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亨通光电研究报告:海洋业务高速增长,光通信业务触底

(报告出品方/作者:兴业证券,王楠,章林,代小笛,仇新宇)

1、四大业务:海上风电+海洋通信+光通信+智能电网

1.1、亨通光电起家于光通信,拓展至电缆,及海上风电&通信

亨通光电成立于 1993 年,2003 年上市,主要业务包括海上风电+海洋通信+光通 信+智能电网等板块。公司成立于 1993 年,前身为吴江妙都光缆有限公司,1999 年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2003 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中国民企 100 强、全球光纤通信行业前 3 强,在苏州拥有三座高科技产 业园(光通信科技园、海洋国际产业园、光电线缆产业园)。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 展,公司布局于光通信、智能电网、海洋能源与通信、工业智能、铜导体及其他 等六大业务板块。

公司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①1993-2010 年:聚焦于光纤光 缆行业,IPO 与第一次定增募集资金均投入光纤光缆行业,例如收购江苏阿尔法 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沈阳亨通、发展 ADSS 光缆等产品,建设 100 吨光纤预制棒 项目;②2011-2014 年:横向拓展至电力电缆领域,例如定增收购亨通线缆 100% 股权和亨通力缆 75%股权;2014 年进一步投资光纤预制棒扩能改造项目,并开始 进军海底通信业务;③2015 年-至今:大力拓展海洋电力与通信业务,例如收购华 为海洋完善海洋产业链布局,收购 Voksel 等公司加快国际化进程。

公司控股股东为亨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六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亨通光电控股 股东为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崔根良先生。公司以传统光通信业务为 基础,积极拓展智能电网和海洋通信、光模块、智慧城市等领域业务。目前,公 司业务主要包括光通信、智能电网、海洋能源与通信、工业智能、铜导体及其他 等六大业务板块。其中,海洋电力和海洋通信主要由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和华海通信国际有限公司(曾用名华为海洋网络 (香港)有限公司)负责;智能电网及工业智能业务主要由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等负责;光纤光缆业务主要由亨通光电 本部及其子公司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亨通、沈阳亨通、成都亨通、 广州亨通和北京亨通等负责。

1.2、收入、利润均维持高速增长,海洋业务贡献逐渐增大

伴随业务的拓展,公司的收入利润维持高速增长;2000 年到 2021 年,公司的收 入、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约为 25%、18%。具体来看,公司营收从 2000 年的 4.01 亿元升至 2021 年的 412.71 亿元,归母净利润从 2000 年的 0.44 亿元升至 2021 年 的 14.36 亿元。盈利能力方面,由于光纤光缆行业产能过剩,运营商集采价格大 幅下行,近几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滑,分别从 2017 年的 21.23%、9.09% 降至 2021 年的 15.95%、3.82%。费用率的规模效应显著,近几年销售费用率和管 理费用率趋于下行,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2021 年小幅升至 3.89%。

细分业务来看,海洋电力与通信业务增速较快、收入占比快速上升,智能电网、 光通信业务稳步增长。收入占比来看,2017-2021 年,海洋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 从 2017 年的 2.12%升至 2021 年的 13.94%;光通信业务收入占比从 2017 年的 35.34%下降至 2021 年的 15.15%。收入增速来看,海洋业务持续维持高于 50%的 增速,2019 年开始光纤光缆行业降价拖累光通信收入负增长,铜导体和工业智能 业务维持稳定增长。

细分业务毛利率来看,海洋业务的毛利率较高,光通信业务受行业供需关系影响, 近几年毛利率有所下滑。2017 年到 2021 年,海洋业务毛利率始终维持较高水平, 毛利率中枢约为 40.5%;受光纤光缆价格下降影响,光通信业务毛利率 2019 年开 始有所下降,约从 2017 年的 40.49%下降至 2021 年的 15.21%;智能电网、铜导 体和工业智能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2021 年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3.34%、1.05% 和 14.65%。由于海洋业务的毛利率较高,且相关业务收入高速增长,2021 年海洋 业务对毛利的贡献已经超过光通信业务和智能电网业务。

2、海洋风电:海缆龙头之一,直接受益于海风装机需求景气

2.1、海上风电平价进度或超预期,带动海缆和海工需求高增长

海上风电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风电机组、海缆等设备,中游包括风机安装和海底 电缆铺设等海洋工程服务。具体来看,海上风电上游主要是风机、海缆等设备; 国内风电机组龙头包括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等,海缆行业龙头包括中 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海上风电工程服务,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安装、海缆敷设等,需要专业的海上风电安装船和海缆敷设船。产业 链下游主要是海上风电的运营商,装机量居前的公司主要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华 能集团、国家电投、大唐集团、中广核等。

从海上风电的初始投资成本来看,目前海上风电造价中枢在 150-180 亿元/GW, 其中风电基础施工费用约占 25%,海缆占 10%-15%。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的 统计数据,我国海上风电平均造价已经从 2010 年的 23700 元/千瓦左右,降至目 前 15700 元/千瓦左右;海上风电产业链相对成熟的江苏,建造成本在 14000 元/千 瓦左右,广东和福建两地的建造成本大约在 17000 元-18000 元/千瓦。具体看海上 风电的初始投资成本构成,风电机组及安装的成本占比约为 45%,风机基础施工 约 20%-25%,场内集电海缆约 3%,送出海缆的成本占比约 10%。

就海缆环节来看,海缆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主要原材料为铜导体等金属材料。 广义海底电缆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海上风电传输、海上石油平台等。海缆的物理 结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陆缆,一般包括防腐蚀层、钢丝铠装、铅护套、阻水层、 绝缘层、导体等,其主要成本来自铜、铝等导体材料。海缆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 主要缘于:①产品的技术壁垒:海缆需在强腐蚀、环境复杂的海底使用数十年,因此需要特殊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技术壁垒较高;海缆接头处,需要通过软 接头工艺,确保接头处的机械和电气性能和海缆保持一致,软接头技术壁垒较高。 ②项目经验壁垒:海缆的招投标均要求相关海缆企业具有历史项目经验。

③码头 资源壁垒:为减少海缆的故障发生率,一般会采取连续、大长度生产来减少接头 数量,因此单根海缆的长度长、重量大,存储时需要使用大型收线地转盘,使用 专业的海缆敷设船运输;因此为降低储存和运输成本,海缆厂通常设在码头附近, 并设有专用的装卸码头。④其他:此外根据历史经验,海上风电保险项目索赔中, 针对海底电缆的索赔案例占比较高,因此海缆企业的售后检测维修服务能力也很 重要。

海上风电用海缆,主要包括场内阵列电缆和送出电缆;目前海上风电送出方案, 包括柔性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其中交流海缆多适用于海上风电小规模、近距离 输送,柔性直流海缆多适用于海上风电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不同离岸距离、容 量下,需要的海缆类型不同。一般情况下,潮汐带间(离岸<10km)项目,只需使用 35kv 集电海缆;近海(5km<离岸<70km)项目,需要 35kv 集电电缆和 220kv 高压送 出电缆;远海(离岸>60km)项目,可采取 35kv/66kv 集电电缆和 220kv 高压交流/高 压柔性直流送出电缆。

对比高压交流输出和高压柔性直流输出方案,①高压交流 海缆送出系统成本包括海上升压站、海缆、海缆敷设以及无功率补偿站,传输路 线的损耗大,但是方案成熟、适合近海传输。②柔性直流海缆系统主要包括海上 升压站、换流站、海缆、海缆敷设等,柔性直流海缆的单位价值量虽低于高压交 流海缆,但是该送出系统需要建造价格昂贵的换流站,因此只有当传输距离足够 长、风电场容量足够大时,柔性直流输出方案才具有经济性。

伴随海上风电厂的选址由近海向远海延伸,送出海缆的需求将逐渐转向高压交流 海缆(单位价值量显著高于中低压交流海缆)、柔性直流海缆。根据《海上风电场输 电方式研究_彭穗》的研究,对于容量 400MW 及以上的海上风电汇集外送,交直 流输电方案对应的造价曲线交叉点对应的输送距离为 60-70km 左右。当输电距离 在 70km 以内时,适宜采用交流输电方案;当输电距离超过 70km,柔性直流输电 方案或更具经济性。从欧洲海上风电的经验看,欧洲海上风电厂的离岸距离逐渐 从潮间带逐渐延伸至近海和远海。

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场基本都在近海和潮汐带 间,未来也将向远海发展;2021 年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已出现多个远海项目,例 如三峡青州五、七项目的离岸距离均超 70km。由于长距离传输的交流输电损耗增 加,远海海上风电的送出海缆将需要采取更高电压的高压交流海缆或者柔性直流 海缆。高压交流海缆的价值量远高于中低压交流海缆,因此远海项目中海缆的投 资占比将会增高。根据《多场景海上风电场关键设备技术经济性分析_唐巍》的研 究,使用交流海缆情况下,风电场离岸距离达到 80km 后,送出海缆在关键设备 投资的占比由离岸 40km 时的 9.39%提高至 13%-17%。

就海工环节而言,海上风电施工分为风机安装(包括风机基础施工、风机吊装) 和海缆敷设等环节,对船只的要求各有不同。具体来看,①风机安装第一阶段为 风电基座安装。风电基座按结构可分为5类,即单管基础、导管架、高管承台、 负压筒基础和重力地基。一般需根据不同水深、海床条件、风机自身倾覆力矩、 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基座方式。目前,风机基座大多采用单管基础和导管架 的设计方案。

②风机安装第二阶段为塔筒、机舱、转子和叶片(合称为风机组件) 安装。风电机组安装分为整体安装、分部件安装。整体安装效率较高,但需风机 运输船的甲板足够宽大、安装平台起吊重量冗余较大,因此运输及施工成本大, 更适用于近海岸风电场安装。分部件安装较为常见,对运输船的甲板尺寸和载重 量要求不高。③海缆敷设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首端上岸、中间段敷设和终端上 岸。其中,中间段敷设阶段作业最为复杂。在敷设过程中,要求海缆船不偏离预 定路由,同时确保海缆始终保持应有的张力,因此海缆船在敷设过程中不仅能抵 抗风浪流的作用力,还控制额定的敷设速度。

需求方面,预计 2020-2025 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量的复合增速在 40%左右。碳 中和背景下,海上风电产业链成本下降、风机大型化等,将驱动海上风电装机量 持续提升。从国内各个省市对于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的规划来看,国内海上风电 装机需求空间巨大。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十四五”期间的海上风电规划 并网量或在 70GW 左右;其中,广东省和江苏省的规划并网量最大,分别约为 17GW、9GW。结合第三方机构 GWEC 的预测和“十四五”规划容量,2020-2025 年,预计中国的海上风电装机量的复合增速在 40%左右。

从海缆市场供给格局来看,目前国内海缆龙头企业包括中天科技和东方电缆,海 外龙头企业主要包括普睿司曼、耐克森、安凯特、LS 电缆等。国内的海缆 TOP3 公司主要是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此外,宝胜股份、汉缆股份、万达 电缆等传统电线电缆企业也开始进入海缆市场。2020 年,中天科技和东方电缆的 海底电缆的收入分别达到 24 亿元、22 亿元;按照 2020 年海缆市场 64 亿元的市 场需求计算,中天科技和东方电缆的市占率分别约为 38%、34%。

从海工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海缆敷设方面,截至 2021 年 11 月,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现有的铺缆船不超过 50 条。目前,国内海缆敷设船吨位小、设备落后、一次 性载缆量少、持续作业能力较差,且大多数是无推进动力的驳船,其施工作业需 要 3-4 条的起锚艇配合锚泊定位施工,这严重拖累施工进度,增加作业量和人工 成本。具体来看,根据《能源》杂志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1 年 11 月,国内现有 铺缆船不超过 50 条。近 50 条海缆敷设船的平均船龄超 10 年,总长超过 100m 仅 6 条,型宽超过 30m 仅 4 条,含有 DP 动力定位系统的仅 4 条,载缆量超 3500t 的 仅 8 条,配备有 ROV 水下机器人的仅 1 条,2017 年往后建造的仅 11 条,具有自 航能力的仅 2 条。

风机安装方面,截至 2021 年 10 月,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风电安装船合计 约 42 艘。回溯历史,风电工程船的发展可分为 3 个阶段:①第一代:早期没有专 门的风电工程船,由已有的起重船和工作驳船等联合作业;②第二代:具有自升 功能的驳船或平台,但此类安装船不具有自航功能;③第三代:具有自航、自升、 起重功能的专用风电工程船。目前,国外专业的海上风电安装公司建造的风电安 装船属于第三代风电安装船。

国内最初的绝大多数海上风电安装船并非为海上风 电机组安装设计的,2015 年前后开始新建或改装专业化海上风电安装船。根据不 完全统计,国内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中,有效作业水深超 15m的超 30 艘,其中有 效水深超 70m的超大型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仅 3 艘。可用于安装 12MW以上的安装 船舶有 12 艘,安装 15MW以上的仅2艘。非自升非自航平台中,国内吊高超 100 m的坐底式风电安装船共7艘。

2.2、亨通光电是海缆龙头之一,海缆和海工产能稳步扩张

产品技术来看,亨通光电的海缆产品技术领先行业,拥有超高压交流和柔性直流 产品。公司深耕海洋能源业务,已形成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到工程运维的全 产业链发展格局,拥有完善的海上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公司通过自主 研发和科研合作,目前已经具备 500kV 交流海陆缆系统、±535kV 直流海陆缆系 统、330kV/220kV/66kV 三芯大截面铜芯/铝芯海底电缆系统等高端装备的设计、 制造及工程服务能力,以及 500KV 及以下交直流海缆软接头技术。2021 年 7 月, 公司完成国内首次大长度(40 公里以上)、大截面(1000mm2)三芯 220kV 海底 电缆项目的生产交付。

产能布局来看,公司拥有三个海缆生产基地,以及施工船等配套资源。目前,公 司位于苏州常熟的亨通国际海洋产业园产能已达到 40 亿元;江苏射阳和广东揭阳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预计射阳基地将于 2023 年下半年正式投产,新增产能约 15 亿元。公司拥有 6 艘海上施工船,包括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风电基础桩施工船、 起重铺缆船、浅水铺缆船和风电运维船等。此外,公司拟投资建造新一代深远海 大型风机安装船,该平台在总结以往海上风电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起重 能力、性能与效率、海域海况、水文地质等因素,将满足国内外、单机大容量、 深远海施工等高标准作业要求。

项目经验和收入来看,公司在手订单充裕、经验丰富。截至 2022 年 3 月,公司海 底电缆生产、敷设、风机安装等海洋电力在手订单金额合计超 30 亿元。公司产品 出海顺利,2018 年以来陆续中标越南、菲律宾、柬埔寨、西班牙、沙特等地区的 海外项目,2020 年公司承建了葡萄牙海上浮式风电项目。受益于国内外的需求景 气,公司海洋业务收入维持高速增长,2016 年到 2021 年公司海洋业务收入从 4.1 亿元增长至 57.52 亿元,CAGR 高达 70%。公司的历史海缆订单中标量位居行业 第三,仅次于东方电缆和中天科技。

3、海洋通信:行业迎来更新换代周期,国产替代加速

3.1、海光缆迎来更新换代周期,行业国产替代逐渐加速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是国际和地区通信中主要的跨洋传输手段,分为中继海缆通信 系统和无中继海缆通信系统。海底光缆和卫星通信是洲际通信的主要手段,其中 海底光缆是首选方式,尤其是在跨洋通信方面。海底光缆以其大容量、高质量、 高清晰度、低成本和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目前国际间主要的通信手段。Submarine Telecoms Forum 统计显示,全球 99%的国际数据通过海底光缆进行传输。海底光 缆通信系统分为中继海缆通信系统和无中继海缆通信系统。

其中,中继海缆通信 系统一般覆盖较长的距离跨度,由岸上设备与水下设备组成;无中继海缆通信系 统一般跨度在 500 公里以下,因其跨越距离较短而无需借助海底中继器对传输信 号进行放大,亦不需要岸上供电设备对海底中继器进行供电。根据 Telegeography 数据,2021 年全球使用中的海底光缆有 436 条,可用海缆总容量 786Tbps,四年 来总带宽容量复合增速达到 29%。

海洋通信产业链分为上游设备商和 EPC 服务商,中游系统集成商,下游客户主要 包括互联网企业和通信运营商。上游的海洋通信设备主要包括海底光缆、海底线 路中继器、海底线路分支器等。中游主要是海洋通信系统设计集成商,包括 SubCom、华为海洋、NEC 等。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互联网企业等内容提供商,以及 传统运营商。2012 年之前,内容提供商在总带宽容量中占比不到 10%,但到 2020 年占比达到 66%。亚马逊、谷歌、Facebook 和微软等内容提供商在海底光缆市场 积极布局,目前拥有(多为联合拥有)光缆系统数量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依次为 Google(20 条)、Meta(16 条)、Amazon(5 条)、Microsoft(5 条)。

需求端来看,受益于全球通信流量持续增长,全球海光缆系统需求持续增长;相 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海光缆系统建设仍显不足。据 Telegography 统计,2019 年 全球已使用的国际带宽容量达到 1503Tb/s,预计 2020-2026 年期间国际带宽容量 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在 30%以上,驱动海光缆系统需求持续增长。相较于发达国 家仍显不足,中国海底光缆数量与人均带宽均偏小。2018 年,美国的海缆数量是 中国 8 倍,人均带宽是中国近 20 倍;日本的海缆数量是中国 2 倍多,人均带宽是 中国近 10 倍;英国海缆数量是中国的 5 倍多,人均带宽是中国 72 倍;新加坡海 缆数量是中国 2 倍多,人均带宽是中国 262 倍。

同时,存量海底光缆系统进入生命周期尾端,有望迎来升级换代的建设高峰期。 相比陆地光缆,海底光缆的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周期大约 25 年。据统计,全球 40% 的海缆是 2000 年之前建设的,已逐步进入使用生命周期的尾期,需要升级换代。 回溯历史,海底光缆行业曾有 2 次建设高潮,分别是 1999-2002 年:互联网泡沫 形成到破灭时期,管制、需求、技术进步以及大量资金投入等因素相结合,驱动 大量海底光缆容量建成投入使用。②2009-2012 年:数据中心成为驱动国际海底 光缆建设的最大驱动力,国际海底光缆再次迎来建设小高潮。目前,全球海缆建 设正在进入第三次建设高潮,且全球海缆将进入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2016 年跨 太平洋、跨大西洋、亚欧间海缆系统已经陆续开始升级换代。

新增需求和存量更新升级背景下,预计 2022-2024 全球海底光缆投资价值将超过 80 亿美元。自 1990 年以来,全球累计投资超过 500 亿美元铺设海缆。截至 2020 年初,全球海底光缆总长度超 120 万公里,仍在服役的海缆条数约为 406 条。据 STF 统计,2017 年后平均每年新建海光缆约 15 条,每年投资金额约为 25 亿美元。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TeleGeography 与埃及电信合作推出的海缆地图,预计 2022- 2024 全球海底光缆投资价值将超过 80 亿美元(平均每年 27 亿美元)。

供给端来看,海洋通信行业技术进入壁垒高,行业集中度较高,全球仅美国 SubCom、法国 ASN、日本 NEC 和中国华为海洋等公司具备较强跨洋通信网络 系统解决方案及提供跨洋海底光缆系统建设和集成能力。具体来看,美国 SubCom、 法国 ASN、日本 NEC 三家公司进入海缆通信市场时间较早,华为海洋作为后起 之秀逐渐跃居世界前列。华为海洋 2008 年成立,为海缆运营商提供可靠的技术解 决方案以及项目管理、工程实施一体的端到端服务。根据 STF Industry Report 统 计,2017-2021 年海底光缆部署公里数华为海洋排名第四,整体系统部署华为海洋 排名第三,综合市场份额占比在 10%-15%。

3.2、收购华为海洋&整合海洋通信业务,转型全产业链集成服务商

公司深耕海洋光缆产品,是国内知名海光缆制造企业之一。在收购华为海洋之前, 亨通光电是国内知名海光缆制造企业之一,在国际海缆市场上承接海底光缆订单 已突破 1 万公里,负责相关业务的子公司为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目 前,亨通海洋光网是国内 UJ/UQJ 证书组合最多、认证缆型最多,也是国内唯一通 过 5000 米水深国际海试的企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攻克海底光缆系统万公 里光电传输、万米水深耐压及水密氢密技术、25 年超高可靠性三大行业关键技术 难题,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光缆、海底中继器与分支器等核心产品。

公司收购华为海洋、整合海洋业务后,进一步向全产业链集成服务商转型。2020 年,公司定增收购华为海洋51%股权,亨通集团收购华为海洋 30%股权,New Saxon 公司持有华为海洋剩下的 19%股权。同时,公司整合海洋业务,将所持有的上海 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70%股权及华为海洋网络(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华海通信 国际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给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海洋光网向亨通 集团收购其所持有的亨通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100%股权(亨通技术持有华为海洋 30%股权)。

整合完成后,海洋光网直接和间接持有华海通信 81%股权。2022 年 6 月,海洋光网和控制的苏州亨通永元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与华海通 信团队持股平台苏州华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收购 New Saxon 持 有的华海通信 19%股权,其中亨通海洋拟受让 5%股权、亨通永元拟受让 7%股权、 苏州华智拟受让 7%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实际持有华海通信 93%股权。

华为海洋是全球海底光缆系统集成商龙头之一,市占率不断提升。目前,华为海 洋业务包括海缆通信和智慧城市等两块。海缆通信业务,主要提供建设新建海缆 系统解决方案和已建海缆系统端站扩容解决方案。其中,新建海缆系统解决方案 是针对客户海洋通信网络建设需求提供从桌面研究到海上施工的新建海缆系统建 设服务,已建海缆系统扩容解决方案是针对已有网络状况和客户扩容需求提供扩 容方案,保证海缆系统平滑、稳定地升级。2021 年,华海通信发布全球首个中继 海缆系统 18kV 供电方案,引领海洋通信行业 SDM 技术变革。截至 2019 年,华 为海洋累计交付 90 个项目,海缆建设长度达 50361 公里。截至 2021 年底华海通 信已累计签约 119 个海底光缆项目,项目范围覆盖全球。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继续推进,逐步贡献利润。PEACE 跨洋海缆 通信系统运营项目是由亨通光电投资的由独立运营商运营的私人海缆,该系统采 用先进的 200G 波分技术和 WSS ROAMD BU 技术,并且每纤对 16Tbps 的超大设 计容量去满足区域内增长的容量需求。PEACE 海缆系统全程 15,800 公里,将连 接中国、非洲和欧洲 3 个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陆,其主干将在巴基斯坦、吉 布提、埃及、肯尼亚、南非、法国登陆,是一条连通亚欧、亚非、非欧经济走廊 的重要通信骨干。其中,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埃及-法国两段预计将于2022年 年中投入运营。公司计划延伸建设新加坡段,从而将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 拓展至东南亚,通过连接东南亚国际转接中心新加坡和欧洲转接中心法国,适配 蓬勃增长的亚欧互联需求。截至2021年末,公司合计签订7000万美元预售订单。

4、光通信:供给出清、需求温和增长,公司光棒自给

4.1、需求温和增长、供给出清,行业盈利能力最差阶段已过去

光纤光缆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等,下游需求主要来自运营 商。①光棒生产分为两步,制备芯棒,再在芯棒上附加外包层(俗称外包技术或 Over cladding)制成完整光棒。②光纤主要由预制棒通过拉丝等工艺制成,一般 1 吨光 棒约可拉制 3.3 万公里光纤。③光缆通常由缆芯和护套两部分组成。缆芯决定光 缆传输特性;护套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和铝带或钢带组成,主要用于保护缆芯, 具有良好的抗侧压力性能及密封防潮和耐腐蚀的能力。光纤光缆的下游需求主要 来自于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建设,电力系统、石油系统等也会采购光纤光缆。

光纤光缆的需求主要来自运营商建设通信网络,相关的通信网络主要包括四种类 型:①骨干网:用于长途传输的有线网络,例如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的连接; ②城域网:用于城市范围内传输的有线网络;③固定接入网:应用 FTTX 技术方 案,FTTX 接入网包括多种建设模式,X 代表多种可选模式,包含 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纤到路边)、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大楼) 、FTTO (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等。其中, 光纤入户 FTTH ( Fiber To The Home)的需求量最大;④无线接入网:交换中心至 无线基站的有线网络。

2000 年到 2020 年,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①2010 年 之前,行业处于良性发展阶段:需求端,我国骨干网和城域网等开始建设,2009-2011 年电信联通 FTTH 和 3G 网络建设;供给端,2010 年前后,国内企业的光棒 技术陆续突破、供给上行,行业良性发展。②2011-2018 年,行业供需两旺,进入 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需求端,2013 年后,国家陆续出台各项促进光纤网络建设 的政策,如宽带中国、光纤到户政策;国内宽带用户中光纤接入渗透率(FTTX)从 2012 年 15.7%升至 2018 年 90.4%。供给端,国内光棒产能不足,叠加 2014 年、 2015 年对印度、美国、日本光棒实行反倾销,使得国内光棒供需错配、产业链价 格持续上涨。国内光纤光缆供不应求背景下,光纤光缆全产业链迎来量价齐升的 黄金时代。

③2019-2020 年,行业供过于求,进入量平价跌的出清阶段:需求端, 光纤入户逐渐饱和,国内光纤光缆需求增长放缓。供给端,2017-2018 年高速增长 时期,国内各大小厂商纷纷投产光棒和光纤产能。光棒扩产需 2 年,光缆扩产需 1 年。前期扩张的产能陆续达产导致供大于求,2019 年到 2020 年三大运营商普缆 招标中,厂商竞标价格连续大幅下降、远低于上限价格。

2021 年以来,光纤光缆行业进入需求温和增长、供给出清后的阶段,行业供需关 系改善,产品价格止跌回升,预计后续光纤光缆企业盈利能力将维持稳定。供给 端,2019、2020 年光纤光缆价格大幅下行,使得大量劣质、高成本产能出清,成本管控能力强的企业脱颖而出。需求端,根据 CRU 数据,2022 年预计中国市场 的光纤光缆需求约为 2.61 亿芯公里,同比增长 6.5%;2020-2025 年,预计中国光 缆需求量 CAGR 约为 4%。2021 年,中国移动光纤光缆招标量价齐升;同时,CRU 数据显示,2021 年 G652D 光纤价格已经有底部回升趋势,均可以一定程度印证 光纤光缆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善。

4.2、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高

公司是光纤光缆行业龙头之一,光棒、光纤、光缆产业链一体化程度高。光棒是 光纤光缆行业产业链中利润率最高的部分、约占 70%。公司 2006 年定增投资 100 吨光棒制造项目,2011 年光棒产能达到年产约 500 吨;2017 年底,亨通光电光棒 产能约为 1500 吨,新一代光纤预制棒扩能改造项目第一期于 2018 年投产,建成 后新增光棒产能约 800 吨;预计 2022 年底,公司光棒产能将会达到 3100 吨左右, 光纤光缆产业链一体化程度高。回溯历史,公司的光纤光缆业务维持稳定增长; 2019-2020 年受行业供需关系恶化影响,光纤光缆招标价格下行,拖累光通信业务 收入负增长,毛利率持续下滑;2021 年开始收入增速回正,毛利率开始企稳。

公司在中国移动 2021-2022 年普缆招标中,中标份额和中标价格同步抬升,将对 2022 年光纤光缆业务的业绩形成支撑。总体来看,2021 年中国移动的集采普通光 缆预估规模为 1.432 亿芯公里,相比 2020 年提升 20%,比 2019 年提升 36%。其 中,亨通光电中标份额约为 13.97%(去年份额约为 13.61%),中标价格约为 65 元 /芯公里(去年价格约为 39 元/芯公里),价格同比增长 65%。

此外,公司拓展 5G 通信与数通前沿技术产品与应用,在硅光市场上取得技术突 破。2021 年,公司成功发布量产版 400G QSFP-DD DR4 硅光模块并给国内的头部 互联网公司以及设备商送样。在 2021OFC 光纤通讯展览会上,公司发布并展示了 基于 EML 的 800G QSFP- DD800 DR8 可插拔光模块,公司已于报告期内开放早 期客户评估并将积极推动其量产化工作。公司还入选了中国电信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T 比特级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400G 高速 光模块、100G 高速光模块)项目和“低功耗高集成度高性能 100G 光传输系统研究 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100G、400G 高速光模块)项目,成为这两个项目 100G、400G 光模块唯一提供商。

5、智能电网:受益于特高压建设,预计行业稳定增长

5.1、电力传输行业需求端温和增长,市场的供给格局较为分散

电线电缆的上游重要是铜、铝等大宗商品,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电力、建筑、通 信等领域,需求以中低压电缆为主。根据电压等级,电线电缆可分为低压电缆、 中压电缆、高压电缆和超高压电缆。按照电线电缆用途分类,电线电缆可分为裸 导线、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通信电缆等五大类。五大类电线电缆产品中, 仅有裸导线和电力电缆中的部分产品,涉及高压电缆和超高压电缆,主要应用于 强电输送中的部分主干线路;电气装备用电缆、通信电缆和绕组线,均属于中低 压电线电缆。

电力电缆行业的需求规模基本保持稳定,特高压电力线缆的需求预计将维持 6% 增长。2020 年,全国电力电缆的产量约为 5243 万公里,同比小幅增长 2%。2020 年,特高压线缆 2020 年的累计长度约为 3.1 万公里,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4.1 万公 里左右,2021-2025 年期间的复合增速约为 6%。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线电缆产销地区,行业竞争格局分散,集中度远低于国外。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电线电缆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 产能落后的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其中,美国前 10 名线缆 企业合计份额约为 70%,日本 7 大线缆企业市场份额超过 65%,法国前 5 大线缆 企业市场集中度超过 90%。而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的集中度极低。从企业电线电缆 销售收入看,2020 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 CR5 为 12%,CR10 约为 18%,CR20 仅约为 23%。目前,国内的电线电缆龙头企业主要包括中天科技、宝胜股份、亨 通光电、远东股份等。

5.2、公司产品种类齐全,布局特种电缆或受益于新基建

公司智能电网板块产品齐全,业务稳定发展。公司开发出一系列智能电网领域系 统解决方案,包括超高压特高压(500kV-1100kV)导线系统解决方案、高压超高 压(66kV-500kV)海陆缆系统解决方案、中压(10kV-35kV)海陆缆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楼宇(1kV-10kV)系统解决方案等,产品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技术和电 压的要求。智能电网板块营收稳步增长,2017-2021 年 CARG 达 23.29%,2019 和 2021 年同比增速超过 30%。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毛利率中枢约为 13.44%。

特种电缆龙头企业之一,深度受益于国内特高压的建设。相较于普通线路,特种 电缆技术含量更高、使用条件更为严格、附加值更高,毛利率更高。亨通光电是 国内特种电缆行业的龙头企业,2020 年公司在国内特种电缆行业占比 14.3%,将 持续受益于国内特高压的建设。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