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在办学过程中选址、规划、设计和监造的校舍和公共建筑,连同延续其风格的建筑,通称为“嘉庚建筑”,其中已有32栋“国保”。在文化交融和时代变迁的过程中,这些嘉庚建筑如何成为“活起来”的文化遗产?
嘉庚建筑集中了福建地方建筑特色、中国传统建筑精华和欧亚建筑优点,以中西合璧为显著特征,庄重典雅、美轮美奂,在近代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最早由陈嘉庚主导的学校建筑,可以追溯到1894年的惕斋学塾创建、1911年开始的道南学堂扩建,分别从中国传统和西式建筑风格两条路径,对嘉庚建筑风格的形成做了最初的实践探索。“惕斋学塾”旧址位于嘉庚故居旁边,门口还保留着“惕厉其躬谦冲其度,斋庄有敬宽裕有容”的楹联。新加坡道南学校建筑则融合了西洋和南洋风格,当年陈嘉庚在其中主持建造的校舍得以很好保存。
据《南侨回忆录》记载,1917年春陈嘉庚“商遣舍弟敬贤回梓,负责建筑校舍”,开始了首度大规模的校舍建设。陈嘉庚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力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给建筑部的信函中提出“群贤、集美、同安三楼不宜用倒吊坊,概盖瓦简经用”“宜尽先取本地产生之物为至要”“反对楼枋用洋灰”等要求,并嘱托“万万不可轻信外言”。
他还经常对建筑事宜作具体安排,如往闽北购置廉价杉木。1950年之后,陈嘉庚回国定居,修复和扩建校舍时,大量聘请闽南工匠,使用本地建材,并坚持到工地巡视督导。中西方建筑风格更加有机地结合,如中式屋顶与西式屋身的契合、建筑材料和形式的进一步融合等。21世纪以来,新建的嘉庚风格建筑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更多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如廊柱檐脊的简化、屋顶的镂空、凸显整体景观效果等,愈显灵动多元而不失恢宏大气。
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嘉庚建筑,其名称大都取自具有代表性的典籍、典故、地名、人名。据《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记载,时任校长叶渊“以校中建筑物,向无定名,通常称谓,或以号,或以方向,或以新旧,殊觉不便;特规定名称,分别已成未成,绘就平面图付印”,也就是说,不仅命名了现有建筑,对规划中的未来建筑也一并考虑,诸如即温、允恭、崇俭、克让、尚忠、敦书、诵诗,寓意独具匠心,赋予建筑独特神韵。
比如允恭楼群,“一主四从”五栋楼宇,相继把温、良、恭、俭、让这几点包含进去,依山傍海一字排开,结合相关典故,形成“即温”“明良”“允恭”“崇俭”“克让”,既保持了整体性,又凸显了各自板块的独立性和丰富性。
陈嘉庚晚年一直计划在家乡建一座小祠堂,定名为“归来堂”,为的是让“子孙回乡时有个寄宿之所”,通过由他最后确定的《归来堂记》,可以清楚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服膺和践行。记曰:“识其平生行义,与孟子所云‘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实相符合。”分人以财、教人以善、为天下得人,正是他毕生所求,至此人们恍然大悟,原来陈嘉庚爱国爱乡、兴教兴学的行动依归,早已悄然化作“尚忠”“居仁”等饱含古香古韵的名称,并以校园建筑之名流传于世,更持久地发挥其育人和教化功能。
其他诸如作为教师宿舍的“肃雍楼”“勤业斋”、学生宿舍的“囊萤楼”“映雪楼”、幼儿园的“葆真堂”、农林学校的“务本楼”、图书馆的“博文楼”,甚至于作为澡堂的“浴沂室”,都是根据校舍的功能,对照教育的目标,一一对应从传统文化经典中选取合适的文本,为相应的建筑赋名。
闽南在汉代之前一直被视为“方外之地”,近代以来长期是落后的渔村状态。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看到 “十余岁儿童成群游戏,多有裸体者,几将回复上古野蛮状态”的景象,令陈嘉庚“触目心惊,弗能自己”。他通过办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家乡面貌,新建的校舍在当时是处于时代前沿的“现代建筑”,在福建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比如,蔚为壮观的南熏楼,直至20世纪80年代都是福建省最高的大楼。当时兴建的桥堤、码头、船舶、道路等校园建筑,也对地方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据《厦大胶园移归集美学校与集美学校现况之报告》记载,“故今日计划集美全部,宜以大学规模宏伟之气象,按二十年内,扩充校界至印斗山”之规划,以及“各楼舍及道路,佳木成荫,盛夏不暑,虽未若庐山之凉爽,或不亚于北戴河之清幽,而海洋空气则为斯二地所无”之效果,今日都一一实现。
在封建社会晚期,福建沿海地区大都是海防前沿,近代又成为抵抗殖民侵略者的前线。“演武场”“集美寨”“延平故垒”“国姓井”等都是曾经的烽火硝烟所遗留的地理标签,陈嘉庚使之蝶变成文教昌盛的名胜之地。延平楼奠基时,他亲自撰写《集美小学记》,表明是以建筑来铭记中华民族“独立之精神,敬保存之,以示后生纪念”。1955年建成的鳌园,使毁于日寇战火的祭祀场所转变为一座教育大观园,以“念人文之划代永记物华,对山海而构图亦资博览”。由毛泽东亲笔题名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以及陈嘉庚亲自撰写《台湾史略》的石雕台湾地图,都彰显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印记。
道南楼是陈嘉庚生前主持兴建的最后一座建筑,其名源自“吾道南矣”的典故,体现出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担当与执着,以建筑之名致敬先贤,勉励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