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创新,还看今朝!“2017 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今表彰

为了弘扬先进,彰显英才,让全行业深入了解 2017 年纺织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们坚持创新、勇于变革的精神,4 月 9 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杂志社、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承办、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的“2017 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表彰活动在北京召开。

自 2005 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全行业开展年度创新人物评选活动以来,已先后表彰了 220 名创新人物,这些创新人物在供给侧改革、智能制造、绿色环保、协同创新等方面对重塑中国纺织核心竞争力,引领全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7 年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评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根据《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评选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由相关专业协会和单位推荐,经评审委员会评审,评选表彰活动领导小组审定,最终授予王力民等 20 位同志“2017 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荣誉称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纺织人一定会高唱赞歌,再续辉煌。

王力民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绿色创新加码

从1978年进入印染行业开始,王力民一步步从挡车工、轮班长到分厂厂长、科技处处长,又从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到总经理。几十年的纺织人生,王力民已经成为公司的科技带头人,在企业现代化管理实践中有独特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在推进企业发展和纺织印染行业科技进步、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在,王力民已经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2017年,王力民为纺织行业发展贡献了极有分量的创新力量,为纺织绿色发展加上了重磅砝码。

王力民说:“安全是天,环保是命!没有安全,天就塌了,没有环保,命就没了”。

2017年7月企业投资900万元,完成了对两个污水处理车间的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新增微电解深度处理工艺及配套设备,沉淀池,全自动隔膜板框压滤机,实现环保能力再提升;上马脱硫、脱销、除尘的超低排放设施,实现了锅炉的超低排放。引入清洁能源,8月份开工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清洁生产,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企业。2017年4月,企业荣获“低碳山东省行业领军单位”称号。

这一年,王力民主持研究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低给液短流程印染关键技术研发技术》。研究活性染料泡沫染色机理,创建泡沫染色体系基础数据库,研制了泡沫均匀起泡/施加装备,开发了泡沫染色新工艺。与常规轧烘轧蒸工艺相比,泡沫染色工艺的染色化学品用量减少60%,综合节能40%以上,并且减少洗涤用水30%,减少污水排放30%,节约盐用量70%,节约染料20%,缩短了固色时间,染色均匀性达到4级,实现了轧染的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一年,他主持研究的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少水节能生态染整关键生产技术研发》项目。项目采用低温短流程生物前处理技术和数字化控制连续染整工艺技术,开发轻薄高档面料、仿数码蜡染精细印花面料和复合功能性纺织面料;实现一次性产品合格率96.15%,生产效率提高14.5%,节能31.9%、节水15.2%,减少废水排放15%以上,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这一年,他主持研究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纯棉织物短流程低水耗印染新技术开发》。研究开发纺织品低水耗、短流程清洁染整加工技术,解决纺织品染色、印花过程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问题;实现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0%~30%,水耗降低10%~20%,减少无机盐排放20%~30%,CODCr减少20%~30%。

同时,王力民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流程印染过程数字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的课题负责人,突破全流程印染过程数字化控制中的技术瓶颈,建立全流程印染过程数字化控制系统及应用示范。

在企业经营方面,王力民提出“一体两翼”的发展布局,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与舞台。“一体”即突出主业,实现以印染为主体。以互联网为一翼,通过互联网+、智能制造、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OA现代办公系统、分销网络系统等具有华纺自身特色的互联网系统,基本实现了公司现代化转型升级,走在同行业的前列。以资本为一翼,有效利用华纺上市公司的平台,通过定向增发、短融、项目贷款、投资农商行等各项运作。

随着华纺人的不断努力和奋力拼搏,随着中国纺织从大国向强国迈进步伐的加快,王力民和他的华纺人将创造新的辉煌!

评委会点评

王力民确立“求学、求知、求真、求实”的作风信条,带领团队围绕新纤维材料、生态印染工艺技术、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等重点领域,突破制约瓶颈,研发少水及无水印染新技术,实现清洁生产、提高可持续发展;研发仿数码精细仿蜡印印花技术,提升蜡印花布水平;对印染生产过程全流程的网络监控系统和在线管控技术进行升级改造;研究环保型染料、助剂的应用性能及复合功能性整理,提高了纺织品质量和附加值。

王涛 北京方圣时尚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时代纺织的继承与开拓者

1980年出生的王涛,23岁便远赴海外求学,一毕业回国就开始学着为父亲分忧,并以自己的所学和对国内外消费市场的把控,创立了法国顶级服饰奢侈品品牌圣黛茜,一举填补了国产高端奢侈品品牌的市场空白。为了造福家乡,担起一个企业应有的责任和使命,他投资创建绮丽·创谷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园,助力山东纺织的时尚转型。

坚守更要开拓

“从小在父亲的熏陶和感染下,我对纺织行业有种说不出的感情,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接过父亲的班,要比他做的还要好。”爱笑的王涛调侃道,他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长大的,没有理由不成功。于是回国后,他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和品牌。

圣黛茜定位于国际服饰精品品牌,围绕着这个定位,在坚持上乘品质的同时,品牌从设计到工艺都在向年轻时尚及国际化升级。为了迅速打开市场,王涛决定从明星效应开始。比如影星蒋欣身着圣黛茜高定系列的微博,几天之内引发18万人围观及好评,同时还有高晓菲、秦岚、吴昕、童谣等一系列时尚大咖,与他们的合作,有效提升了圣黛茜品牌的时尚度,填补了国产高端奢侈品品牌的市场空白。

渠道是品牌最血拼不过的“战场”。2017年,圣黛茜整合力量,在销售中主抓三个要点。第一是抓VIP和老客户;第二是增加线上线下的互动,和顾客建立值得信任的朋友关系;第三是推明星产品。圣黛茜的优势在于材质,主推产品是最具代表性的连衣裙、裤子和羊绒大衣。每个月根据季节,围绕一个品类,从销售到陈列到推广,主推一类产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圣黛茜销售额不断刷新业绩。

此外,为了让圣黛茜更具国际范儿,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加大了产品研发力度。目前,公司已拥有100多种桑蚕丝专有色彩的低温染色技术,每一季度在沿用经典色的同时,还会创新研发一些新的流行色。如最新一季小清新色系回归,比云朵还轻柔,比花朵还温馨的嫩黄、粉红、浅蓝、奶油色等低饱和色都将会出现在圣黛茜最新一季系列之中。

如今,北京方圣实业有限公司旗下拥有pierre cardin(皮尔卡丹)、chant deesse(圣黛茜)、迪安诺(DIANOBLE)、迪安诺贝、lotusouslune、Grameenzia(时尚潮牌)六大各具特色的服装品牌,全国共有近500家门店;并与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等12家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在行业内和消费者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是使命更是责任

2016年5月28日上午,绮丽·创谷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在山东日照莒县经济开发区奠基。公司注重技术研发中心的打造,引进国际化人才,争做时尚文化产业的引领者。创意园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这座集生产、物流、仓储、展示、办公、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将为品牌集团化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东方绮丽投资建设的绮丽创谷服装文化产业园聚焦山东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信息产业、能源原材料、旅游产业等,构建新动能的主要载体和主导力量。随着产业园的建设,现代化的服装设计理念和运营模式被带到山东,一艘全服装制造业航空母舰即将在这里起航。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可以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6500余个,正常年份利润总额可达6.4亿元,不仅能带动当地服装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而且还有利于推动当地的城市化进程。

评委会点评

王涛自2009年回国后全盘接手家族生意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公司就实现了神奇的三连跳,每年公司营收都达到了不低于30%的增长。如今,公司在王涛的带领下,不断打造高端附加值的产业链,为推动经济地区发展,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推动行业变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绮丽·创谷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成投产,将带动山东纺织服装行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实现山东省服装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田中君 吉林省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带领东北袜业成为行业传奇

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从2005年开始创办,到2017年已经走过12年,由成立之初规模只有40多家袜业生产加工企业,知名度很低的园区,到如今在全国袜业的地位迅速提升,企业用1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南方发达地区30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中国袜业产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可以说,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吉林省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中君的功劳。

小袜子大格局

东北袜业获得了诸多荣誉,被国家评为“中国最具创新能力企业”,获得“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被国家人社部命名为“全国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辽源也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袜业名城”、“中国棉袜之乡”,“中国袜子,辽源制造”的城市名片越叫越响,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区已经发展成为吉林省最具特色的产业园区。

在全国纺织袜业生产行业中,东北袜业园已成为运营模式最先进、生态工业环境最完善、潜在发展能力最好、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工业园区。2017年,园区定位为“五个元年”,即:会展元年、数据元年、金融元年、标准元年和文化元年,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从根本上全面发力。发展在线员工;力推“三租”(租厂房、租设备、租订单)经营模式;持续推进一个人的公司,入“五新”时代(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新能源)。

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企业结合报告中提到的“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进一步调整企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四环理论”,即以园区为一环,打造核心生产环节和链条环节的精益化制造中心;全省范围为二环,以产业扶贫为主

要方式建设多个辅助性生产配套服务基地;全国市场为三环,通过垂直采、新型电子商务构建大销售、云平台;全球市场为四环,步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纺织行业布局。建设以袜业产业为核心多元化平台化发展的生态型园区,全面提升企业自我造血、自我修复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形成开放式运行体系,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保证企业良性健康发展,促进产业地位确立。

2017年东北袜业积极引领园区重视品牌建设,田中君重力推进“一厂一品”,开设10余次通气会及推介会,万人参加,积极与京东和阿里巴巴合作,打造高品质袜品。全力打造“大销售,云平台”,东北袜业垂直采成立是东北袜业一大亮点,完全打通工厂与店铺,去除中间环节,较少费用,提高工厂利润。

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义务

田中君多年来持续关注社会民生,在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各种反哺社会的活动,每年向环卫工人、养老院送袜子;捐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就读;与残联协作组织残疾人士就业创业;开展淘宝5000大力发展全民电商;提高创造就业能力等等。多年来,企业始终用默默的付出反馈社会,把承担社会责任当成一种义务。

响应“真脱贫、脱真贫”的号召,按照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客观实际,田中君决定实施“50厂5000人”计划,即:园区计划在辽源周边农村招收发展5000名产业工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诉求。目前,已在建安镇的安山村和足民乡的安良村建成了两个打底裤缝纫厂,直接将适合农村的工厂搬到农民家门口,每个工厂可吸纳农民100人。下一步,还将陆续开办工厂。此外,以园区直通车、农民公寓等方式促进农民变工人,提高其生存条件和生活幸福感。目前,企业还在进一步谋划项目,不断完善,力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评委会点评

在经过10余年发展后,东北袜业园创造了中国袜业产业发展史上的奇迹,辽源在全国袜业的地位迅速提升,棉袜生产规模跃居全国第一位。田中君从东北袜业园创业之初就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提出用不断创新的理念发展企业,将袜业产业链的每个关键环节进行拆分,织造专门织造、缝头专门缝头、染整专门染整,包括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也是如此,每个企业由原来的“小而全”变为“大而专”,迅速发展成为袜业产业集群。在“互联网+”等新趋势下,他创新性地提出建立“大销售,云平台”的模式,应时而变,带领东北袜业走在了行业最前沿。

史成玉 山东省永信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打造中国水刺非织造第一品牌

如果不是从“体制内”出走,人们今天见到的史成玉,大概是一名优秀的公务员。而勇敢舍弃“金饭碗”的惊人决定,则成就了如今的先锋企业家史成玉,也是山东省永信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成玉。

2004年,受过高等教育的史成玉刚刚毕业,便进入备受羡慕的机关工作。但史成玉并未止步于这样的安稳,过了不惑之年,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决定——“下海”。

至于选择从事非织造布业的原因,史成玉表示是机缘巧合。自2002年公司改制后转型进入非织造领域,史成玉立足非织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前沿,公司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选为“全国纺织行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

史成玉主导了与山东大学、东华大学的“产学研”联合工作体系,组建了由CTO带队,5位博士、20位硕士参与的研发团队,每年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6%用于研发,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合作建立“中国医卫用水刺非织造材料研发基地”,完成了一系列新原料、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现已形成高附加值、功能化、差异化系列产品,其中山茶花纤维水刺布、茯苓薄荷草珊瑚等草本纤维水刺布在医疗、美容护理领域尤为注目,在行业内技术优势明显。截至2017年公司共获得40余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颁发的《产品开发贡献奖》和《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智能制造示范单位》;山东省经信委颁发《低碳山东行业领军单位》,获认“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史成玉获评“第二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领军人物”。

2017年借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机遇,史成玉决策投资13亿元兴建“年产9万吨生物质纤维非织造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占地300亩,与国机集团智能技术研究院、恒天集团、山东大学、浪潮集团等联合开发万吨级国产水刺非织造智能制造成套装备,达到国家《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所提出的国产装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从根本上提振民族工业装备水平,该项目已确定申报2018年国家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打造国家级水刺智能研发中心和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智能工厂并提供示范。同时该项目定位于构建“绿色工厂”,选用可降解的生物质纤维作为原料,配置高产高效低能耗的先进装备,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生产用水达到90%回用,同时实现达标排放,引领节能减排技术方向。项目已入选济南市2018年重点项目,在用地、资金扶持和技术合作方面给予重大优惠,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刺非织造智能制造研发基地和世界前10水刺布供应商。

在市场开拓方面,史成玉亲自参与国际市场开发,产品出口比例达60%以上,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永信”和“WINSON”牌水刺无纺布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产品,出口年增长率达60%。

史成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重视基层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坚持“三会一课”,从严治党,企业上下风清气正,为创新发展、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公司内部建立互助基金会,帮扶困难职工,多次组织和参加义务献血、慈善捐助等公益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2017年签署1000万济南市投资性扶贫项目,践行“十九大”精准扶贫的战略规划,积极履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史成玉多年来在开拓创新中谋企业发展,在奋勇争先中铸就事业辉煌,在无私奉献中勇于担当,作风严谨,精益求精,带领全体员工为打造中国水刺非织造第一品牌和低碳高效的智能绿色工厂砥砺奋进,持续拼搏。

评委会点评

史成玉具有非常丰富的纺织行业工作经验,2002年进入非织造布领域,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重视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联合优质高校资源,搭建“产学研”联合工作体系,研发投入比例超过6%,合作建立“中国医卫用水刺非织造材料研发基地”,公司已形成高附加值、功能化、差异化系列产品;积极开拓市场,产品的出口比重达到60%,永信”和“WINSON”牌水刺非织造布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产品。2017年史成玉决策投资非织造布智能制造项目,与国内优势装备企业、软件企业和高等院校合作研发智能生产线,并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为行业智能制造工作发挥了优秀的示范效应。

许耀芹 江阴浩业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耕细织的“毛纱专家”

如果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能。江阴浩业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耀芹,就是这么一个敢于和命运争高低,敢于和时间赛跑的“拼命三娘”。从车间到管理,从职业经理人到自己创业,一步步的人生历练,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什么是天道酬勤。都说做女人难,做女企业家更难,可她偏偏不认命、不服输,硬是凭借科技创新成功把企业打造成为行业的“毛纱专家”。

为自己代言

干练的短发,一脸的微笑,是我见到许耀芹的第一印象。只不过此时的她,头发有些灰白,还在好奇她是染色还是时尚时,她先自嘲起来。“一场病后,头发就这样了。很多人笑我曾经那么爱美,为啥不去染一下。我想,我不是做毛纺的吗?这才是‘我为自己代言’,多点辨识度。”爽朗的笑声背后,我知道她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为了替家里分担压力,高中一毕业就是裁缝店做学徒,受尽人间酸楚。然而眼瞅着和自己一样毕业的同学都“分配”了工作,不甘平庸的她去找乡长理论,为自己争出了一份“人生”,破格分到了一家集体毛纺厂上班。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刻苦钻研,很快许耀芹就成了工厂里的“明星”。从车间到管理,从技术达人到销售冠军,从团支书到车间主任再到分厂厂长,许耀芹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8年的职业经理人,成就了她毛纺圈“大姐大”的名气,但依然没有阻挡她“为自己代言”的创业激情。于是,说干就干。2005年3月23号厂房开工建设,67天完成;4月2号员工在临时租的办公地培训;6月1日设备安装,7月1日顺利开车……许耀芹用不可能的可能缔造了一个创业“传奇”。“没钱,大不了就拿着设备及所有家当做抵押;办公室没有盖好就在车间办公;人手不够,就一边开工一边现场培训……”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浩业纺织硬是一个月就一次性成功开车20吨生产线,二个月成功开出4800锭丝光纱和纯羊毛纱线,十个月就达到了一万锭精纺规模……“因为我爱这份事业,我爱这个舞台,在没有登上这个舞台之前,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但我始终坚信,我是属于这个舞台最中央的。”多年的人生历练和工作积淀,早已笃定了许耀芹那颗勇于拼搏的进取心。

智赢未来

凭借多年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远见,许耀芹深知管理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于是,2006年在企业发展初期,她就从财务到车间,从采购到流程,实现了ERP精细化管理,这为企业的创新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大格局,要走一步看三步。特别是自己,作为一个女企业家一不会喝酒,二不会抽烟,只有把企业管理好,产品做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整个行业都开始惶恐不安。而她却趁机大量低价购买国际先进设备,收购企业……2009年浩业纺织年销售开始翻翻,业绩连年飘红。而就在别人赶超的时候,2014年她又早已更新了全部的设备,领跑在同行的最前面。

“企业的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只有这样,我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深耕精纺,做精做专,成为浩业纺织的新方向。于是,在许耀芹的带领下,浩业纺织“内外兼修”,不断发力技术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继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石墨烯品种及相关环保产品,不仅实现了“真正的精纺纱超市”的精准定位,更走向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7年,浩业纺织在销售额实现两位数递增的同时,浩业技术服装培训中心和江南大学研究生工作站也已投入使用,这将是浩业纺织智赢未来的新增长点。对此,许耀芹表示:“希望未来十年能借助科技和研发的创新力,浩业纺织能朝着智慧型工厂的方向迈进,实现科技+时尚+绿色发展的第四次转型,使浩业纺织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企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浩业产品赋予的高品质生活。”

评委会点评

江阴浩业纺织有限公司和其董事长许耀芹,作为毛纺行业勇于创新的一股清流,不仅成功重启了人们对传统纺织行业认知,更以“科技+时尚+绿色”为引领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托起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幸福感,为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树立了标杆。特别是许耀芹不认命、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很是励志,值得向每一位坚守并不断开拓的纺织企业家致敬和学习。

庄耀中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勇于创新 开拓进取的行业新秀

庄耀中出生于1987年,2010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化纤企业的经营管理,现任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经营线负责人。

大学毕业后庄耀中便来到新凤鸣,从一线做起,不断熟悉公司运营,熟悉化纤生产线上的林林总总。8年时间的成长和历练,庄耀中带领公司干部员工孜孜创业,不断进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业绩:公司曾先后获得浙江省突出贡献企业、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浙江省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2016年度全国化纤行业领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一直跻身浙江省百强企业,国家民企500强之列。2017年4月18日,公司新凤鸣(603225)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迈出资本市场新征程。

能力突出 创新意识较强

庄耀中作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已有5年,切实带领好下属员工做好各类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企业发展。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不断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抢占市场制高点,带领公司管理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内部管理改善及提升工作。抓重点、抠细节,对内强化沟通协作,对外加强交流取经,持续推动团队建设,提高整体业务能力,较好的保障了公司全年经营工及行政线工作的稳步推进。

开拓能力突出 承担多项重大项目

庄耀中具有较强组织决策和开拓能力,2017年其参与决策公司三至五年企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PTA新项目、中石二期项目、中欣二期、后续发展项目、辅料加工项目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作为公司决策层和项目负责人,全身心投入,参与项目的规划、设备谈判、高级人才招聘等工作,使得公司各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链接前沿 重视改革

庄耀中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和参与公司技改工作和创新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奖励创新项目,鼓励创新工作的广泛开展,同时在各子公司广泛开展精益生产管理咨询项目,邀请专家团队进入企业进行诊断改善工作,成立精益生产小组,开展各项改善提升工作。在获得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积极推进“机器换人”工作,与石化盈科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大力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深入融合,参与的国家十三五科技项目“面向纺织典型行业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示范应用”项目获批。

立场端正 不忘社会责任

政治思想方面,作为一位当代企业家、一名共产党员,庄耀中作风务实、廉洁自律,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以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做好企业管理,并积极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回报社会,如500万助学冠名基金、五水共治专项捐款、慈善捐助、扶贫结对、困难职工群众慰问等活动,尽其所能帮助困难弱势群体,解决其实际问题,在各子公司厂区设置了意见箱,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听取员工的呼声,解决员工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员工的工作情况,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在广大干部员工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得到了党员和职工群众的一致公认和好评。

评委会点评

庄耀中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锐意改革、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在智能制造、产品开发、协同创新、品牌建设、质量效益等方面走在行业前面,很好的引领聚酯涤纶工业的发展。他致力于化纤产品的开发生产,践行“自主开发与联合研发并重、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并举”的宗旨,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维度的创新实践,率先展开柔性技术攻关,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专有技术体系,国内首条化纤大容量物流和信息自动化系统,国内领先的纺丝箱体脱过热加热技术,国内首家PETG复合专用热熔性纤维批量生产技术体系。成功开发出石墨烯抗静电纤维等多个差别化产品,形成批量生产,并得到市场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业内率先拥抱“互联网+”,推出线上交易平台——新凤鸣流通4.0云平台,推出了互联网金融产品——新凤金宝,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创新营销模式。

陆小枚 长春圣威雅特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夺取服装面料市场话语权

在2017年全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名单上,东北的服装企业长春圣威雅特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榜上有名,董事长叫陆小枚,他是一个颇有风度的中年东北男人。

新春伊始,瑞雪纷飞。

2018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六。吉林的黑土地刚刚经历过罕见的暴雪袭击,满目白雪皑皑。在这洁白的世界,记者陪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计文波老师来到位于长春经开北区明斯克路的长春圣威雅特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与外面的世界不同,偌大的生产车间传来缝纫机器运转的声音,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工作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陆小枚董事长告诉记者,近三年企业每年以15%速度发展,今年订单多,为保证按时交货,公司正月初七就开始满负荷生产。长春圣威雅特服装集团是集服装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公司主要生产职业装、西装和衬衫等服装服饰产品,南到海南岛,北至黑龙江,都有公司的产品服务,公司产品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长春圣威雅特服装集团的前身是长春市西装厂,这个厂是始建于1956年2月9日的国有老厂。经过几代西装人的艰苦奋斗,特别是陆小枚来到这个公司后,几度磨难,历经沉浮,他南下北上,夙夜不眠,终于为企业确立了主营业务方向,使公司有了确定的航向和灯塔。从此公司走向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

这个厂之所以在东北能生存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董事长陆小枚的经营理念有直接关系,具有吉林大学研究生学历的他,参加工作就与服装结缘,经过多年的拼搏与奋斗,已经成长为纺织服装方面的专家,并且已经得到了业内有关人士的认同,现在国内有知名影响力的服装设计老师计文波就曾经和陆小枚一起共事过。

当时计文波老师是吉林省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带头人,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中,他刻苦钻研,开拓进取,获得了中国服装十佳设计师的荣誉称号,并摘取了中国服装设计的最高奖项——金顶奖。

陆小枚董事长记忆犹新,那时东北的冬天,滴水结冰,在研究所工作的计文波老师,在当时那种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努力地工作着,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他。这次老友重逢,互相激励、互相感染、惺惺相惜,二人决心再度联手、共创一番事业。

社会责任一直是陆小枚主导的企业发展方向之一,公司因此被吉林省慈善总会评为“爱心公益单位”,陆小枚是长春市第一位被评为永久慈善市民的企业家。

2003年非典期间,他放弃了来自美国的一万余套西装的订单,率领全公司职工,亲赴一线,夜以继日地工作,赶制出纳米防护用品,捐赠了20余万元的非典防护品,为抗非典工作做出了关键性贡献,受到了时任副总理吴仪的高度赞扬及省长洪虎的嘉奖。

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社会捐助方面全力投入,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公司都捐出了数量不等的衣被等日常用品,并且每年都向敬老院捐赠衣被、向学校捐赠校服。2007年公司还赞助了在长春举办的第六届亚冬会礼仪西服。2017年9月,公司还和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签订了礼仪西服的赞助合同,并在2018年计划把这种合作辐射到整个中超球队。

2017年7月25日,公司捐助西藏的教育事业,为那里的藏族孩子送去了温暖和爱心,使他们能安下心来努力学习,拉近了与藏胞的距离,客观上为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

陆小枚董事长深知,企业要发展不能吃老本,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力求创新。2018年,公司已经联手东北电力大学进行了电力专业防护服装的研发,并力争短期内投产,争取早日占领市场。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创新要辐射到全部特种工种的防寒和防护的服装。把功能性服装引入职业服装领域,在抗菌,抑菌和吸湿排汗及防静电等方面有一个大的进步。另外公司还要和吉林化纤集团共同开发功新的纤维服装材料,并计划把此种材料投入到公司的服装生产之中,争取在服装生产面料的市场上占有一定的话语权。

我们有理由相信,陆小枚的路会越走越宽,长春圣威雅特服装集团的企业集团化道路发展会越来越充满希望!

评委会点评

陆小枚通过对市场进行科学地分析,确立了“以职业装求生存,以品牌服装为主导,内求创新,外征联盟”的发展战略,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服装旗舰。为了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陆小枚主张实施战略扩张和品牌扩张,公司先后被公安部、司法部、税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为职业装定点生产单位。

杨长辉 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省级研发中心主任

潜心研究 应对雾霾

30多年来,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省级研发中心主任杨长辉,一直从事无纺布工艺、无纺机械、非织造装备研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他经常应邀参加国内外行业技术交流、标准研讨等学术活动,是《针刺机》、《针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起绒针刺机用毛刷》等三项国家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

国内非织造装备的领军企业

2017年,杨长辉主持的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一步法针刺过滤材料数控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梳理式气流成网机研究和开发”、“高速杂乱型非织造布梳理机关键技术提升及产业化”等市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通过验收,技术含量高,均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主导产品针刺机独具“不泄油、不晃动、振动微、噪音低”等特点,优于国际知名品牌。2017年,杨长辉同志主持的“一步法针刺过滤材料数控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主持的“一种立体提花针刺机”项目获得首届中国纺织行业专利金奖;主持的“一步法针刺过滤材料数控生产线关键技术”项目被认定为“纺织之光”2017年度纺织行业新技术(成果)推广项目。

杨长辉主持研制的非织造机械装备核心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73项(其中个人发明专利13件)、获授权47项专利,多项产品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主导产品占领国内非织造装备高端市场,并出口俄罗斯、比利时、日本、韩国、西班牙、台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奥地利、利比亚等地,“汕头三辉”已成为国内非织造装备的领军企业。

聚八方能量 铸民族品牌

针对近几年国内雾霾越来越严重的情况,杨长辉抓住机遇及时调研,在原有技术基础上,潜心研究大胆创新,2017年10月18日,杨长辉主持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双针板高频(Ⅱ型)起绒针刺机》(项目编号:2016133)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鉴定,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追求个人与公司进步发展的同时,杨长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同时热心为社会培养人才,主动承担“汕头大学工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汕头市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工作室”等创设工作,2011年至今,已与汕头大学工学院联合培养6名工程硕士、15名本科生,接受汕头市技师学院29名大专高技生的实习培训。

在杨长辉的领导下,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以“诚实立厂、信义为本、质优技精、上进不懈”为宗旨,聚八方能量,铸民族品牌。2011年以来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汕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7年,公司还被评为“中国非纺织布行业科技创新先进企业”、“2016/2017中国非织造布行业优秀供应商”。2017年,公司主要产品“一步法针刺过滤材料数控生产线”、“宽幅高频起绒针刺机”、“高速杂乱型非织造布梳理机”、“非织造开松机”等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经过16年的发展,“汕头三辉”从职工不到10人,年产值不到50万元的小厂,迅速发展到职工百余人的规模,年产值超亿元,年均增速120%以上。

评委会点评

杨长辉从事非织造装备研制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带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科技引领,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2017年该公司研制的“双针板高频(Ⅱ型)起绒针刺机”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研发的“一种立体提花针刺机”项目获得首届中国纺织行业专利金奖;开发生产的“一步法针刺过滤材料数控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梳理式气流成网机研究和开发”和“高速杂乱型非织造布梳理机关键技术提升及产业化”等市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均已通过验收,产品及生产线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非织造机械装备核心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主导产品针刺机独具“不泄油、不晃动、振动微、噪音低”等特点。

张义超 合集置和(杭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

让世界看见中国之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面对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世界时尚环境,伴随文化自信逐渐谋得话语权的中国时尚产业,要用什么样的载体,将当代中国人基于浑厚历史底蕴的全新时尚风貌展现给世人?

在这个进程中,张义超是先行者。她身上有多重标签:中国十佳设计师;重庆时装周艺术总监;合集置和设计生活场景体验平台创始人;2017年中国休闲装产业年度人物奖。可以说,她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和中国设计的魅力。

文化为底 非遗为魂 夏布为容

以“荣耀中国草·昌盛巴渝根”为核心精神,多年来撷拾“行走的花”的张义超于去年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再次带来以“文化为底、非遗为魂、夏布为容”主题的荣昌夏布/张义超创意作品发布会。这场创意作品发布继续从材料本源出发对当代中国服饰生态体系的根本进行探索,继续以区域优势联动全产业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继承作以尝试。

在此次发布秀上,张义超依然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为主要创作基础,展示了60套荣昌夏布时装新品,她用时尚、艺术的创作手法和时尚态度,跨界融合另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安陶,继续演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当今社会中的时尚之美。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让世界看见中国,让中国走近世界”的文明崛起中,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承载文明基因、融入当代创意思维,以“工匠精神”推动包括非遗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的活化传承,可以说,张义超做出了有益探索。

创办合集置和

张义超一直在追求诗和远方的路上,为此,她创造了定制场景生活艺术品体验殿堂——合集置和。合集置和将所有的向往和享受综合起来,绘画、器饰、首饰、家具、陶艺、茶具、饮品、私房菜,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合集置和都可以找到。

作为一种全新的D2B模式,合集置和更是一种商业创新,将为设计师、艺术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让她们更好的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合集置和,不仅仅可以见证本土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原创力量,更可以看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艺术、时尚作品,彰显出合集置和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用张义超的话来讲,“我们不仅仅提供时尚、艺术,更传达出一种理念和一种生活场景定制的宗旨,时尚与艺术的整合将让你的生活更绚丽,而合集置和注定将欣欣向荣。”在张义超看来,合集置和的长期规划就是进行作品牌孵化运作,形成数个品牌风格线,进行包装,全方位打造。“合集置和也要打造成一个品牌,是平台性的品牌!”

推动中国时尚走向世界

轻奢唯美,特立独行,这是张义超的表达方式。在做设计师、创始人之外,张义超连续四年担任重庆时装周艺术总监,致力于挖掘国际设计师品牌,中国知名品牌,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与新锐设计师的文化价值,推广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时尚生活理念,使重庆时装周得到了行业的高度关注与评价。

在张义超看来,重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时装资源、广阔的时尚平台、前沿的时尚理念等,作为艺术总监,就是要利用这么好的平台,艺术地展示出重庆时装周特有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看到重庆的美;同时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利用好重庆时装周多元化的载体,把中国优秀的文化推向世界,同时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到重庆,让重庆时装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就在去年年初,应西澳佩斯当地政府邀请,在西澳“首届中国春节时尚庆典”系列活动中最大的亮点——“中国沉思:时尚之旅(ChinaMusings: A FashionJourney)”时尚艺术展上,在这个以呈现当代国际设计师对中国元素创意成果的艺术展上,作为首个在西澳亮相的中国本土品牌、本土原创设计的代表,张义超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原创设计作品参展,得到观展的当地政府、时尚、企业等各界人士极大关注,并赢得充分赞赏,引起了中国时尚效应。

评委会点评

张义超作为资深的中国十佳设计师,把重庆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与荣昌地区原生态文化符号相结合,利用时尚艺术的创作手法创作出风姿卓越的荣昌夏布时装作品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原生态纺织品的时尚魅力。张义超通过对这一产品的开发,推进了荣昌夏布的品牌建设,促进了荣昌夏布制作过程的科技进步,开拓了荣昌夏布的市场,振兴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使其从传统的民间产业登上了世界时尚的殿堂。

张战旗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总经理

“名门之秀”的创新领跑

创新是什么?鲁丰织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战旗以亲身实践,讲述着自己的精妙理解:创新不是凭空而来,要靠智慧与双手共同打造。扎实的专业水平、勤奋的钻研精神,是创新的根基;活跃的思维、宏观的视野,是创新的火把;管理的智慧、低调的品格,是创新的蓄能器。在张战旗的创新引领下,鲁丰织染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纺织行业领军企业鲁泰集团旗下的一支劲旅,不断为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纺织的强国之路注入新活力和带来新启发。

科研硕果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亲和严谨,完全没有架子的学者型企业家,是张战旗予人的深刻印象,也诠释了鲁丰能够时刻行走在科技前沿,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内因。四川大学染整工程专业毕业后,张战旗就职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鲁泰与香港联业制衣合资成立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时,被委以重任,于2014年挂帅鲁丰。在名企鲁泰修得的深厚积淀与承袭“名师”鲁泰老董事长刘石祯的打拼精神,让张战旗尽显“名门之秀”风采,带领鲁丰一路披荆斩棘,开拓新局面。

在纺织品染整技术领域研发上孜孜探索,张战旗收获硕果累累:主持研究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氨潮交联生产线,应用该技术生产的面料免烫性达到AATCC124标准4级以上,实现免烫整理技术的重大突破,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该技术现已为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以上。

他带领团队在改进液氨免烫技术的同时,与数码喷墨印花技术相结合,研发了高免烫数码喷墨印花面料,其中“纯棉免烫数码印花面料生产关键技术”被列入“纺织之光”2017年度纺织行业新技术(成果)推广项目目录;发明专利“高免烫性纯棉喷墨印花面料的制作方法”荣获2017年首届中国纺织行业专利优秀奖;“纯棉免烫数码喷墨印花面料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被列入山东省2017年第一批新产品(技术)重点推广目录,目前该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年产值6亿以上。

他领导研发团队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2016YFB0302800)“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实现面料用途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也因此,2017年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纺织之光”2017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双双落户鲁丰,张战旗也成为中国纺织技术带头人、全国十佳纺织面料设计师、中科2017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淄博市英才计划科技创新类人才、淄博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淄博市十大杰出工程师等荣誉集于一身的行业先锋。

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影响力

深谙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重要性,张战旗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外聘意大利设计师,致力于自主产品设计,着力于色彩及花型设计开发,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实现了由仿样设计模式转型为自主创新设计模式的转换,自主研发设计的“FAKE经典面料涟漪面料”、“依偎(双面印花)面料夏日面料”获2017年度中国印染行业优秀面料一等奖,“晴舞碧天面料”获2017年度中国印染行业优秀面料二等奖。

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极地白”、“平如初”免熨烫全棉衬衫面料,成为中外客户青睐的产品,代表了目前中国印染行业的最高水准。依靠科技创新占领国际市场的同时,不断进入军品、工装市场,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301医院、武警、公安等开发棉免烫系列产品……一系列拳头产品彰显着民族企业的自信,助力提升了整个中国纺织行业的全球影响力。

绿色发展践行企业责任

从事织染行业,“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被张战旗视为永恒的发展方向,积极进行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带领企业研究的中水回用、热能交换、PVA回收等多项技术实现了纺织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经济产出最大化和废水排放最小化,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在行业内极具示范作用。

评委会点评

在“绿色、时尚、科技”成为中国纺织行业新时代主题词的当今,张战旗带领企业围绕这三大方面的坚定发力和成果取得,生动诠释了创新的“三位一体”,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过硬的专业技术、开拓的科研精神、独到的管理思路在成就了企业的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一位中国纺织企业家的智慧与责任担当。作为中国纺织行业一名贡献卓越的企业家,张战旗本身就是对“创新”这一概念的深度阐释。

吴栋标 江阴兴吴呢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做一个有担当的新时代纺织人

身为兴吴呢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吴栋标,是江苏省十佳企业家、长泾镇粗纺呢绒行业协会会长、江阴市人大代表……这个很容易理解。但不解的是,他居然还是长东村党委书记,一边是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一边是民生的责任与勤政,如何权衡,不仅要无私无畏,更应坚忍和执着,而吴栋标就是这么一个有担当的新时代纺织人。

精准定位 以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都说时势造英雄。依托产业发展的沃土和雄厚的资源优势,1999年,吴栋标在江阴市长泾镇创建了江阴兴吴呢绒科技有限公司。一开始,他就找准了企业发展的定位和走向,那就是以“粗纺精做”,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经营理念,剑走偏锋。于是,从最初的简单贸易,到熟悉原料、尝试纺纱、织布等,再到正式大批量生产呢绒面料,通过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兴吴呢绒发展稳健、效益良好,成为拥有5个生产基地涵盖纺纱、织造、染整和成衣等完整产业链的现代化纺织企业。目前,公司主营产品为羊绒、羊驼、马海毛、羊羔毛等高中档粗纺呢绒面料,年产能2000万米。

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深水期,企业发展何去何从,考验着每一位决策人。一招错,可能满盘皆输。“正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危机也是商机。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走科技、时尚、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于是,从2013年起,吴栋标便开始注重公司品牌建设,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在厂房扩建的同时,引进大量先进设备,让企业加速发展。仅2017年一年便花费3000多万元用于产品开发及技术革新,为此公司生产的粗纺、针织及高端面料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及品牌客户的一致好评。

特别是在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过硬的同时,吴栋标还亲自带领员工积极开拓市场,参加各类大型展会。截止到2017年,公司已在北京、广州、武汉等多个城市开设门店,建立了相对完整的销售网络,以便将公司产品快速反应到客户,积累市场资源。

“2017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经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现状,因此精益管理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未来发展,吴栋标大刀阔斧开始了对企业内部管理全面革新,不仅提拔了一大批年轻优秀的管理人才,还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形成了清晰的关键任务指标分解,同时还制定了季度跟进管理,有核心的督促点与管理时间表,这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持基础。

2016年底,兴吴呢绒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7年公司被评为“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

勤政为民 无私回报社会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一个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取决于员工的凝聚力,因此公司在保障员工基本福利的同时,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创造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并关注他们的家庭生活,确保每一位员工在公司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正是有了这样的责任和无私,自2010年起,吴栋标开始兼任长东村党委书记。

从此,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心中的责任更大了。身为父母官,他率先垂范,廉洁奉公,一心为全村办实事、解难事;他勇于担当,创新服务,带领全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其中自2010年以来全村企业营业收入和应征税金始终在长泾镇名列前茅。

此外,近年来,在长泾镇的各种重大惠民工程和村委的“三老补助基金“筹资中,他还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无私捐款,回报社会,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全体村民的衷心爱戴。

于公于私,吴栋标作为新时代有担当的纺织人,都当之无愧,值得学习和尊敬。

评委会点评

70后的吴栋标勇于创新、锐意改革,是江阴市优秀共产党员,长东村党委书记。不仅一手创办的兴吴呢绒发展稳健、效益良好,是拥有5个生产基地涵盖纺纱、织造、染整和成衣等完整产业链的现代化纺织企业;他恪尽职守、开拓创新,带领全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其中自2010年以来全村企业营业收入和应征税金在长泾镇名列前茅。兴吴呢绒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开发理念为基础,专注设计研发、重视产学研合作,仅2017年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同时,以工程师和纺织面料设计师等优秀团队建设为依托,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建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兴吴呢绒”是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陈鲁 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坚守初心,引领企业开辟新丝路

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陈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丝绸产业,将一个由四家老国有企业整合而来的濒临倒闭的企业,历经破产改制、重组,在浴火中重生,实现了企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跃。

创新制衡机制

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丝绸织造总量位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宽幅丝绸家纺面料的龙头企业,是全国唯一具有缫丝、织造、练印染、长车轧染、筒丝染色、文化创意产品、丝绸家纺制品、国内外贸易完整产业链的生产企业,是江北最大的丝绸印染生产企业。

在陈鲁的带领下,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创立全新的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运作机制。构筑依法管理、依法约束,依法监督、依法经营、依法进退、依法考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作机制,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了“船上有水手的货,水手时刻关注潮起潮落”的全新运作机制。全公司推行了模拟法人运作机制,以财务管理为主线细化了内部考核和管理机制,使原来的单一生产单元转向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更加贴近市场,激发了企业内部活力,企业生产经营保持良好态势,到2017年企业已连续实现销售收入“十连增”,提升了发展质量,企业成为了全国丝绸产业的领军式企业,在管理机制方面的创新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肯定,企业获得了全国纺织行业优秀管理成果大奖。

着力内涵发展

陈鲁率先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了“全面统筹、系统规划、联合攻关、重点突破、成果共享”的自主创新研发机制。一是每年拨出近百万元专项资金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及合理化建议进行奖励,打造了创新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研发团队;二是加快产学研步伐,与天津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富安娜、梦洁、罗莱等国内知名家纺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联合研发新品;三是发挥产业链完整的优势,统筹协调,快速反应,每年有上百个新产品投放市。2017年企业申报国家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6项,企业获得了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跃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依靠科技创新使企业在短短几年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打造民族品牌

在陈鲁的领导下,集团公司将诚信理念导入文化品牌建设。企业注册商标为“诺宝丝邦”品牌,“诺宝丝邦”是英语“NOBBYSERINDA”的汉语读音,意为“高贵的丝绸之邦”,大染坊集团公司引寓意为“以诺为宝,以丝兴邦”,成为了大染坊人立志振兴丝绸,报效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品牌文化内涵。近年来“诺宝丝邦”品牌在市场影响力和信誉度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了全国十佳企业文化品牌、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旅游十佳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在全国首位,丝绸面料织造总量位居全国首位,占据山东省丝绸面料的50%以上。成为了省内丝绸产品中的精品和淄博市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代表之一。

推进“东绸西移”

陈鲁始终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勇于承担“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东绸西移”战略,先后在广西上林、蒙山两地注资建厂,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填补了广西丝绸面料织造生产空白,企业完整产业链的综合实力不断壮大。近期又积极谋划在贵州荔波县建立从植桑养蚕到丝绸织造的工业园区,为西部开发,精准扶贫、脱贫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陈鲁再次提出了“初心永存、匠心永恒”的新时代大染坊精神,激励全体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开拓,砥砺奋进,在新时代谱写发展新篇章。

评委会点评

淄博是我国茧丝绸业重要发源地和古代丝绸之路源头之一。坐落于此的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饱吸古老丝绸文化和鲁商文化精髓,不断传承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唯一集科、工、贸一体化,具有缫丝、织造、练漂、染色、印花、家纺制品、服装服饰完整产业链的大型现代丝绸企业集团。作为企业掌门人,董事长陈鲁从事茧丝绸行业三十多年。他心系丝绸、坚守初心、不断探索,将历经多次整合重组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了国内丝绸行业的龙头企业,先后获得山东省纺织行业优秀企业家、山东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作为“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鲁用坚定扎实的创新步伐铺就了企业的成长道路,用“初心永存、匠心永恒”的大染坊精神,谱写了企业新的发展篇章。

陈新民 冠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以高质量创新再塑品牌之魂

面对市场环境的日趋严峻,各项成本的不断增长,环保压力的不断趋紧,2017年,冠宏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长陈新民的带领下发力创新,通过加强品牌、市场建设,坚定不移打造功能性面料,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以高质量发展让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4亿,同比增长近20%的靓丽业绩。

坚持创新 以新姿态谋求新发展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对于传统产业而言,要创新一种商业模式或者别具匠心的产品是非常难的。作为冠宏掌舵人,我必须要将创新体现在企业各项工作的细节之中,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专业,以高质量发展让创新落地,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内动力和爆发力。”作为“海西创业英才”,多年来,陈新民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第一生产力。

对此,公司不仅具备了完善的自主创新机制,还形成了“生产、储备、预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目前,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5%。特别是在明确了产品的安全无毒、清洁绿色、节能减排和多功能复合的发展方向后,冠宏功能性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冠宏品牌的不断提升,相继开发出了针织氨纶面料、在吸湿快干基础上的抗紫外线和超柔软系列时尚、智能和保健系列产品。2016年以来冠宏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冠锦高弹系列产品、冠锦防紫外线面料、冠锦抗菌面料和多个品种的功能性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此外,作为功能性面料引领者,公司还进一步深化印染和功能性整理全流程的系统化研究,自主开发功能性面料所需的具有多种独特手感、视觉和风格的高档针织面料坯布,充分发挥产业链完整和产品结构丰富的优势,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年来共获得发明专利二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3项,其中8项实现了成果转化。其中,冠锦高弹抗菌面料、冠锦塑身面料、超软爽面料等产品分别获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印染行业优秀面料二等奖……

责任未来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企业转型

“节能减排是印染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等成为迫切需要。企业是否受到社会的认可,环保成为一大关键因素。”对此,陈新民从企业管理层出发,由上至下地贯彻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2016年以来,冠宏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近5520万元。其中厂房投资1500万元,设备投资1320万元、环保投资2700万元。如开展棉针织物高效低耗技术改造、高弹织物前处理技术改造、机织面料节水改造、1500吨/天污水回用改造、10000吨/天污水预处理改造、定型机尾气处理技术改造、大堡分公司针织生产线改造提升等项目,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公司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走在了行业前列,并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为了以资源有效配置与高效转化为核心,在生产运营上,冠宏始终坚持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与生产各环节的深度融合,通过持续的流程改进和信息化提升,产品的一次成功率从75%提升到97%,有效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为了开拓国内外市场,公司还先后通过了德国DILI、日本GU等品牌的验厂;2个系列产品也相应取得欧盟Oeko-Tex100认证证书。

“如今,印染行业低成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虽然这些年冠宏在环保方面投入比较大,但我始终认为环境保护在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可以催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此,陈新民表示,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践行社会责任,以更符合转型升级方向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产品赢战未来。

评委会点评

作为“海西创业英才”的他是冠宏股份的掌舵人,他始终把创新奉为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以创新谋求企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年来共获得发明专利二项,授权实用专利23项,其中8项实现了成果转化。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冠宏功能性面料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品牌效应,并将功能、时尚、创意等多重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之中。通过管理创新有效提高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利用率,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生产环节深度融合。他将环境保护视为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把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转化成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投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开拓了一条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

赵岭 恒天中纤纺化无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痴心只为“锦”上添花

3000多年前,古人发明了具有美丽图案的精致丝织品,人们称之为“锦”。由于原材料珍贵、生产工艺繁琐、生产难度较大等原因,“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了达官贵人专享的时尚奢侈品。

20多年前,现任恒天中纤纺化无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赵岭开始了和锦纶打交道的历史,在其后的岁月中,他逐渐与这种纤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一直潜心做着让锦纶“锦上添花”的事情。2017年,赵岭实现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划时代”突破。他说,这一年自己和团队的最大收获就是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紧抓痛点 把锦纶“蛋糕”做大

赵岭是一个健谈的人,他始终谨慎地用局外人的眼光审视着锦纶行业发展的诸多痛点,并立志把这个痛点一个个弥补上。他痴心于做一件助推行业发展、让锦纶“蛋糕”做大的事情。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哪个企业可以随随便便爆发。2011年,赵岭来到了恒天中纤,也经历了最初几年的艰难。他谈道,自己是做贸易出身的,没管过工厂,做贸易和做工厂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在这里摸索到第七年才找到了方向。但正是这六七年的历练,让恒天中纤纺化无锡有限公司有了实现华丽转身的机会。

几年来,恒天中纤纺化无锡有限公司一直痴心于将锦纶纤维赋予新功能的事情。根据企业自身资源和行业现状,赵岭制定了“精准定位、技术领先、产品创新、品牌制胜”的战略方针,他坚持走“专、精、特”的路线,不断为恒天中纤成为差别化功能性聚酰胺短纤维领军企业铺路架桥。

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而且也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创新。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新,赵岭打破了公司原有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对企业构架进行了整合,将市场部、质量管理部、研发部三部职能合而为一。

三大整合 奠定领军基础

赵岭特别强调锦纶短纤具有耐磨、质轻、柔软三大优点,这些优点使锦纶短纤得到了更好地拓展应用,符合中产阶级消费升级需求的更高性价比产品要求。为了实现锦纶短纤行业领军的地位,赵岭一直在创新、整合。2017年,赵岭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跑客户,并在很短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整合。第一,通过整合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赵岭带领团队通过多种渠道、实地交流考察合作,历经半年多时间,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上游合作群,打通了下游各环节(纺纱、织造、印染、服装设计),筛选出了产业链优秀合作方,完成了产业链整合。第二,整合行产学研相关的产业、学校、机构“朋友圈”。第三,完成技工贸储金整合,打通技术、服务、制造、贸易业务流。

赵岭认为锦纶短纤行业迅速增长的时期已经来临了,三大整合为恒天中纤在行业中树立领军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发展,今后公司还要从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要坚持创新,借鉴锦纶长丝规模化公司和其他纤维发展的相关经验,加强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基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开发资源,全面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扩大锦纶短纤的应用范围 ;二是要联合发展……

我们期待赵岭为锦纶短纤“锦”上添花的力作能够早日完工,我们也期待锦纶短纤的差别化功能性能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彻底改变,让锦纶短纤走进千家万户。

评委会点评

近年来,赵岭着重于恒天中纤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根据企业自身资源和行业现状,提出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变劣势为优势。制定了“精准定位、技术领先、产品创新、品牌制胜”战略方针,坚持走“专、精、特”路线,力争使恒天中纤成为差别化功能性聚酰胺短纤维领军企业。他在研发出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纤维品种如全谱蓄热保暖、冰凉抗菌、阻燃、石墨烯、竹炭等产品开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锦纶短纤维行业空白。在品牌建设与营销模式创新探索产品研发与上下游合作模式创新和运用技术创新助力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赵亮 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品牌发力成就“智尚”未来

在中国服装协会2017年7月份公布的全国服装企业百强排名中,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居全国服装企业第十五名,利润居全国服装企业第十名。这样亮眼的成绩,与领军人赵亮的关系密不可分。

近年来,在赵亮的带领下,南山智尚在市场的认可度逐年提高,产品销售规模得到大幅扩展,目前公司内贸职业装销售规模和销售收入居于行业领先地位;“高端纺织服装个性化定制”成为省级和国家级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ODM、高级定制和电商“曼斯·布莱顿”品牌发展迅速。

多年来,赵亮坚持在南山智尚主抓品牌建设,在策划、宣传、包装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与羊毛创新发展公司 AWI、毛纺织行业协会、北京服装学院等院校和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定期举行新品发布会,扩大资源和平台建设,在面料和服装品牌推广上加大投入不遗余力。

在市场战略上,赵亮实施以特色产品开发和专属市场推广服务相结合的产品经理制度。为分管区域特定行业、战略合作服装企业提供专属产品研发方案、产品技术服务支持、市场推广服务。

在技术创新上,赵亮致力于推进南山智尚狠抓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对人才、机制、投入、软硬件环境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和改进,构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国际羊毛创新中心”、“国家高支纯毛产品开发基地”、“南山—西安工程大学毛纺研究院”等七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探索创新实施新路径,确保公司快速抢占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的世界高地,助推公司由“制造”向“创新”和“智造”的转变,全面提升企业创新层次和综合竞争力。

对于环保绿色发展,南山智尚响应国家绿色制造政策,按照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创建绿色工厂。重点实行全面使用环保染化料、助剂,全面清污分流、废水热能利用,废水回用比例逐年上升、固废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实施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实现工厂持续绿色发展。

南山智尚被工信部认定为首批201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之一 ;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成为首批通过认证的502试点企业之一。按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南山智尚建立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开展公司环保教育,增强公司领导层和员工的环保意识。

在赵亮的主张下,南山智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污染物排放处国内先进水平,能耗符合国家标准,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实施制冷机系统改造、蒸纱机冷凝水回收项目,在余热回收用,厂区、车间LED照明使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公司研发的羊毛染色体系节能节水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在各种不懈努力下,南山智尚先后荣获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奖一等奖、全国质量奖—鼓励奖、首批两化融合贯标企业、首批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等重大荣誉。其中,公司 QC小组成果连续两年获“全国纺织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奖”;2015年企业获得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2016年公司利剑QC小组获全国纺织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等奖,同时公司也被中国质量协会授予全国质量奖——鼓励奖。2017年,公司被认定为全国质量标杆。

评委会点评

赵亮为行业品牌建设工作贡献了创新思路,并引领新发展方向。近两年还先后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纺织行业群众质量管理工作QC小组卓越领导者、低碳山东功勋人物以及中国服装行业功勋奖等荣誉。除了开拓品牌打造的新模式,更全方位提升了纺织环保科技的制造工艺水准,立体化地展现了纺织智造的创新精神。

施天扶 福建龙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争做锦纶新材料的领航人

1995年,施天扶成立了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20年间他把这家默默无闻的纺织面料企业发展成为中国锦纶新材料的领航者。他以前瞻性有魄力的战略布局、凡事追求细节完美的工作风格,在2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从织造到智造,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经纬蓝海。施天扶是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公司产品开发的技术领军人物。他秉承晋江人爱拼敢赢的精神,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行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倡导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宗旨。

扎根实业 功能性材料大有可为

二十多年来,施天扶碰到过多次市场危机,但却从来没有动摇过扎根实业的决心。他说自己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打造百年企业。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做起事来也更有干劲,常常一天工作 12个小时甚至14个小时,都乐在其中。虽然纺织行业现在仍处于产能相对过剩之中,但施天扶坚信在这波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定会淘汰落后工厂,留下来的必定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未来高端功能性新材料将大有可为。在施天扶的管理下,龙峰纺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先后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龙头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功能性羽绒服及运动休闲面料产品开发基地等众多荣誉称号。

2017年公司荣获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这一年,由施天扶同志参与设计创新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到公司销售总额的70%以上,新产品的利润率普遍在20%以上,而普通产品的利润率仅为5%~10%之间。新产品带来的利润率是普通产品利润率的2~4倍。现今,由施天扶带领的团队平均每年开发的新专利在20项以上,其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申请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其自主研发的新面料在每年的全国流行面料评选者中都大获好评,荣获大量荣誉。

低碳经济 走中高端品牌路线

施天扶始终致力于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目前,“龙峰”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知名品牌。“龙峰”被评为泉州市知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龙峰牌化纤面料”被授予福建名牌产品称号。他强化品牌管理,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提高品牌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物流、服务以及宣传推广各环节的整合能力。

龙峰纺织开发生产的时尚、环保类面料,一直走的是中高端路线。施天扶在保证对国内合作品牌维护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开拓国际市场。目前,企业已经与西欧多个国家的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施天扶始终跟随国家政策,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了企业的“绿色”发展需求。比如,公司投入上千万资金及十来亩地用于建设一套日处理污水量达13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系统,使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达到可回用标准和可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回用率达95%以上,通过本工程的实施,改善厂区环境卫生,每年的COD排放量减少400~700吨左右。同时公司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减少了用电的部分费用,间接降低了发电对环境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需求。

评委会点评

施天扶深耕化纤面料领域近20年,精于布局、勇于创新,施天扶亲自带队建立了一支高端面料产业研发技术团队,在锦纶细旦面料领域开发了独具特色的高档产品,专供运动休闲类名牌服装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在连续三年扩大产能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零库存。他始终以“智能织造、科技创新、绿色环保”为基准管理公司,2017年,在他的创新引领下,公司的新产品投产率达60% 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到销售总额的70%以上,科技创新对公司的贡献达60%以上。

夏平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顺应行业新形势 开创高校新发展

作为一所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高等学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长期保持着服务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传统。成都纺专校长夏平带领全校教职工,始终站在“教育”的出发点,以全局意识促进产学研融合,服务园区建设,助力产业转移。2017年是成都纺专承上启下的一年,进入2018,总结过去、描绘未来,一幅美好蓝图已经徐徐展开。

立足行业角度融入产业发展

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成都纺专始终保持着纺织服装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的道路,在努力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服务纺织服装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正如夏平所说 :“我校属于四川省政府举办,教育部门管理的公办专科学校,专业涉及机械、电子、建筑、经济、艺术,但它仍然也是一所纺织服装行业特色鲜明的学校。既要接受政府的统筹管理,也必须接受纺织服装行业的指导,在立足行业、服务产业中求发展。”因此,多年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理事、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纺织工业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纺织规划研究会理事单位,还是省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始终坚持融入行业,接受行业的指导。

为强化服务产业园区,推进校企合作,服务产业发展,夏平带领成都纺专根据四川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东部及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产业转移的实际,派遣专家教授深入服务产业园区、建立园区科技与培训服务合作平台、搭建学术信息交流合作平台,目前已先后进入乐山市土主产业园区、成都彭州家纺服装产业园区、广安牛仔产业园区,成都金堂纺织印染园区、乐山井研纺织工业园区及其相关企业,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夏平意识到,作为纺织类学校,要主动对接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因此,成都纺专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签署“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承接产业转移、服务园区建设”合作协议,与云南保山市、新疆喀什市、宁夏石嘴山市签订了校地合作战略协议,为“一带一路”沿线纺织行业的复兴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此外,夏平把眼光放的更为长远,不仅与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印尼、印度,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实施教师培训、学生交换、学历提升、联合科研等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还成功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周活动,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得到了新提升。

把握历史机遇主动迎接挑战

在过去的5年里,成都纺专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夏平认为,这离行业产业发展的新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还将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努力奋进,为我国从纺织服装大国向强国迈进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顺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和师生员工的新期待,成都纺专进一步明确了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未来,对于成都纺专和夏平来讲,会在纺织强国建设的引领下,步入高质量纺织发展阶段,进一步开创纺织高等院校办学新时代。

评委会点评

夏平站在统筹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从多方面制订了未来发展策略,首先要围绕学校党委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全校上下将以建设优质院校为抓手,优化专业结构,建强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同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管理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要以推进依法治校为指引,落实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不断增强办学活力;以开门开放为途径,加强社会服务,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学校社会贡献度和国际知名度 ;更要以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办学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切实增强师生获得感;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坚持党的领导,重视思想引领,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

袁洪胜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袁洪胜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社会责任等方面践行着创新理念。

袁洪胜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只有坚持以设计研发创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驱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袁洪胜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创新意识,率先在家纺行业提出“深睡眠”理念,在创新方向上回归家纺产品的本质属性,即“家纺产品的设计研发应以是否有利于给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睡眠质量”来开展。袁洪胜提出“睡美新关系”,公司在其带领下围绕“睡眠微环境系统”展开科技创新。

在袁洪胜带领下,金太阳一直坚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公司“金太阳”商标已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产品品牌被认定为“江苏省名牌”、“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公司以品牌终端化互动推广作为总体发展目标,通过产品创新保障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将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整体的品牌运营战略。2017年公司用于品牌宣传、推广、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支出约930万元,主要用于广告、展览费用,在众多新闻媒体上进行企业和产品的形象宣传,在广交会、家博会、法兰克福展会、纽约家纺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上进行品牌展示等,此举不仅极大扩展了产品知名度,而且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袁洪胜以国内外展会为平台促进市场开拓、通过多种广告媒介渠道宣传推广,发布中国家纺(金太阳)国际流行趋势,引领时尚潮流,加强设计能力建设,对接国际设计理念,受到包括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内的社会赞誉,中家纺已将产品开发部设于金太阳家纺设计研究院内。2017年,公司研究并面向全行业发布中国家纺(金太阳)国际流行趋势2次,从系统角度研究与阐述了家纺工业设计的大方向。

作为金太阳公司设计研发分管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袁洪胜认为“好产品才能有好市场”。2017年,公司用于产品开发、科技创新等的资金投入约3500万元,占企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3%以上,成功开发并上市新产品共计7项,其中5项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公司产品因其优良的性能、高雅的外观,上市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2017年,公司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约6.5亿元,这也促使公司实现整体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的经营业绩。

金太阳在袁洪胜的带领下,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积极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工作。2017年,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员工谋取福利,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企业孜孜以求的价值标准,奉献社会、奉献国家成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

评委会点评

袁洪胜为人质朴、谦和、低调,且务实、进取、充满智慧,在他的带领下,金太阳公司已走过十多个春秋,结下了累累硕果。不仅如此,袁洪胜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国纺织行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袁洪胜带领下,金太阳公司坚持以设计研发为企业核心,以科技创新促企业发展。2017年金太阳研发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新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公司领先的发明创造成果对推动整个家纺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谢锦波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党委书记

凝心聚力打造活力新织城

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的带领下,大朗从品牌、文化、互联网+、智造等方面着手,再造新动能,加快并推动传统毛织产业转型升级,并围绕“产城人”融合的发展模式,再造大朗模式,一个极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舰队”正在大朗扬帆起航!

立志把大朗毛织做得更好

作为与毛织结缘、以毛织闻名、靠毛织致富的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得到了汪洋、胡春华等各级领导多次视察和肯定。谢锦波曾于2008~2012年担任大朗镇长,提出大朗毛织产业要从“加工工厂”向“创造基地”转变,从生产基地向全球性的现代毛纺织商贸城转变。谢锦波曾表示:“中央、省、市领导都高度重视大朗毛织发展,我们一定要把大朗毛织做得更好!”2016年底,谢锦波重回大朗任职镇委书记,这一次,谢锦波迎来了把当年诺言变为现实的更大的舞台。

大朗从1979年引进第一家毛织厂,到目前拥有近万家毛织企业,超千个毛织商标,20多个省级名牌名标,大朗毛织产业集群每年卖出毛衣12亿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羊毛衫名镇,这其中就少不了谢锦波的大力推动作用。比如早在 2008 年,他就力推企业科技创新和机器换人,近十年来大朗数控织机的数量增长了10倍,目前超过5万台,成为全球数控织机最密集地区。2009年,他把设在大朗的市毛纺织行业协会真正运作起来,逐步形成了以毛织协会为龙头以及电商协会、机械协会、设计师协会相衔接的行业协会体系,打造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2009年~2012年,他连续四年推动织交会新闻发布会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扩大了大朗毛织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促进了毛织产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大大提高了“织交会”的档次规模和效果。

打造活力新织城

就在大家满足于成绩的同时,谢锦波却清醒地看到,大朗毛织产业仍面临着研发创新不足、自主品牌较少等问题。再次回到大朗后,他一直在深入思考,如何带领大朗毛织产业突出重围、再创辉煌。他认为,大朗要结合企业倍增计划、转型升级等,坚持实施研发创新、电子商务、品牌创建“三大工程”,打造活力新织城。

人们显然可以对此充满憧憬,作为一名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谢锦波经历过村、镇和园区单位等多个岗位的锻炼。谢锦波有一句口头禅是:“工作要实干加巧干,不要死干盲干”,到任大朗后,他首先召集毛织企业家座谈,还到企业调研走访,鼓励企业大胆创新,他表示,凡企业所需,政府将竭尽所能。

为了提升发展力度,谢锦波还把毛织办升格为毛织管委会,配齐配强专业人才,做好政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大朗也是东莞首个成立产业管理委员会的镇街。在筹办第16届“织交会”的时候,谢锦波提出要将“织交会”、“国内行”、“毛衣节”三大行业活动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影响、更有亮点,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毛织盛会,将大朗打造成全国毛织潮流中心、世界毛织之都。

推动大朗毛织走在世界前列

谢锦波心中还有更大的“一盘棋”,他认为,过去30多年大朗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上了“产业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之路,但目前这种模式遇到了瓶颈。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批示精神的引领下,广东省正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朗将紧紧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围绕“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以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为契机,推动城市和产业双升级,助推大朗毛织走在世界前列。

在谢锦波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大朗正热火朝天地开展城市更新、品质提升、倍增计划等工作,打造出美景路、银朗路等数条彩色路,把毛织片区的富康路打造成为全市享有名气的星光大道,带旺了周边3000多家毛织商户,做旺了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城。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落户大朗,他们成立工作室,打造自主品牌,全镇规模以上毛织企业80%以上设立了研发设计部,全镇年设计毛衣 30 万款。总投资超20多亿元的大朗电子商务产业中心、纺织创意产业中心、环球贸易广场等项目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毛织电商企业达到3601家,2016年毛织类电商销售额67.65亿元,同比增长10.36%;全镇毛织品市场年易额达600亿,占广东省销售总额的70%以上。

看如今的大朗,整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整个社会局面政通人和,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企业和群众的好评。群众纷纷展望着未来的美好蓝图,他们相信,在谢锦波的带领下,大朗毛织将会重塑辉煌,毛织这个富民产业将引领大朗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我们一起瞩目活力新织城的美好明天吧!

评委会点评

谢锦波作为“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的镇委书记,2017年通过践行“产城人”融合的发展思路、抓好管理体系和公共平台建设、推动大朗“织交会”实现转型、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等多项举措推动了大朗毛织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大朗产业集群,经受住下行考验,发展态势平稳。镇全年生产总体(GDP)实现273亿元,同比增长8.4%,全镇财政总收入54.5亿元,增长16.8%;税收总额44.6亿元,增长 19.1%。在2017年中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大朗排名39位,并荣获“中国毛织产品采购基地”和“2017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活力集群”的称号。

蔡民强 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振兴传统技艺 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名瑞品牌战略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民强引领名瑞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潮绣厂跃升为世界闻名的婚纱晚装生产和设计中心、全球最大的婚纱晚礼服出口基地,引领当今国际婚纱晚礼服潮流,造就被业界誉为成功模式的“名瑞现象”。

堪称新中国第一代服装企业家的元老级人物,蔡民强潜心推动中国女装业的发展,将潮州婚纱晚礼服做成一大新兴产业,为中国服装业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

身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蔡民强一直致力于中国刺绣多品种、多门类的研究与开发,集团建有刺绣研究中心,生产经验及成果丰富。同时将刺绣文化与婚庆等时尚产业相结合,成功打造了“中国嫁衣”的时尚概念,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传承,探索出一条传统工艺可持续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中国刺绣今后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后继乏人,刺绣技艺与文化传承任重道远,特别是刺绣技艺技法上的理论研究亟待深入并系统化、科学化,专业教育及人才培养也急需探索有效途径,寻求传承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2017年,由广东名瑞集团发起、在深入调研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文化部批准成立“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分别落户潮州,开展了中国刺绣技艺与针法的规范化、系统化研究。以刺绣工艺先行先试,探索与开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与新模式。开展了对刺绣专业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形成刺绣技艺与文化传承的阶梯型人才队伍。

几十年来,蔡民强走遍全国各地,深入研究传统刺绣技艺,广泛吸纳各大名绣之所长,竭力推动中国刺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积极培养新人,开拓并培育新的研发基地,经过不懈努力,宏伟大作不断问世。进入21世纪以来,他的刺绣艺术作品不断亮相于中国国际时装周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2017年12月,被誉为“中国刺绣之最”的历史名画巨幅刺绣《阿房宫》(原作者为清代画家袁江)、绣线细逾发丝的精心佳作《维摩教演图》(原作者为北宋画家李公麟)、表现近代中国江南风情和绣坊文化的《南乡旧梦》(原作者为当代画家张孝友)等历代名家大作的刺绣艺术品,中西式婚嫁文化相结合的纯手工刺绣婚纱、金银线立体刺绣的龙凤褂裙等服饰精品在莫斯科展出。

这些展品凝聚着蔡民强的心血,表达了他的艺术追求和工匠精神,展示出中国刺绣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传递出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的内涵与魅力。如今,蔡民强更加清楚自己的使命,坚定自己的信念,在中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中、在“坚定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有着他执著追求的理想明天。

评委会点评

20世纪80年代,蔡民强时任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产地广东省潮州市潮绣厂的厂长,改革开放后,蔡民强把传统刺绣和国际时尚相结合,把潮绣厂发展成一个刺绣为配套、时尚为主流的婚纱晚礼服集团企业,勇于创新,积极开拓,东西并蓄。在蔡民强的推动和引领下,现在名瑞已成为世界婚纱晚礼服出口的重要产业基地,产品风靡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际市场,擎起了中国民族服装工业的一面亮丽旗帜。

(以上排序按照姓氏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