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当易仕旭站在试验台前,他仍常常会想起,那次进行研发试验时所遇到的困难和艰辛。
作为海思科项目研发负责人,某项药物的临床三期试验,让易仕旭的团队操碎了心。尝试了很多方向,方向不对后再进行调整,依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就在准备放弃之时,偶然间得到的一个小分子活性体,让易仕旭的团队再次看到了希望。以这个小分子活性体作为突破口,易仕旭他们顺利完成了产品试验目标。经检验,产品前端性、疗效和安全性都出乎意料的好。
“搞研发就是靠一股劲儿,心里憋着一股执念,然后坚定地走下去。只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罢休,才能得到一个既意外又不意外的好结果。”回想这段坎坷的历程,易仕旭依旧感慨万千。
从摸索到聚焦,再到发力攻克难关,一项医药研发的过程是这样,一座城市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尤其是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区域内可提供的资源量存在着空间、资金、人才、信息和市场的天花板。产业布局不够聚焦的话,难以依托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合力”。
易仕旭公司所在的成都市温江区,同样也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
沿成都市光华大道一路向西,就到了一座绿意盎然的公园城市——成都市温江区。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开窗远眺,越过葱郁的林木与高耸的楼宇,能看到巍峨的西岭雪山。“窗含西岭千秋雪”,千年绝句里的“绝景”,又穿越时光隧道浮现于斯。
近年来,成都温江在产业发展路径上也经历着从摸索、尝试再到聚焦;在发展理念上,也经历着“以产聚人”再到“以人定产”的转变。最终,温江提出了打造“三医两养一高地”的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努力成为一座“研发”健康的城市。
温江近三十年来的产业发展经历和认知变迁,也许可以为更多中小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温江区三医创新中心(张志强 摄)
聚焦一个“点”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一架天平,在自身资源禀赋与外部产业发展机遇之间寻找着平衡点。
过去的几十年间,温江的城镇化进程一直保持着较快的速度:1983年,撤销地区并入成都,创立于1992年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让温江实现了由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跨越;2005年光华大道的通车和“花博会”的举办,让温江一跃成为当时成都城镇化进程最快的近郊区县;如今,温江已经成为成都的中心城区之一,在城市定位上也实现了从传统近郊区向现代化中心城区的转型升级。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制约温江发展的难题也显露出来,那就是产业基础偏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温江产业发展的方向并不够聚焦。在这片仅有277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曾坐落着以食品饮料、印务包装、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多个门类的产业。产业门类虽多,但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群优势。
“温江需要的是集中力量,发展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朝阳产业。”温江区一位负责人表示。
2015年,温江聘请麦肯锡对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通过调研发现,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的路径正符合温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温江提出了“三医两养一高地”的产业发展定位。
一项预测显示,全球健康产业在人口、科技、医改三要素驱动下,2017~2021年,全球医疗支出预计将以每年4.1%的速度增长。“三医”产业正处于全球上升通道期。
今年,在麦肯锡规划的基础上,温江又请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进行产业规划中期评估,明确了“国际健康产业高地西部创新公园城市”的战略定位。
产业思路变,载体也随之而变。从原来的“八大功能片区”到“六大产业园区”,再到“三大战区”,最终确定为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核心区;从成都医学城、现代服务业园区、生态旅游区三个园区的“各自为战”到如今以全域深耕大健康产业为“终极目标”,园区不断整合,功能定位也紧紧围绕“大健康”来设计。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比较优势理论中曾论证过,要素禀赋结构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基础。在成都医学城(科技园)党工委书记路红星看来,生态本底好、高校云集、生物医药产业有基础以及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是温江发展大健康产业最大的资源禀赋。
处于上升通道的产业外部环境,加上对自身基础条件的信心,温江在大健康产业上越来越专注。“原本我们以为,产业门类多,东方不亮西方亮。现在我们发现,大健康产业舞台之广阔,就算把整个温江都纳进去也难以装满。”路红星感慨。
深秋入冬之际,温江区委书记王道明在川港澳合作周中短短5分钟的讲话里,提到了27次“医”字,信心满满地把“健康”作为温江响亮的的名片向外推介,这充分说明温江的健康产业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实力。
慢慢地,温江的产业地理在“政府 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下不断重塑。原本区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向智慧医疗方向转型,印务包装企业开始围绕“三医”企业提供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感受到,以‘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消费升级浪潮已经到来。未来三到五年,是生物医药产业定格局的窗口期,稍慢一步就会一误再误,领先一步就可步步领先。”温江区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串起一条“链”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联合作用的过程。
今年上半年,投资高达100亿元的药明康德生命健康产业园举行了动工仪式,不仅对温江来说是件大事,对于成都来说,同样也是件大事。
在药明康德这样的龙头企业没有到来之前,温江虽然已经分布着大小近60家“三医”企业,但由于在产业链条上缺乏关键环节和关键配套,园区内要素之间还难以形成高效流动和紧密协同。
而当其落地之后,很多当地药企的高管比政府还要兴奋,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运营副总裁陈得光就是其中之一。
原来,药明康德与温江一家医院设立GCP临床试验中心,可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对于科伦药业研究院来说,这意味着以后生物等效性研究就可以不用跑到省外,直接在温江做,会节约很大的研发成本。
“药明康德GCP临床试验中心建成后,这项业务我们可以把它包完。”讲到这里,陈得光眼中充满了期待。
一个龙头企业,就可以将分散在城市间的上下游企业“串”在一起。关键环节上龙头企业对于产业链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不仅是温江,在各国健康产业集聚区的成功实践中,都十分重视医教研用一体化发展和产业链的整体布局。
以波士顿长木医疗区为例,在0.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布数十家医院、医学院和医学研究中心,医疗人员超过4万名,吸引了数百家诊所和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健康服务机构。在竞争与协作中,不同机构之间实现了共生、共赢。
从国内来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给健康产业发展支了七招,其中一招就是要鼓励和引导健康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主体良好合作,合理分工,有效集成。
陈得光认为,“三医两养一高地”这个概念,同样体现着构建产业生态圈的思维:“‘三医’与‘两养’之间,医疗是连接的桥梁;医疗满足养老、养生的需求,而医疗来自于医学,需要用医药。”
目前,作为中间“三医”与“两养”之间的桥梁,医疗服务机构正在温江集聚。华西医院温江院区等24家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已经建成,前海人寿妇儿医疗综合体等13个项目也引进到了这里。
在珠江国际中心,聚集了尚橙口腔诊所、瑞慈瑞文门诊、脑立方全脑训练中心等医疗服务机构。成都珠江投资总经理唐宇称,这里将要打造一个“健康综合体”,来满足整个成都乃至西部巨大市场的消费需求。
通过这种“三医”和“两养”联动的模式,温江把整个产业集群串在了一起。企业也就可以通过联动关系找到未来项目或者产品研发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如今,温江区内已经聚集了包括百裕等96家生物医药企业,华西医院温江院区、八一康复医院等11家高端医疗机构,以及药明康德、博奥生物等43家研发机构,国家级和省部级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已经建成了42个。
路红星认为,当前,温江在临床研究领域和工艺路线制定领域还属于薄弱环节,这也将是他们未来需要强化的重点。
成都医学城B区规划图
吸引一群人
聚人,是兴业的基础。
“要想补足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吸引人才是第一位的。”路红星说。
医学研究,人才是最核心的资产。它讲究的不单纯是人海战术,更多走的是精兵战略。尤其是对于药物研发来说,基本上每个技术平台都是围绕着一个领军人才打造的。
在人才培育上,温江专门在爱斯特、海思科等4家公司建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我们摸排了‘三医’企业在技术创新、科研攻关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博士后政策宣传和申报辅导服务。”温江区社保局一位负责人这样说。在爱斯特(成都)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团队名单上,罗列着一长串的“洋面孔”。从公司CEO、VP,到运营、研发总监,再到技术顾问团队,都是来自哈佛、剑桥等世界级名校的专家、教授。“我们想要走国际化路线,就需要打造国际化团队。”公司人力资源及行政高级总监贺秀黎坦言。
爱斯特对国际化人才的渴望,实际上也是温江对国际化人才的渴望。然而,想要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并非易事。
“缺人,不仅东南沿海缺人,我们内陆地区也缺少医学类的高端人才。”路红星直言,真正能够带领团队做研究的领军人物,必须要拥有十年以上的海外药企工作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药物研发对接国际标准。而这些领军人物的年薪,都高达百万以上。
温江人社局曾做过一项调研,以生物医药类为例,医学总监、研发副总经理等岗位均为紧缺度最高的三星级,占紧缺型岗位的41.93%,且呈现数量紧缺和质量紧缺“双紧缺”状态。
问题是,能够给高薪的地方很多,能够给大平台、广阔发展空间的地方也不少。凭什么让这些领军人才安心到这里来安居、立业?
爱斯特研发高级总监Raghavenda Rao Morthala博士是印度人,他走南闯北,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博士毕业后,与来自很多国家的医学专家都有联系和交流。从他的视角来看,建国际学校、解决全球人才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留住人才的必要条件。
抛开事业上的优厚条件,很多地区往往忽视了高端人才对家庭以及子女教育的关注,而很多高端人才想要得到的“安全感”恰恰在此。
为了引人,温江不仅出台了《成都医学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并着手解决教育资源配套的问题,在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了52所小学和83所幼儿园。“近年来,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王府外国语学校已实现招生,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等在温江快速建设,高端人才来到温江,子女的教育问题不用担心了。”路红星说。
不久前,科伦药业研究院从加拿大引进了一位创新药物临床研究的高端人才。只是,这位专家的孩子才6岁,正到了读小学的年纪。科伦药业找到温江区政府来协调,大概用了两三周时间解决了孩子入学读书的问题,这位人才终于安心地留了下来。
“如果能让那些最核心的人才愿意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交给温江,我们就成功了。”温江区规划管理局局长田平这样感慨道。
筑起一座城
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是一部独特的城市传奇,而这部传奇的脚本就是城市规划。
一座聚集着全球高端医学人才、在全球健康产业中具有知名度的城市,当然需要一套以“国际化”思维打造的规划方案。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了“城市功能”“基本需求”的重要性,“把人的基本需求、土地的基本需求做好,保护土地的生态、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善,保证宜居,保证社会是坚韧的,就是国际化的。”他说,“关键是怎么做,这些都是要下苦功夫、练真功夫。”
过去,许多城市在推进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所遵循的逻辑是“产城人”,把产业放在了第一位;现如今,这种发展思路正越来越向“人城产”的逻辑转变,把人放在了第一位。这一点上,温江也不例外。
“我们现在也体会到,不管是如何规划,终究还是要围绕人来做。人聚集了,就不用担心这个地方没有产业。”田平说。
为了从全球视野、从科学专业角度进行产业布局。温江在规划上也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下了不少功夫,其中一项,就是聘请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编制《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战略规划》。
翻开这本沉甸甸的规划书,12个“产业社区”映入眼帘。在国内,“产业社区”这个概念也许还能算上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而从国外来看,已经成为一种都市化生活方式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国际潮流和大趋势。目前,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有了典型案例。
例如,Novena健康城是新加坡六大健康城之一,位于新加坡中部、Novena地铁站旁。健康城是以依托陈笃生医院的医养集群为核心,围绕Novena地铁站,包括以医养产业为主的商务办公空间,以健康主题商业、酒店和公寓支撑的综合社区。
在田平看来,一个“社”字,反映了产业社区所服务的对象是人,而非纯产业。这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概念,既包括产业要素,又包括公共服务。“围绕着一个主题,让共同爱好兴趣的人聚在这里,然后通过产业社区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在一定的区域实现集成发展。”
除了产业社区,新规划的产业片区也更加关注“人”的问题。以价值医疗及人工智能实践产业片区为例,未来这里将聚集大量医疗人员、病人、研发人员以及国际教师、学员等不同的人群。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新规划在外部开敞空间中专门为不同的人群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
对于很多熟悉温江的人来讲,这里最吸引人的还是其生态环境和山水格局。如今,从绿意盎然的“金温江”远眺西岭雪山,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这座公园城市在发展思路上的变化,并接纳这座公园城市的新名片——健康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