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广州开发区出台“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最高1亿元资助新设院士工作站

6月22日,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布《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聚集人才若干措施(试行)》(下称“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

作为全国首个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的措施,“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从引进顶尖项目、实施揭榜挂帅、创新人才激励、实施伯乐计划、优化人才服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国际创新人才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会上获悉,“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实施“揭榜挂帅”,对成功攻克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按该项目总投入的30%给予补助,择优支持不超过10个项目,最高可达1000万元,力度属全国领先。

广州黄埔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灿在发布会上介绍,此举打破条条框框、论资排辈等束缚,讲究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切实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实际上,自2020年8月《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就将“国际人才自由港”作为知识城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近年来,该区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紧盯关键“卡脖子”技术,取得一批丰硕的科技成果。

截至目前,广州黄埔区入选各级重大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达115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超过130人,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占全市72%,创业团队占65%,创新领军人才占55%。高层次人才企业579家,上市23家、占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近4成,5家成功登陆科创板、占全市71%。

聚焦关键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

“实施揭榜挂帅制,既充分调动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创新力量,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助力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又‘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助于发现、培养前沿技术人才,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州黄埔区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季思表示。

该区将细化榜单征集、发榜、评估遴选、成果评价等程序和规则,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重点发力,参考制约我国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目录,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征集攻关需求,再由区内龙头科技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联合重点科技攻关,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新产品新技术,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目前已聚集院士超过100人,共有市院士工作站1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6个,博士后设站单位93家。集聚中科院系列项目13个,省高水平研究院8家,各类研发机构总数超过1000家。

“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继续加强对院士项目的支持,对院士在本区新设立全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开展高端科学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建设重大科研平台的,经认定,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该扶持力度全国最大。

“这项措施对引进高层次人才来黄埔创业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目前我们在郝跃院士的带领下已经建设了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未来也有建设院士工作站的计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副院长马博表示。目前,该院已集聚了65位教工,其中有一名院士领衔,一半以上是博士,未来还将持续引进3到5名院士级别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打造更加完善的高层次人才梯队。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还创新推出“伯乐计划”,提出设立人才工作站,鼓励企业在重点人才集聚地区设立人才工作站引进高端人才。引进人才入选各级重大人才计划的,按每引进1人给予最高30万元“伯乐奖”。

提供全链条人才服务

在对企业的走访调研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不少企业反映核心团队中层成员缺乏政策支持,希望能加强对这部分人才的激励。

而“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则直接将企业核心团队成员纳入支持体系,对经认定的区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团队境内成员,个人在该区唯一工作单位获得的工资薪金年收入达到50-10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补贴。

“希望通过该项措施聚集一批专业人才,大幅提升高职称人才比例,优化我区人才结构,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黄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周锦高说。

据介绍,“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鼓励全区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审。

一是专设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资助,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副高级职称证书的,资助4000元,取得正高级职称证书的,资助8000元;二是专设新职业标准、职称评价标准以及自主评审资助,主导国家新职业标准或省职称评价标准编制的,给予20万元资助,开展副高级以上职称自主评审的,给予15万元资助。

针对人才发展全链条的不同需求,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聚焦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父母养老、金融扶持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该区成立了全国首个区级人才教育工作集团,构建“上管老、中顾青、下管小”全链条服务体系,成立人才管家队伍,一对一提供专属服务。

“我很关注人才的住房以及子女教育问题。”广州开发区创业领军人才、广东和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锋表示,从创业伊始,他便享受到该区的人才政策扶持,包括安家费、交通补贴、企业房租补贴、贷款贴息等等。“目前很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首要考虑的就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对吸引人才是很大的助力。”

据统计,目前该区已累计推出2629套人才住房,惠及区内超500个企业。建立人才幼儿园6所,提供近3000个公立学位,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和民营及中小企业骨干人才子女入读提供便利。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创新活力的人才热土。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将知识城打造为国际人才自由港。如此大力度、专属化人才服务政策,为的是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总面积为2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13万人,活跃人口达到35万人,是中国和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历经10年建设,知识城已形成“三集群两高地”发展格局,引进龙沙、粤芯、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重大项目165个,在建项目186个,达产产值超5540亿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