关方面通力合作、推动落实的结果。同时应当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不少风险。个别国家个别方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仍有质疑,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也面临一些困难问题。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前进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既不回避矛盾,也不要夸大问题,要保持定力,用发展、合作的办法,解决发展合作中的问题,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和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面对新形势,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是加强对外协调,密切政策对接,不断扩大朋友圈、发展好伙伴,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二是加强发展共赢,深化互利合作,提升互联互通和产业发展水平,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繁荣之路。三是加强开放引领,扩大经贸往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开放之路。四是加强机制建设,推进改革探索,拓展高技术合作领域,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创新之路。五是加强人文交流,增进友好往来,提高文化软实力,将“一带一路”打造成文明之路。

问题 1

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也受到了国际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期待,其中包括许多沿线国家也希望获得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请问宁主任,在共商共建共享的框架下,中国政府将如何更好地与沿线国家分享“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0%,中国跟“一带一路”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有利于分享相互发展的机遇。

第一,过去几年,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努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大家知道,十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五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与有关国家一起合作项目,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比如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对接下,哈萨克斯坦等国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双方相互对接发展战略,把中方“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倡议结合在一起。这几年来,哈萨克斯坦经济取得了回升,中国的企业也在哈萨克斯坦得到了发展,两国人民都从中受益。这仅是一例。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也是这样,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几年来由于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双方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大家可以注意到,东盟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这五年来都在5%、6%、7%,这是世界上最有增长活力的一块地区。

第二,中国和有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分享机遇,还表现在中国和这些国家不断扩大双向贸易、双向投资。刚才钱部长讲的这些数据,还讲到了增长率,我们和沿线国家相互贸易5万多亿美元,增长率快于与其他地区相互贸易的增长率。中国到沿线国家投资和沿线国家到中国的投资,加起来我估计得近千亿美元,也是发展得比较快的。投资贸易以及它带来的人员往来等等,机遇就在当中。

第三,中国和有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分享机遇,也表现在各方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上。大家知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者更大范围的合作伙伴,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也有发达国家,也有新兴经济体,也有高收入石油国家,各国都有自己发展的优势,有的是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优势,有的是劳动、资源、市场上的优势。共建“一带一路”可以把各国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互补,共同分享发展的机遇,这是最为重要的。

作为中方来说,我们存在着传统的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新的优势也在形成,比如在资金、管理上的新优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资源的优势十分明显,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我们通过双方合作、三方合作、多方合作,可以把“一带一路”上各种优势结合起来,为沿线国家带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问题 2

问: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对于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形式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想请问在这方面中方有什么考虑?

首先,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开放包容、务实有效的国际合作模式,它也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建“一带一路”理念,有助于中国企业和各国企业,尤其是与发达国家企业和跨国企业优势互补,共同为第三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1+1+1>3”的共赢效果。

第二,中国与有关国家在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已经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中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积极与有关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目前我们已经与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式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文件,与有关国家推动设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金,比如说中国的“丝路基金”与欧洲投资开发银行建立了第三方合作的市场基金,中投公司也与法国有关金融机构建立了这些基金,这都是在双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建立的。而且,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具体项目已经有了早期收获,近期还要扩大到新的项目上。中国和欧盟的三方市场合作也敲定了具体的项目。同时,中国的大公司,像中车集团与德国西门子已经在世界上一些重点项目达成了三方合作的协议。大家也知道,李克强总理在出访日本期间,中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日本外务省、经产省达成了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所以说,我们为了贯彻两国领导人的共识和部门的备忘录,上个月,可能还要早一点,在泰国举办了中日泰三方合作的研讨会,也是具体定下了合作项目。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由泰国的正大集团、中国的中信集团牵头,日本等企业合作参与竞标项目。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项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而且现在像英国,像一些其他的发达国家,还有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都有比较强的意愿,中方也有这个意愿,在共建“一带一路”广泛的领域里,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和开展三方合作的这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有利于第三国、项目所在国。

第三,下一步,中方愿与有关国家及其企业一道,扩大第三方市场的合作范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开拓投资生产经营的市场,积极创新合作模式,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包括联合投标、共同投资等,开拓新的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问题 3

问:最开始的时候您提到个别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仍有质疑。近期有外媒报道称,“一带一路”建设给有关国家制造了债务陷阱,指责中国不顾项目所在国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为一些项目提供贷款,加重了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从而获得其控制权,不知道您对这一问题怎么看待?

首先,共建“一带一路”的项目给相关国家带来的是有效投资,有价值的资产,当然也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而不是所谓的债务陷阱。共建“一带一路”的项目,无论是互联互通的项目,还是产能合作的项目,都要经过企业科学的可行性研究,都要经过严格的贷款审核。我们是亲历者,我们知道,银行的审核是多么严格。这些审核和研究对项目都是有资本金比例要求的,也都是有资产负债率约束的,有资金回报要求的,否则这个项目是通不过的,所以不会带来超过资产形成的债务。即使有再增加,增加的资产更多,当然资产也是有效的。当然有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是长期见效的,但是资产是实实在在在那里的,将来还会升值。

从我们实际掌握的情况看,有的外媒所报道的一些国家债务问题,与“一带一路”建设及其项目没有必然联系,这其中有的国家债务水平过去就很高企,你查一查,那是多少年形成的,有的国家债务负担确实偏重,但主要是从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长期大量借贷。中国是后来者,我们企业才走出去几年?中国并不是最大的债权方。这是第一点。

第二,中方对于共建的项目和相关国家的投资合作,始终重视加强债务管理。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投融资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根据项目国实际情况提供贷款,支持项目建设,避免给项目国造成新的债务风险和财政负担,中资银行在为项目提供融资前,都会对借款人的负债情况、偿债能力做严格测算,贷款后也会持续跟踪监测相关国别风险和主权风险,比如开发银行就建立了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以及国家风险限额管理制度,中国工商银行、中信保等机构,都建立了相关的评估监控管理体系。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对一些经济建设确有迫切资金需要的发展中国家,中资银行也会通过合理设计融资结构等多种方式,帮助其实现债务可持续。例如柬埔寨的光缆和数字电视项目,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当然俄罗斯不是发展中国家,是新兴经济体,都是通过股权投资加银团贷款模式予以支持,这些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所以,也不能一般的听风,说陷阱什么的,要观察实力。

我这里就顺便回答一下刚才这位新加坡记者提出的问题,中巴经济走廊的问题。中巴经济走廊提出四年多来,经过中巴双方共同努力,进展顺利,已进入全面早期收获阶段。2017年11月,双方签署了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在双方拟定的早期收获项目中,已启动建设的18个,已经建成了一批,包括电厂。解决了巴基斯坦过去多年没有解决的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当然,中巴经济走廊还包括交通、产业合作、港口等项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巴基斯坦新任领导人已经明确,中巴经济走廊不是巴基斯坦哪个党派、哪一部分人的合作项目,而是全巴基斯坦人民跟中国人民的合作项目,所以一定是能够搞得好的。

另外,中马东部铁路及其有关项目,你刚才也提到了,大家都知道,马哈蒂尔总理访华,明确指出,支持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欢迎中国企业扩大到马来西亚投资。当然,他也提出,由于财政困难,希望中方帮助一起解决有关问题。就是这个月吧,我在北京也是按照这个要求,也见了马来西亚一个元老团,有关项目是企业之间商务合同确定的,但是由于一些外界的因素,双方要坐下来,通过磋商解决,现在还在进行当中。

问题 4

问:习近平主席访问阿联酋之后,接下来中国和阿联酋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之间,在文化交流上会有什么重大的计划?

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之后首次出访,就到了阿联酋,充分显示了两国合作的重要性。你关心的是,阿联酋跟中国不仅是经济交流,而且是文化方面的交流。可以说,中国和阿联酋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我参与的比较多的是经济交流。迪拜很多中国人都去过,在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中国的中远海运跟阿布扎比的港口集团合作得很好,现在正在加快建设,即将成为该公司在中东的疏流港之一。同时还有中国和阿联酋的产能合作园区,在中国的江苏省发展改革部门指导下,中国公司跟阿联酋有关公司合作得也很好。在旅游文化合作方面,现在到阿联酋访问的中国人,每年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作为阿联酋这样的中东国家跟中国是非常密切的,而且对中国公民实行了落地免签的政策。春节到迪拜去过节旅游的中国游客还是很多的。在其他文化合作方面,阿联酋也引进了一些世界的文化因素。另外,特别是即将举办博览会、世博会,必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和世界各国的人到阿联酋去,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五通”,在政策沟通下,设施沟通,有港口合作,贸易畅通,有产业园,资金融通,阿联酋的经济很有实力,我们也要跟它一起搞三方合作,包括在非洲,包括阿联酋到中国来投资等等。再加上人文相通。这“五通”在中国和阿联酋的关系上有很好的体现。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中国网,本公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zhongtouxie

2018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年会

会议时间

2018年9月8日-9日

会议地点

京都信苑饭店

联系方式

联系人:郝常武、杨静雅

联系电话:010-63907207、010-63907287

传真:010-63907855

邮箱:iac1604@163.com

我们提供资金和项目的平台服务

投稿、广告、咨询、会议服务请加入

请长按此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