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山海间|龙口城市文化印记

文/刘玉涛

龙口(原黄县)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面向浩瀚的渤海,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是一座新兴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总面积901平方公里,海岸曲线长68.4公里;下辖16个镇街区,其中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各1个,595个村居,常住人口729880人。1991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龙口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居住,繁衍生息的地方,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整个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莱夷先民以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龙口莱国故地,是古代胶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迹众多,地面文物丰富。唐家、乾山、鲁家沟、小莱山溶洞四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代表了原始时代的文化面貌。其中乾山遗址和唐家遗址是典型的贝丘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石器和陶器。莱国政治中心的国都归城城址,考古工作者在归城一带陆续发掘出土带有铭文青铜器和其它文物400余件。东庄头墓群、东营周家墓群、鲁家沟墓葬、归城城址四处西周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铜器,为研究龙口、胶东半岛乃至中国青铜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龙口作为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也是2200多年前徐福率船队东渡的起始地。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为龙口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唐家、乾山、鲁家沟、邵家四处古遗址代表了龙口新石器时代各个时期的文化面貌。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中期,由于受到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大汶口文化的普遍影响,胶东土著人逐渐废弃了过去那种以渔猎为主的生活方式,改为以种养为主的农耕生活,这个进步是巨大的,是划时代的,它不但改变了当时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同时又为以后的发展创立了坚实的基础,唯有如此,才会有后来龙山文化时期的历史辉煌和人类历史的全面发展。

一、莱国故城、文明曙光

胶东半岛的地理位置,居于中华大地的东方边陲。我国古代文明的中心,主要在黄河、长江流域,而先秦时期的夏商周王朝,则主要在黄河中游地区上演着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之剧。对于这些中心地区而言,胶东半岛似乎置身政治漩涡之外。在浩如烟海的先秦古籍中,有关胶东先秦古国的记载却寥寥无几。在史籍中,真正有一点明确记载的胶东古国只有莱国,西周莱国故城——归城城址。

莱国始建国的年代已不可确考。最早见于记载的是:西周初年莱国便已存在。当时周王朝刚刚灭商而立,为屏藩周室,立即大兴封邦建国。当时封于山东地区的有两个主要国家,一个是当国首辅周公旦的儿子伯禽被封于鲁,另一个是更为远在东方的齐国,受封者正是灭商之役的头号功臣姜太公。姜太公至齐时,“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根据《史记.齐世家》的这段记载,至少在商代这个莱侯之国就已存在了。西周初年时,莱国势力已经很大,“莱偪营丘”,压迫得这位战功卓著的姜太公不得不做迁都之举。我们知道的齐都是临淄,那么姜太公一开始建立国的营丘在什么地方?一般都认为它在临淄以东的弥河流域,今寿光一带。也就是说,当时莱国的兵锋已直指弥河之畔,对齐国构成了严重威胁。而姜太公就封之初,立足未稳,所以只能暂避锋芒,退而迁都。从这一次齐、莱双方较量的情形看,两国的边界或者说势力范围的界线应在弥河一线,弥河以东相当大的地方是莱国的地盘。

《尚书·禹贡》记载:“青州有嵎夷和莱夷。”孔安国注谓:“东表之地称嵎夷”。马融注解:“嵎,海嵎也,夷,莱夷也。”《禹贡》记载:“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清《黄县志》记载:“古为青州嵎夷地,周为莱国。”西周初年,周王朝灭商而立,为屏藩周室,立即大兴封邦建国。当时封于山东地区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当时国辅周公旦的儿子伯禽被封于鲁,另一个便为远在东方的齐国,受封者正是商之役的头号功臣姜太公。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知莱乃商代封国。史载表明,“莱偪营丘”(营丘,弥河流域今寿光一带),双方激战,难分胜负,后划胶莱河为界,齐国、莱国鼎立。颜师古谓于《齐地记》云:“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不夜城遗址位于今荣成东端埠柳乡不夜村。由上而知,莱国彊域,西起淄濔流域,橫跨半岛东端,乃幅员辽阔之大国,文化经济十分发达,可与齐太公争衡。当时莱国的兵锋直指弥河之畔,姜太公就封之初,立足未稳,不得不退而迁都临淄。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国渐强,征伐莱国,莱国战败,并入齐国版图,国都废弃,历经五百余年的莱国就此结束。国都废弃;唐太宗征伐高丽时,曾在此驻军,征伐高丽获胜后,复驻军于此,故城遂又称“归城”。归城城址出土了大量遗物,丰富了对城址和胶东地区青铜文化的认识。在归城以东沿黄水河畔的鲁家沟、东营周家、东庄头、集前赵家等区域百余年来也先后有重大考古发现。充分说明莱山脚下的黄水河流域是胶东半岛青铜文化的中心区域,曾为莱国政治中心的国都。

归城城址的范围广大,城墙坚厚,其规模和工程量与曲阜鲁国故城不相上下。因此推测,归城在西周晚期至东周时期很有可能具有都邑性质,这个认识对进一步探索当时胶东半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政治统治能力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地面调查,对归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有了比较切实的了解。归城城址是胶东地区同时期规模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处遗址,对这座遗址的系统研究,不仅仅是对遗址本身年代、性质、文化面貌等的认识,更是有助于对胶东地区青铜时期的考古文化,中原文明进入胶东地区的历史过程及其与本地文化的互动关系的认识。通过这些研究,进而能够对了解胶东地区的社会、历史进程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归城遗址的遗址在整个胶东地区古代文明和国家形成过程的探索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仅有重要的意义。

二、 “三县”鼎立、城邑雏形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始于境内置黄县,隶属齐郡。西汉初年,黄县柝置出惤县、徐乡县,同属东莱郡。汉成帝元延元年加封徐乡县为侯国,为胶东王的王子刘炔封地,徐乡县改为徐乡侯国,东汉建武六年,徐乡县并入黄县,公元556年(北齐天保七年)惤县并入黄县。

秦代黄县的疆域大致包括今龙口、招远、栖霞、蓬莱、长岛县等地,比龙口建市前的黄县大得多,仅陆地面积就有五倍之多,黄县做为全国最古老的县份,从秦代开始就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秦朝在胶东地区只设立黄县和腄县两个县,黄城集作为秦代黄县城驻地,从此成为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腄县故城在今烟台市福山区境内三十里堡,它于东汉初年后并入黄县。

从公元前219年到前210年间,秦始皇曾三次巡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三次都亲自驾临黄县。第一次东巡时秦始皇在黄县城召见徐乡方士徐福,他遂陪同秦始皇祭莱山拜月主祠,然后过黄腄,穷成山,登芝罘。到了琅玡以后,徐福等人上书请求入海求仙,后来渡日本未归。

秦代黄县故城,历经汉、魏、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于北齐天七年间(公元556年)迁到当时的黄冠村另建新城(黄城)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黄县城为什么要西迁,究其原因有两条,一是相邻的徐乡,垂县,惤县先后并入黄县,致使县城不在县境中心位置;二是与当时的一场洪水灾害有直接关系,当地民间流传的“开了东庭湖,淹了黄县城”的民谣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秦代黄县城东南(今蓬莱境内)抓鬓山,灿之涧有一个面积很大的高山湖泊,名叫东庭湖,北齐天七年间(公元550-559年)因发生强裂地震造成东庭湖决口,湖水飞流直下冲毁了县城,淹没了周围村庄,黄县城于是被迫迁移重建。

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秦代黄县故城,在山东和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位置。秦代故城范围内遗物较丰富,历代都有大批文物出土。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区内相继发现了水井,石坊,砖瓦,青铜器,陶器等遗物。这些出土文物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惤县故城已被破坏贻尽,但从残存城墙基看,仍可辨别出大体范围,东西长770米,南北宽550米,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9万平方米。弦县故城内遗物较丰富,建国后曾经陆续发现了一大批砖瓦、陶器、五铢钱、铜兵器等。

据史志记载,惤县始建于西汉初期,方圆范围一华里等,地面建筑由于史料记载太少,只知道建有百支莱王祠,其疆域历史变化比较大,四周边界已难以确定,大致范围东临黄县,西底莱州东境,南至招远境内,北临渤海。惤县历史悠久历经东汉、魏、晋、十六国、南北朝北齐天七年间(公元556年)并入黄县,前后存在七百余年。

惤县地处龙口西部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纺织业历史悠久,当地人民发挥“厥匪檿丝”的优势,创造出优质的纺织品,东莱的惤布,闻名于时。《说文》谓:“惤,布边,出东莱。从巾,惤声”段注《地理志》、《郡国志》东莱郡皆有惤县,盖以布得名也”西汉武帝时期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盐铁生产和买卖。全国共设盐官三十八处,其中一处就设在惤县,说明惤县当时盐业生产比较发达,西晋未期,惤县县令刘柏根起兵汉晋,震动全国,史书和地方志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记载。

据《晋书.列传》记载,西晋未年爆发的“八王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导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光熙六年(公元306年)惤县县令刘伯根以宗教作号召举兵反晋,自称惤县。刘柏根率兵攻打临淄和高密城,掖县(莱州)人王弥率永僮响应,被委为长史。刘柏根战死后,王弥统领义军转战青、徐、兖、豫等州。起义军一度攻下许昌、开封库,取器仗,众至数万人,这支以惤县人为主体的起义军队,在当时各路义军中很有影响。惤县自南北朝北齐时期并入黄县后,原来的县城随之被废弃。

徐乡故城始建于汉代初期。据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春秋末期,齐国灭掉莱国以后,按其行政区划,在东莱国的旧地的北海沿海设置士乡城。西汉初期,原黄县徐乡升格为徐乡县,隶属东莱郡,其县城就建在齐国土乡城旧址之上,徐乡县的范围大致在今龙口北部沿海平原地区,这里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并拥有渔盐之利,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发达的县份。西汉成帝元延年(公元前12年)封胶东共王子刘炔为徐乡候,徐乡县由此改为徐乡候国。西汉未年,刘炔起兵反对王莽篡国,兵败后病死,徐乡候国废除。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徐乡并入黄县,前后历时二百余年。徐乡故城城墙和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只是从残存的城墙基础可看出昔日故城的范围。东西长514米,南北宽370米,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古城呈长方形,局部可看出夯土遗迹,出土文物较少。有刻“公孙造一石”的陶缸和花纹砖,汉瓦的残片等。徐乡故城遗址内遗物丰富,历代都有文物出土。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发现了一大批城墙基石、水井、排水沟、砖瓦、陶器、青铜器。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对徐乡故城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探明了徐乡故城的确切范围、城门、宫殿、街道、作坊、窑场、排水沟等历史遗迹。从考古钻探结果、探沟地层关系和出土文物情况看,士乡城故城始建于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

关于徐乡的由来,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元人于钦在《齐乘》中说:“徐乡城,汉县,盖以徐福求仙为名”清代研究《汉书》的专家王先谦认为于钦的说法很正确,并在其《汉书补注》中予以著录。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明,徐乡县秦乡汉县,且因徐福求仙和徐氏聚族居住而得名。

三、文化昌明、崇文重商

“崇文”是龙口最鲜明的一个文化特色。据记载,丁氏家族十一世祖丁元沂,随后相继创办了八大支系,每个栈房都有自己的字号,如‘文来’、‘泰来’、‘东悦来’等,号称丁家的八大钱囊。自此‘丁百万’成为富有的丁氏家族称谓而遐迩闻名。在乾隆盛世,丁家在全国建有当铺72座,至晚清已遍及全国十一个省市,相传资产折合白银达五千四百余万两,相当清廷两年财政收入,真正是富可敌国。“龙口,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贤能相继,齐国淳于髡博辩,驰誉于华夏诸侯,三国太史慈骁勇,扬威于吴郡上都,秦代徐福泛海美闻传于扶桑,开辟中日文化交流之先河。其后俊才节士代不泛人,降至近代内忧外侮,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矢志辛亥革命徐镜心,鲁之灵光丁佛言,辛亥英烈王叔鹤,抗日英雄任常伦。崇文”和“重商”在龙口实现有机结合,“崇文”促进了“以义经商”的道德观、“以智经商”的经营观、“以文经商”的生意观的经营理念的形成,而“重商” 又为崇文提供了经济和物质保障,两者相得益彰。

丁氏家族承载了山东商人的优良传统和苦干精神,一是因为自然环境使然,二是因为历史文化熏陶所致,孔子、孟子都曾率门徒周游列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备尝人世艰辛。孟子有一段大气浩然的言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山东孔孟之乡,儒家思想培根于丁氏家族心灵深处,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注入商业活动。“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丁氏家族在经商方面,以“诚信为本”注重商业道德和信誉,得到当时民众的普通赞誉。丁家以开“当铺”起家,收当时坚持不压级、压价,不勒索克扣当户,对过期的“死当”也分别以不同情况,适当照顾。因此,声誉好,发展快,并像滚雪球似的越办越大,越办越多。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便发展到我国东部11个省市。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颇有影响的经济实体。

丁氏家族其他产业,如钱庄、粮行、杂货铺等也被带动发展起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景象,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特颁“龙票”,标明了丁家的所有店铺是朝廷特准的经营行业,所有官吏、恶霸、地痞等不得干扰店铺正常营业。因此,丁家有了皇封的保护伞,再加丁家历代都有不少人在朝中或地方为官,这对保护、促进丁家商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丁家“以仕保商”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丁氏家族十五世孙丁佛言,是清末民初著名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和书法家。他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议员,参义院议员,总统府秘书长。曾参与起草了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他一生著述近百万言,留有书稿二十余部。《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先生发表社评,称其为“一代宗师”、“鲁之灵光。”

丁氏家族世世代代注重积德行善,尤其在架桥修路、修城墙建文庙、施放药品、赈济灾民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清史多处记载,盛赞丁家弘德积善之举。丁氏家族在清代中、前期的数十年间,从一无所有的贫民,发展到山东首富,继而维系了一个世纪之久,其家族重视文化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因为如此,其家族才能人才辈出,仕途通达,经商发财,长盛不衰。

丁氏故宅,清初黄县巨富丁氏家族所建。丁氏发迹后,征召邑内外能工巧匠,在黄县城里营造宅第,规模宏大,有2700余间房屋,现存240余间,为清代府式组群布局。屋坐西朝东,为典型北方传统的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群分若干个大院,每个大院由若干个四合院组成,疏密得当,浑然一体,古朴大方。走进丁氏故宅,琳琅满目的楹联尽收眼底。在这一进又一进的四合院里,不论正厅倒厅还是花厅,屋内屋外的明柱上都雕刻着漆金楹联,并分阴刻和阳刻两种,形似瓦状,紧贴在立柱上,涂着大漆金,光彩照人。写联人在都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社会贤达、艺界名流。而内容大都是劝道敬业、借景抒情、寓意深刻、哲理性强,大都是丁家在京城做官的人所求得,或经商致富后重金购得。像著名禁烟名臣林则徐题写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富有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辩证法。“扬州八怪”中的著名书法家金农和郑板桥分别题写的楹联是“且与少年饮美酒,更窥上古开奇书”,“操存正固称完璞,陶铸含弘若浑金”。军机大臣左宗棠的题词是“昼长梁燕从容语,风定瓶花自在香”,两江总督铁保的题词是“岚阳云村伊川月,灵运诗篇逸少书”,表达了丁氏家族的闲情逸致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著名书法家包世臣题写的“日有所思经史如诏,久于其道金石为开”,告诫丁氏子孙在治学方面只要做一持之以恒,必定会获得好的成绩。在祝寿厅内有著名书画家慎毓林的题词“惜食惜衣非为惜财当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已莫求人”,道出了丁氏家族的治家之道和处世观。总之,这些楹联书法苍劲有力,各具风采,内容争奇斗胜,名领风骚。从这里我们也可想象到丁氏家族当年在社会上交往之广层次之高丁氏家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这些文化底蕴的依托,也是丁家长达一个多世纪未能衰落的根本。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四、“黄县套子”、 商之宝鉴

黄县素有“商业之乡”的美誉。明永乐年间,黄县人就漂洋过海,远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办实业。黄县人自古多商贾,善经营;崇尚读书识字,讲究谦恭礼让。由于买卖人多,生意场上的需要,讲究礼节,灵活勤劳,以适应经商。随着世代的传授延续,黄县人在处世谋生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经商的黄县套子“商之宝鉴”。

蓬、黄、掖三县自古多买卖人,这其中又以在关东经商者为甚,久而久之在沈阳、哈尔滨等地落了个“掖县鬼子”、“黄县嘴子”、“蓬莱腿子”的称谓。除了这“三字经”之外,外乡人还赐给黄县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雅号“黄县套子”。

掖县鬼子说掖县人头脑灵活,经营有道,靠出点子致富;黄县嘴子指的是黄县人能说会道,伶牙利齿,靠嘴勤赚钱;蓬莱腿子的意思是蓬莱人手脚勤快,不怕吃苦,靠中跑腿生财。

《黄县志》记载:黄邑“地狭人稠,有田者不数家,家不数亩,养生者惟贸易为计”;又载,黄民“尊长上,急输赋,勤学业,敦名义”。这就是说,老黄县人自古多商贾,善经营;崇尚读书识字,讲究谦恭礼让。由于买卖人多,生意场上的需要,所以比较起来,就更突出了交际中的一套辞令,影响到社会上也重视培养子弟能写会算,讲究礼节,灵活勤苦,以适应经商。随着世代的传授延续,祖先们在处世谋生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振兴事业的“商人宝鉴”,加之一些飘洋过海的生意人和读书人,又把各地的开化之举和文明之风带回故乡,因而形成了一套精明强干、文雅谦和的民风特征,俗称“黄县套子”。

正是用此一套领先开拓、齐家治业,商家们尽管蒙受旧社会的钩心倾压和和内外战乱,仍能顺应时代潮流,颠波沉浮,周旋发展,最终独占外埠一方。如当年奉天(沈阳)城里誉满中外的“老天合”,以及接踵发迹的“吉顺丝房”、“洪顺盛”等大买卖,都是老黄县人苦心经营出来的举足轻重的著名商号,他们以雄厚的资金和独有的经商韬略,控制了市场,左右了整个奉天城的商业局势,故当地有“先有‘老天合’,后有奉天城”之说,这就一语道破了老黄县人在商界上的势力和能量。出外经商得道,影响着老黄县城内大兴文明经商之风。如三十年代时,东市场上(原瓮城)的一家饭店,跑堂的都是用英语来迎送外国顾客和懂外语的学生,生意十分兴隆;城西著名药局“登仁寿”,其良好店风和优质服务,更是闻名遐迩,八方称道;直到今日,南大街上的“利群理发店”等许多行业,也因继承了老商家的文明“套子”传统,才出现了顾客盈门的繁荣局面。

“黄县套子”用于生意场,带来了兴旺发达;用于交际上,增进了团结友谊。平时,在亲朋之间的迎来送往中,举止不亢不卑,言辞谦逊诚挚。遇熟人,点头躬礼、招手示意已成自然习惯;接触谈吐中的“屋里请”“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以及“欢迎光临”“请多关照”等一套辞令,虽然说起来简单,听起来平常,但却是人们在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礼貌风尚的体现,就连咿呀学语的孩子,父母首先教会的也是“谢谢”“再见”等讨人喜欢的文雅词语。看来,当前倡导的语言美,正是“黄县套子”早就形成的社会风情的发展。

黄县人的“嘴”是先民的遗传。据专家考证,“黄乃九夷之一支,由黄夷部落发展而成”。商代后期,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原大地,黄夷人在淮河流域建立了黄国。黄国“是个较少保守的,比较先进的侯国”。公无前648年,楚国的战车碾碎了古黄国1400多年的文明,国破家亡的黄国子民,有一部分带着先进的中原文化,又回到了先祖居住过的地方,在胶东半岛渔猎耕牧,繁衍生息。幽雅的环境,富庶的生活,打发了历史上的数次迁民,其中孟浩然、范仲淹等名人之后,亦先后迁入黄县。地域文化之间的撞南与融汇使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大都有知识,善言谈,爱说道。黄县人的“嘴”是数代人历史文化的沉淀。邑人自古重视教育,崇尚文化。“黄之有学也,肇于唐开元(指官学)”,以后多次增修,明代创建了河滨书院,清代修建了士乡书院,加上乡间无数的书房(家学),使得黄县人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据老年人的回忆,旧时邑人大都能识字,懂算盘,说起话来往往一套一套的。

黄县人的“嘴”在生意场上得到了磨炼。黄县可谓“商业之乡”,善谋生计的老黄县人不安于挣家门口的钱,于是便“闯关东,赴京师,泛重洋,远游经商”,在生意场上,这些人都是掌柜的、栏柜头(班组长)、帐先生(会计)和外情客(供销员),使嘴上的功夫派上了用场,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再加上胶东人特有的机敏与能干,至清代中叶,逐步达到鼎盛时期。黄县人在北京、沈阳(旧称奉天)、佳木斯等地,乃至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都有举足轻重的大买卖,“许多人当时在当地的商业界堪称泰斗、巨擘。老县人重礼仪,有文化,多商贾,善交际,在往常年的哈尔滨街上,人们把这一套具有黄县地方特色的民俗称为“黄县套子”,黄县也因此落了个“套子县”的雅号。

老黄县新龙口,逝去的城市文化是一段远古的文明,永恒的仿佛人类童年的老照片,一切真实而遥远。凝固的画面流动着璀璨如繁星的文明,是龙口五千年逝去的历史文化与莱夷人碰撞出一首人文与自然的交响曲。让人们重温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心中尘封已久的记忆,深入地寻找历史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化底蕴,龙口正是在岁月的洗礼下一路走来才形成了今天的美丽!那是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的融合,是一份所有生活在龙口的人都应该珍惜的美。一个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城市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失去灵魂的城市,宛如高价商店陈列品,以一组无意义的数字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文化其实就是生活,遗弃根与泥土般血缘联系,城市将是一座空中浮城。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节奏,其实有的时候,慢下你的步伐,去细细体味一下曾经逝去的岁月,从历史的兴衰变化中感受城市的变迁,其实你会发现很多这个城市别样的美。而我们也会继续寻着逝去的历史文化足迹,让更多人去了解龙口,了解龙口的历史,去品味龙口文化,去发现龙口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岁月沧桑下龙口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山东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邮箱:sswxhlkczzj@126.com 壹点号龙口文学邮箱:1433050159@qq.com

壹点号龙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