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36氪首发丨年底营收拟破亿,EIZ 完成 Pre-A 轮 100万澳币融资

36氪获悉,主打澳新市场的 电商 PaaS 综合管理平台 以及解决方案 EIZ 近日完成 100 万澳币(约合 74 万美金) Pre-A 轮融资,由澳洲本地家族基金和某知名澳洲外卖送餐平台共同领投。本次融资资金主要计划用于产品研发、团队招募迭代以及东南亚等新市场的开拓。

36 氪之前曾报道过 EIZ,创立于 2017 年, EIZ 于 2018 年 4 月获得种子轮。在澳洲市场起步并成为多家本地物流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之后,2019 年 EIZ 开始拓展新西兰市场,并在 2020 年 1 月获得了天使轮,与近 20 家国际物流公司建立合作,提供一站式的电商物流服务。CEO Peter Yang 和CTO Jason Xia都是华裔背景,有近 15 年电商及物流经验,新加入的 CCO Pat Tchan 和 GM of operation Sergio Balmes 都是国际物流领域 20 年以上的老兵,团队人数在一年内增长了一倍,并且在中国西安、东南亚都建立了办公室。

产品层面,EIZ 对订单管理系统 OMS 做了迭代升级。基于海外本土和中国跨境卖家的需求,EIZ 在 Fulfillment Management、Advanced Transport Management 及 SuperFreight 系统基础之上,打造了 eCommerce WMS 及包括存货管理、仓库管理、拣货打包管理等一系列插件,让每个功能组件都能分拆出来,方便不同规模的卖家都能选择到合适自己业务的模块。Peter 表示,现在跨境电商卖家最需要的是 Go Global & Be Local。“譬如有些大件货,需要具备定时派货、现场安装、退货换货物流等一系列的售后服务打通,那这就是 EIZ 的兼容性所在,我们有非常多的 API,可以和不同的系统去做打通和兼容。”目前国内多家大型电商平台在澳新领域已和 EIZ 达成合作,通过 EIZ 的系统帮助平台及海外客户进行推单和物流管理。

EIZ 系统操作界面示例

商业化层面,EIZ 的收入构成主要为 Licensing、订阅服务以及物流运费差价三部分。Fulfillment management 及 WMS 的系统订阅费是每月 100 澳币,在使用 EIZ 系统的近 1500 家付费客户中,已有 135 家从原本每月 19 澳币的旧系统,切入使用每月 100 澳币的新系统。Peter 表示,目前物流运费差价仍是公司营收的重头,通过进一步打磨产品、加强系统厚度,希望能逐步降低这部分的占比,并在 2021 年底,软件部分(也就是 Licensing 和系统及模块的订阅服务)收入可以覆盖掉公司 50% 的运营成本。2021 年 6 月,EIZ 已达到整体盈亏平衡,并有望在年底达到 1.2 亿人民币的全年营收。

这两年来,跨境电商的浪潮也带动一波做跨境电商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们。比如 ERP 赛道切入的积加ERP、领星ERP、马帮ERP、店小秘ERP,和从BI赛道切入的船长BI,从物流仓储和协同切入的易仓等,都在今年上半年陆续获得融资。澳洲电商物流服务商 Shippit 也在 2020 年底完成 3000万澳元(约2220万美元) B 轮融资,并宣布了自己进军东南亚市场的计划,Shippit 平台于 2020 年 5 月在新加坡上线。商业物流平台Shippo在 2021 年初公布了新一轮 4500 万美元融资,进入独角兽的行业。从供应链逻辑切入,服务本地化卖家,已经是许多跨境电商服务商的一致选择。而 EIZ 切入的领域和逻辑与 Shippit 颇为相似,但从使用门槛角度来说,EIZ 的收费更低,适合大量中小型卖家快速上手。

不止澳新,EIZ 今年也开始正式布局东南亚市场。根据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共同发布的《2020年东南亚电子商务报告》(e-Conomy SEA 2020 Report),电子商务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行业,2020年增长63%,达到620亿美元,并且有望继续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1,720亿美元。该地区在 2020 年有4000万人首次上网,使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4亿人。疫情之下,1/3的消费者开始使用新的在线服务。大量新的网络消费者来自非大都市地区,特别是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2020年东南亚电子商务报告》

EIZ 目前在积极洽谈东南亚市场的合作伙伴,并有望在 2022 年 2 月正式落地马来西亚。Peter 认为,东南亚市场与澳洲市场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相似,譬如大量中小型卖家和物流公司,但跨境电商物流却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年初开始,我就开始重组团队结构,我们开发团队现在分布中国、菲律宾、欧洲,同时我也在不同地区建立商务团队。我希望我们能够足够本地化,也让 EIZ 可以去服务更多本地化的卖家。”Peter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