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琼侨狮城写春秋

开栏的话:

  琼侨同逐梦,奋进自贸港。

  海南是著名侨乡,有390多万侨胞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优势作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极其珍贵的资源财富,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展示广大侨胞在海外的创业发展历程,爱国爱乡、参与自贸港建设的动人事迹,从本期开始,由海南省侨务办公室主办、《南华时刊》采编的专栏《中国心•海南情——琼属华侨系列报道》,对琼属华侨华人进行深度报道。

  广大读者将看到:琼属华侨华人在海外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心系家乡、爱国爱乡的桑梓情怀;发扬华侨精神,与自贸港建设同频共振的赤子之心……

《琼侨狮城写春秋》,讲述侨胞在新加坡的百年奋斗故事——

  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最富有的一个岛国,共有63个小岛组成。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国土面积约729平方公里。新加坡风光绮丽,终年常绿,岛上花园遍布,绿树成荫,素以整洁和美丽著称,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据新加坡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8月,新加坡总人口为568.6万人,其中74%的人口是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福建人、潮州人、广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是新加坡最大的华人群体,其中海南人有20 多万。当年,海南先辈远涉重洋,来到这块人地生疏,举目无亲的土地,艰苦拼搏,辛勤创业,用热血和汗水播撒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也为新加坡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世纪初,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为了谋生,海南人通过各种途径下南洋,开始了新一轮的移民潮。

  100多年前,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的海南人开始增多。在五大华人群体中,海南人是最晚踏足于新加坡土地的。在那个英国殖民时代,许多在当时比较容易赚钱的行业,都被其他地方的人捷足先登了。为了生计,不少海南人只好被当作“猪仔”一样在劳动力市场上出售,转到印度尼西亚或马来西亚干苦力活。也有一部分海南人在英国人的家庭做佣人,在餐饮店当服务员或当海员,艰难维生。虽然起点低,但他们勤学苦干,有了一点积蓄后,一部分人开起咖啡店,卖咖啡、冷饮、糕点和面包,还创造出驰名东南亚的新加坡美食之一——海南鸡饭。靠着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奋发图强的优良品格,海南人终于在异国他乡获得了平等的地位。

新加坡海南会馆

  在新加坡小坡一带,有几条街面不大、楼房不高但繁华热闹的平行横街,那便是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海南街。这里是开埠以来海南人集结繁衍之地,是海南人在新加坡的根基,所以后来也就有了海南街之名。

当年,乘帆船到达新加坡的海南人,多是住在海南街的公司楼里。由于语言相通,生活习惯和风俗相同,乡情浓郁,大家彼此有个照应,因而海南人对海南街都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过去的海南街都是低矮的旧店铺,多是海南人经营的咖啡店、鸡饭店、古董商店、银庄、旅行社、小型修理厂和作坊等,也有一些学校。如今的海南街增建了一些高楼大厦,但尚存一些旧的建筑物,海南话仍然流传于街头巷尾,充满着浓厚的乡情。

新加坡海南会馆义诊团的专家精心诊断

新加坡海南会馆义诊团入选“感动海南”2016年十大年度人物

  海南街分为海南一街、海南二街和海南三街3条小街。正确的名称一街叫密驼律,二街叫巴米士街,三街叫余街。三条街平行横卧于桥北大路的左侧。街面宽七八米,长二百米左右。海南街丰富多彩的家乡小食也很有特色。除了海南鸡饭外,尚有稀饭、番薯稀饭、咸鸭蛋、鱿鱼炒韭葱、粿条和海南牛肉面等经济、芳香的家乡饭菜小食。一道道故乡的美食,唤起了海外游子的几多乡愁和记忆。

  而这里,正是新加坡海南鸡饭的发祥地。

  2004年,由知名电影人张艾嘉主演的电影《海南鸡饭》,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首映,随后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上映。这部影片讲述一位中国移民新加坡的单身母亲,依靠经营“海南鸡饭”餐厅,独自将3个儿子抚养成人的故事。这部影片让海南鸡饭声名远播,更加深入海内外观众脑海。

王义元的瑞记鸡饭摊位

早期的瑞记餐室

  经过近百年的演绎,现在,海南鸡饭已经成为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特色饮食文化,更被誉为新加坡国菜。新加坡海南鸡饭用蒜蓉、丁香、姜块、鸡油和香兰叶的特制汤料,把整只鸡烫至嫩熟。鸡饭则用煮鸡的汤头和鸡油来蒸熟。用鸡汤煮出来的饭,一粒粒独立成形,还敷着一层鸡油,闪闪发亮,单单是白饭,就足已让人吃得津津有味。而它的创始人,是海南人王义元。

  王义元是海南琼海乌皮村人。1936年,他从海南漂洋过海到新加坡谋生。初到新加坡时,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为了养家糊口,王义元决定从小食贩做起,既可以裹腹,又可以赚钱养家。于是,他每天手提两个竹箩在街巷里穿行,叫卖海南文昌白斩鸡和饭团,风雨无阻。后来有了一些积蓄,他就在海南二街的桃园咖啡店租下一个摊位,专门卖鸡饭。有了固定的摊位,他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王义元做生意靠诚信起家。他选料新鲜,配料讲究,鸡饭美味诱人,香滑可口,很受欢迎。据说秘诀在于将洗净晒干后的白米用猪油和蒜头炒过,然后才用烫过鸡的鸡汤来煮饭,令食客胃口大开,大受当地人的喜爱,以致后来新加坡其他食店群起效法,“海南鸡饭”由此风靡全岛。

  王义元结束了桃园咖啡店的生意后,他的助手莫履瑞(琼海市中原镇突塘村人)自己开了间“瑞记”,对海南鸡饭的做法进行了升级和改良,加入了本地特色酱料,使其口味更能让当地大众接受,将海南鸡饭发扬光大。1949年,是莫履瑞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在海南一街买下一间杂货店,经过装修改造,亮出“瑞记鸡饭店”的招牌。莫履瑞志存高远,提出要在色、香、味上下功夫,把海南鸡饭打造成精品。他细选食材,精心烹饪,美味令食客欲罢不能,很快在食客中赢得了口碑。

  时任《星洲日报》记者的海南老乡王哥空,特意写了一篇报道瑞记鸡饭店的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瑞记”名气大了,生意也随之火爆了。饭店门外,常常看见食客排着长队等候。

如今海南三街上的瑞记海南鸡饭店

海南三街上的新瑞记海南鸡饭店

  手头有了足够的资金后,莫履瑞一方面扩充生意,买下隔壁的一家店面,经过整合使饭店场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在主打海南鸡饭品牌的同时,兼营中西时菜,包办筵席,还把海南鸡饭推向了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地,生意一样火爆。另一方面,莫履瑞大力发展实业,在马来西亚投资橡胶园、种植油棕等。同时还从事房地产业。其生意顺风顺水,事业蒸蒸日上。

  当时,莫履瑞被列入新加坡富豪之一,他被推选为琼州会馆副主席,天后宫主席,于1966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勋章。

  王义元、莫履瑞,这两位从艰难中起步成为人生赢家的华侨前辈,在海外毕生从事海南鸡饭行业,弘扬中华美食文化,以智慧和辛劳,书写着人生的传奇和精彩,让海南鸡饭扬名新加坡以至全世界。

  海南鸡文化在新加坡广为传播的同时,海南人喜爱的琼剧,也粉墨登场了。

  琼剧亦称海南戏、琼州戏,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至今有近300年历史,被誉为“南海红珊瑚”。作为海南本土文化象征之一,琼剧不仅在省内拥有数百万观众,也是海外乡亲的精神寄托。早在大约1850年,万宁人庆寿兰在海南岛创办了琼顺文武大班,然后带着这个戏班来到新加坡,把琼剧的优秀种子撒在了蕉风椰雨的南洋土地上。

  当时南来的琼剧艺人,由于生活贫困,饥寒交迫,很多人都死在异地,埋骨南洋,庆寿兰也在新加坡病逝。20世纪初期,战乱和自然灾害让海南岛的人民生活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大批的琼剧艺人,或为了谋生,或为了逃难,他们纷纷漂洋过海,来到南洋靠演戏维生,这也让新加坡的琼剧发展进入到黄金时期。早期的琼剧,在海南街永乐与同乐两家戏院演出,一个剧团往往能演一个月以上,而且场场爆满。

图为第十一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盛况

  由于琼剧生涯的日子好过,吸引了更多的艺人陆续南来。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陈烈三等艺人积极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参加琼剧义演,筹款支援中国抗战,救济苦难的同胞。

  从1950年开始,新加坡的琼剧进入了发展时期,喜欢琼剧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乡团联手组织剧团。于是,培风剧团、琼联华兄弟剧团、二南剧团、琼联友剧社、琼联声剧社等8个剧团应运而生。这些琼剧剧团,发掘了不少新人,在发扬琼剧文化,薪火相传方面,做了一番工作。1960年,新加坡海南人的第一部琼剧电影《红叶题诗》公演,一连演了一个半月,轰动了整个海南社区,这也是第一部琼剧电影,对琼剧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琼剧在新加坡迅速发展。

新加坡海南协会戏剧团演出的琼剧《江山美人》

  每逢琼侨的重大活动,琼剧团都会登场义演,为琼侨社团筹募奖贷学金、为琼侨慈善事业等贡献一份力量。新加坡海南协会前身是新加坡琼州青年会,成立于1956年,由符红雨、卢光池、符和清等一批海南乡贤发起创立,1952年易名为“海南协会”。协会致力于服务新加坡海南社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遗余力地推动和弘扬海南文化。1981年,协会成立琼剧培训班,演员多是祖籍海南的业余演员。协会多次从海南聘请琼剧资深艺术家任指导,为栽培琼剧演员和提升琼剧演艺水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海南协会表演团除了数次受邀回海南访问演出外,还多次到文莱、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献艺,传播琼剧文化。所到之处,都受到乡亲热烈欢迎。

  琼剧是海外的海南人思念故土、与家乡人沟通的精神桥梁。在异国他邦,缭绕不绝的乡音琼韵,给闯荡海外的海南乡亲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解了他们的思乡之渴。

  踏上新加坡土地的海南人,虽然吃苦耐劳,但谋生十分艰难,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为了联络乡谊,守望相助,抱团取暖,一些乡亲有了创立会馆、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想法。

  1854年,海南乡贤韩旺彝(又名韩亚二)和王志德等人牵头,邀集琼籍老乡,向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小坡吗拉 相连的3间房屋,作为同乡聚会和寓宿之所,琼州会馆于是诞生。这也是海外华人办得最早、最好的社团。

  1878年,琼州会馆购买美芝路47号现址设会馆,两年后迁入并在内重建天后宫。1962年新的会馆大厦落成并命名为“琼州大厦”。今天的海南会馆和琼州天后宫均在这座大厦内。天后宫内供奉天后圣母、水尾圣娘、昭烈一百零八兄弟公诸神灵,终年香火不断。

  100多年来,会馆积极弘扬中华文化,热心为乡亲服务,对远渡重洋、闯荡他乡的琼籍同胞,给予了无限的温情和热情的照顾,彰显了旅新先贤的功绩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如此,会馆一直成为凝集琼籍华人力量的社团,会务日益发展壮大,成为新加坡以及东南亚比较有影响的华人会馆。

  会馆为支持、鼓励琼属子女读书上进,分别设立了初级和大学奖(贷)学金,使读取大专院校的学子迅速增多;后又设立了互助部,为会员谋福利。1978年成立了敬老委员会,每年分发敬老度岁金给年老的同乡。会馆还先后开展推广华语运动、捐献爱国基金、礼貌运动、守时运动。会馆成立了华乐团、口琴团、合唱团,提倡及推广健康文娱活动。还成立了文学会、美术会、文史会、演讲会,举办琼剧训练班、摄影班、美术班和各种专题讲座,开办电脑课程,出版琼州会馆会讯,征集琼人文物史料,开设中华文史讲习班等,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文化。

新加坡海南会馆举办《中华文史哲》讲座

  改革开放后,琼州会馆以各种形式组团返琼,旅游、观光、探亲、访问,大力支援家乡海南的经济,文化建设。他们兴办学校,参与社会福利事业,为家乡繁荣昌盛作出奉献。

  1989年10月11日,琼州会馆在迎来创会135周年之际,发起并主办了第一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执行主席为王先德先生,海内外400多名乡亲相聚狮城,共叙乡情。时任新加坡第二副总理王鼎昌到会并致献词。2009年10月28~30日,海南会馆再次主办第十一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执行主席为符永平先生,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名乡亲参加了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传承海南文化,联络五洲乡情。大会设立了“宗乡团体在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中所担任的角色”、“海南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如何通过宗乡团体为海外华人提供法律援助经验分享”三个专题论坛。大会期间,还举办第二届新加坡海南传统文化节,大大丰富了大会内容,大会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3年,“琼州会馆”更名为“海南会馆”。多年来,海南会馆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地海南乡团的联系,为世界海南乡团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为提高世界海南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令人敬佩的是,海南会馆一直热心于海南的公益事业,每当海南发生重大灾害,会馆都积极发动新加坡海南乡亲踊跃捐款,支持家乡人民抗灾重建家园。除此之外,从2009年起,海南会馆在会长潘家海先生的带领下,每年都组织新加坡医疗义诊团到海南省澄迈县,开展“微笑工程”,为海南贫困家庭唇腭裂患者义诊,截止新冠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义诊团在11年间,先后组织专家20次赴琼开展义诊活动,共诊治唇腭裂患者逾1500余人次,免费实施唇腭裂手术300多例,并入选“感动海南”2016年十大年度人物,赢得了椰岛人民的赞誉。

  新加坡海南会馆发起的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2019年11月29日,第十六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海南三亚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名琼属乡亲代表欢聚一堂,共话乡情、共谋发展。时任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大家以敢拼、敢闯、敢为人先的毅力和干劲,在海外谱写了一段又一段艰苦奋斗的创业佳话,并始终情牵中华、心系故土,积极回乡投资兴业、开展善行义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这是对390多万海外乡亲的最高评价,也是最美丽的赞誉。(海天)