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面向海洋的科技人文之光

泉州湾宋代古船陈列馆展示的古船

“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说起泉州,怎么都绕不开海洋这两个字。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在海洋交通、贸易和文明交融上,保留着不少历史遗存,有着丰厚的“家底”——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沉船及大量古代锚具,宋元时期外国侨民在泉州经商、传教及其后代遗留下来的数百方石刻,20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等等。这些文物均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泉州海交馆”),见证着泉州港当年的辉煌。

1959年建立的泉州海交馆,是中国第一座反映古代海外交通历史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事博物馆。它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中国航海交通历史开始进入博物馆这个神圣的殿堂,更为世人展示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海洋文明和面向海洋的科技、艺术、人文之光。

见证古代中国

俗话说“南船北马”“南舟北帐”。船之于海洋,正如马之于平原、帐房之于草原。

提起泉州海交馆的镇馆之宝,当然要数“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里那艘7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1973年,一位老船工报告,在泉州湾后渚港附近的海滩下,发现一艘不知年代的沉船。古船就此惊现世界。

这是一艘13世纪建造的福建远洋木帆船,残长24.4米,残宽9.15米,船体以二至三层板叠合而成,分为13个隔舱,保存有头桅和中桅杆座,船尾有直径38厘米的舵孔,取材杉、樟、松木。复原长度可达34米,宽11米,载重量200多吨。

经专家考证,这艘远洋海船是由东南亚归航的香料船,船舱出土的遗物有香料、药材、木货牌 (签)、铜铁钱、陶瓷器等14类,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它们有如一个巨大的历史信息宝库,展现着那个时代中国人驾驭海船驰骋于浩瀚海域的能力,以及通过航海促进各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风采。

虽然时光已过数百年,今天,从沉船中发掘的木签上,我们依旧可以辨识出当年兴盛的商号;从一枚枚象棋上,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船员休息时下棋娱乐的日常生活;船上还发现了顶部和腰部钻有两孔的椰子壳,顶部孔径4.8厘米,腰部孔径约0.8厘米,专家判断它是一种用于计算时间的“水时计”。

还有更多中国造船技术的伟大发明和创造,在这艘沉船上得到印证。比如船上采用的“水密隔舱”“鱼鳞搭接”“多重船板”技术,便是当时高超的造船工艺的直接反映。以水密隔舱为例,它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比欧洲早了1100多年。正是这些先进工艺,为当年繁盛的海上交通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984年,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参观这座古船陈列馆后,曾兴奋地赞叹:“这艘古船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迄今为止,这艘宋代古沉船仍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帆船。

今人制作的明代郑和宝船模型

元代印度教毗湿奴石雕立像

10世纪波斯孔雀蓝釉陶瓶

体现多元文化

时称刺桐港的泉州,是元代重要的外贸集散地。

公元129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自己的游记中写道:“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在马可·波罗写下游记后的35年,安德烈·佩鲁贾也在泉州写了一封信寄往他的故乡意大利。安德烈·佩鲁贾是元朝时罗马教皇派到泉州的第三任主教,公元1332年长眠于剌桐城。他的墓碑至今仍保存在泉州海交馆,并于199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的世界博览会展览过,为全世界了解元代泉州的宗教情况,提供了十分可信的资料。

在信上,主教安德烈不仅盛赞刺桐城的繁荣,还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历史事实。他提到,一个非常富有的亚美尼亚妇人,在刺桐城建了一座大教堂,还捐赠巨资来维持教堂的一切开支。他提到,在这个大帝国境内,各国人民都能自由居住,并信仰各自的宗教,他们这些传教士也能够在这里自由传道。他还提到,剌桐城有不少犹太侨民,而且他们一直信仰着自己的犹太教。

正如他所言,多元宗教文化的共存与融合,向来是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的重要体现。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宗教文化兼容并蓄,在泉州海交馆内尤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泉州海交馆的“泉州宗教石刻馆”现存500多件宗教石刻,展馆分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四个部分。这其中,以伊斯兰教遗物最为突出,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居全国第一。此外,泉州海交馆还收藏印度教石刻达137方,不仅数量繁多,而且是我国唯一发现的印度教寺遗物,其雕刻艺术之精美冠绝诸教,堪称宗教艺术文化的瑰宝。

如“完美的毗湿奴造像”,这尊造像刻画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端庄而又神秘的姿容、匀称而有力量的躯体、宽阔的肩部和健壮的体魄,处处表现得非常完美。经过比较研究,这尊毗湿奴造像的大小、姿态和饰物,与收藏在印度摩杜罗博物馆的神像简直一模一样。与印度勒克瑙博物馆所保存的公元10世纪的作品,在雕刻艺术风格和装饰方面,也有着惊人的一致,堪称泉州中世纪石刻艺术精品。

抓住发展机遇

从1959年成立至今,泉州海交馆通过水下考古、窑址发掘、抢救民俗文物、侨乡普查、抢救伊斯兰墓石群等方式,获得了一大批珍贵文物与资料。研究人员围绕馆藏文物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在宗教石刻、古船与航海科技、外销陶瓷史、泉州港史、海外移民以及博物馆学等方面,都有突出成果。

1993年5月,中国海交史研究会和泉州海交馆联合创办了“中国古船模型研制中心”。在随后的几年中,中心的研究人员复原了上百艘历代各种著名船型,使泉州海交馆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拥有中国船模最多的博物馆。

2008年5月,泉州海交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走过近60年,海交馆如今已拥有新、旧二馆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陈列面积1.1万平方米,辟有“刺桐——古泉州的故事”“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等固定陈列及2个预约开放展览——“庄亨岱藏品馆”“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陈列馆”,成为中国海外交通史的展示中心和研究基地。

除了吸引境外游客“走进来”,泉州海交馆还积极开展海外展览活动,平均至少每年一次外展,已先后在意大利、新加坡、葡萄牙、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办过专题展览。

身处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是博物馆事业大发展的时代,泉州海交馆目前正尝试转型,从最初侧重学术研究转为以学术研究为前提、宣传教育为目的的博物馆。为此,这几年海交馆推出数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科普订阅号“博物馆文学菌”。

“通过新媒介,我们将以更轻松的方式传播博物馆资讯,包括展览、活动、文物、会议等方面的讯息,使海交馆成为一座观众能看得懂、能自发走进的博物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黄皓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