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好之一,事实如此。”在位于新源南路8号的办公室内,被问及如何评价GGV(纪源资本)的投资业绩时,讲话中气十足,不时发出大笑的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说。
2000年GGV在美国成立,5年后在上海设立中国办公室,多年来专注投资中美两大市场的创新项目。一串数字可以说明GGV所取得成就——成立18年,GGV共投出296个项目,其中独角兽公司56家,33家实现IPO。在过去18个月内,GGV为LP带来超过10亿美金的现金回报。
已经步入尾声的2018年,也是GGV的收获之年。这一年,GGV共有18个项目退出,其中5个实现IPO,包括小米、小牛电动、流利说等明星项目。
在募资艰难的资本寒冬,GGV则于近日宣布完成了总额18.8亿美金的基金募集,包括GGV Capital VII及VII Plus,共计13.6亿美元,GGV启航基金二期共计4.6亿美元;以及GGV Capital VII的创业者基金,共计6000万美元。这轮融资完成后,GGV共管理13支基金,资产规模达到62亿美元。
“这肯定这不是巧合。”GGV管理合伙人李宏玮说。回望过去,GGV的成功在于抓住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在它的被投名单上,百度、阿里、滴滴、头条、小米,这些公司构成了主导中国互联网世界发展的几股最强大的力量。
对于一家追求成为市场NO.1的投资机构来说,挑战在于能否永远抓住下一个大的浪潮,并投出新浪潮崛起中诞生的超级独角兽。过去18年,GGV已经形成了一套方法论,不过面向未来,这家基金也在改变。
全球视角、本土投资
GGV关注消费及新零售、互联网服务及社交、企业服务及云、前沿科技四大板块的投资机会。在每个主题之下,以全球视角去看项目,再由本地投资团队决策。
目前,GGV在美国与中国各有三名合伙人,实行中美两地作战。在李宏玮看来,地域对GGV并不是制约,更多是知识库及视角的补充。
这点可以从GGV在出行领域的布局得到印证。在出行板块,看到Uber在美国出现后,GGV接连投资了滴滴、东南亚的Grab(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网约车公司,曾收购Uber的东南亚业务);在共享单车领域,GGV则接连投资了哈罗单车和LimeBike(一家美国的共享单车公司)、Yellow(一家巴西共享单车公司)。
中国视角与中国经验也在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电商领域,童士豪观察到,美国投资者倾向于避开亚马逊,主要关注高端市场,导致美国的草根市场被忽视。基于这个判断,童士豪在美国投资了主打低价、面向蓝领阶层的移动电商Wish。“美国VC对这个(Wish)没有感觉,但我们见过淘宝如何崛起,知道这个市场是很大的。”童士豪说。
中美两地作战的模式令GGV看投资机会时,能够互相补充和借鉴。但在做决策时,尤其是早期,会以本地决策为主。“因为早期决策需要快速,另外早期投资更多也是对人的判断。”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说。
GGV的另一优势在于,基金投资阶段能够覆盖公司的整个成长周期,从种子轮到pre-IPO轮都可以投。符绩勋相信,这样多阶段的视角能够令GGV在发现新趋势的嗅觉上更为敏锐,同时也能在优秀公司壮大过程中不断加码。
“我们可以投早期,也可以投后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组合,在行业内获取不一样的视角和回报。”符绩勋说。
在规模与精准之间寻找平衡
成立18年,GGV在发生什么变化?一种视角是,看看它错过的项目。
符绩勋说,在投资上会犯两种错误,一种是投错项目,另一种则是错过好项目。比如,GGV曾错过了2008年的京东、2012年的头条。
2008年2月份,京东正在进行B轮融资。符绩勋见到刘强东后,问他需要融多少钱。刘强东说需要3000万美金。符绩勋继续问,这笔钱能花多长时间?得到的答案是一年。对于过投资百度,并在这个项目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符绩勋来说,他看重资本效率,而当时在仓储物流上耗费大笔资金的京东太过资本密集。基于这个判断,他没有投资京东。“我没想好,没看好。我当时不知道这钱投下去会有怎样的想象空间,所以错过了。”符绩勋说。
另一个则是现在已经达到750亿美金估值的今日头条。
事实上,关于信息流及信息分发带来的机会,在看到今日头条之前,GGV已经做过很多研究。看到头条时,数据确实涨得不错,但总流量也还不大,100万不到。符绩勋当时问了周围很多人,发现除了两个司机师傅外,没有人用。
现在符绩勋总结错失原因时说,“其实我们得看到,中国是如此广大,在单个城市或者在你的单一视角,往往看不到全部。看不到整个中国的消费需求。”
不过,GGV与头条的缘分并未结束。之后,GGV在北美投了短视频社区musical.ly,后musical.ly被今日头条收购,GGV得以反向投资今日头条。
这些案例说明,过去成功的经验并不一定会永远适用,真实情况则是,成功经验在新趋势崛起时往往会成为一种认知障碍。
GGV管理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符绩勋开始担心“越来越大的支票,会导致你对市场失去感觉,不够敏感。”为保持这种敏锐,GGV开始向更早期走。从第五期基金开始布局早期,第六期基金成立启航一期基金,可以投向种子期轮。
另一方面,规模扩张又似乎是必然之路。童士豪认为,每个新行业和赛道,如果完全以数据去分析都会比之前要糟糕,因为未成熟效率还不够高。但长远来看,能够发挥的经济效应会更大,只是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因此,GGV的基金规模在不断扩张——对于中早期的VC来说,GGV如今60亿美金的管理规模已属巨量。
直观感受上,GGV投项目比以前要更快、更多。2017年年初,徐炳东加入GGV,主要看新零售,至今已经投出14个项目。童士豪2013年底加入,五年来投资30多个项目。“GGV正变得更快,投资方向更广,时间点更早期。”
不过,GGV也并未放弃一以贯之投资精品的风格,“对每个板块,还是希望看到我们投资的公司,都能够成为行业前三位。如果公司处在市场NO.1的位置,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它会跑得更快。”李宏玮说。
新合伙人带来新的投资风格,看起来,GGV正在规模与精准之间寻找平衡。“我认为这样的变化,未来几年会看到不错的收获和结果。”童士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